储架发行提上日程,提升再融资并购灵活度

10月27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布了一系列重大资本改革信息,其中储架发行让人耳目一新。所谓储架发行,就是“一次核准,多次发行”的再融资机制,核心优势为简化注册流程、降低融资成本,允许证券发行人在注册生效后三年内灵活分次发行证券。简单说就是新股发行、再融资等审核不需要一事一议了,框架性审核一次,具体发行可以自行决定。储架发行在海外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是在2024年4月《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中明确提出建立该制度,时隔一年半,显然储架发行离推出已经不远了。

当然,政策推出需要有个过程,我们如何理解该制度的发展呢?

  1. 政策或渐进式推出。从十六项措施及昨日最新发言来看,储架发行将首先对准科创板、创业板的再融资业务,IPO及主板或将在后期推出。一方面这两年市场聚焦科技创新,今年以来科创板块涨幅居前,为了更好支持科技融资,采取储架发行更为灵活有效。另一方面,再融资近几年规模较大,但主要采取定增为主,对散户直接影响较小,因此选择再融资实施可缓和市场影响。
  2. 储架发行或聚焦并购再融资。虽然政策细节暂不明晰,但从报道来看,储架发行或聚焦并购再融资需求。近两年并购增发不少,可以发现方案基本是定增股份收购结合现金配套募集,虽然募集现金并不是增发并购的前提条件,但由于是整体方案,所以审批操作绑定,这也会导致现金募集时点并不完全合适。通过储架发行,上市公司完全可以一次审核,多次发行,即先进行增发股份收购资产,然后选择更合适的时点进行现金募集,从而加大对并购资产的发展扩张。
  3. 再融资灵活度提升。虽然原来再融资提出方案后也有一年的时间宽限,但审批到实施基本被锁死,遇到市场波动很难灵活调整,而储架发行则将审批和发行分离,审批可以按部就班就行,而具体发行时点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状况来决定,且时间缩短,可以更高效的实施,使得再融资的价格更为有利,这给了上市公司更为灵活的操作空间。
  4. 审核细节仍待观察。对于一次核准的细节尚不明晰,因此审核是否包括股份数量、融资规模等都是问号,如果审核还是较严苛,那和目前规则相比,可能仅仅是价格和时点的差异,如果和海外一样,甚至放开股份数量等,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更为自主灵活。
  5. 融资成本并不一定低。虽然媒体有分析储架发行可降低融资成本,但具体操作可能并不如此。一方面估计储架发行还是针对再融资,且前期肯定是聚焦具体并购,因此并不会是一个粗框架,三年内随便增发融资的,所以前期灵活度还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多次发行只会提增操作难度,加大工作量,包括机构询价认购等,实则成本只会上升。因此,储架发行降低融资成本短期不太现实,未来审核宽泛,或有降低成本的可能。
  6. 政策引导企业关注股价。从去年救市政策推出,包括回购及市值管理等措施,充分说明了市场维稳走牛,除了监管和机构,上市公司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储架发行可以为上市公司选择融资时点提供更好的操作性,避免价格下跌时加剧风险,合理稳定股价走势。

总体来看,储架发行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且渐进式推出对市场影响不大,对于并购重组则属于利好。另外,储架发行的推出也表明,经过近两年市场监管的有效加强,股市制度更趋向开放和灵活,市场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财经   日程   灵活   融资   时点   上市公司   市场   成本   现金   政策   股份   细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