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见习记者 黄馨怡 共享联盟·龙泉 崔建霞 王亚成 张有钢
11月17日,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与“海丝”内陆起始地考古成果分享活动在丽水龙泉举办,会上正式发布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为“海上丝绸之路内陆重要起始地”,标志着龙泉窑在 “海丝” 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得到权威确认。
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多省市的领导嘉宾、考古机构专家、文物部门代表及非遗传承人等各界人士,探析龙泉窑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角色,共同见证相关考古成果发布。

丽水市副市长卢彩柳在致辞中说,丽水是“中国生态第一市”,更是千年文脉古城,龙泉青瓷是其中最耀眼的文化瑰宝之一。它跨越山海,搭建起一座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青瓷桥梁”,让丽水成为中国古代手工业文脉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而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作为龙泉青瓷生产的核心区和集大成者,为探寻“海丝”贸易的源头活水、理解古代全球化早期的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关键物证。
本次活动旨在汇聚国内顶尖智慧,多维度对龙泉窑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深入剖析分享,通过专家的思想碰撞与严谨论证,进一步深化对“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内陆重要起始地”这一历史定位的共识,为其后续的科学保护与有效阐释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也为“海丝”联合申遗贡献关键的内陆节点证据。
龙泉市市长王国锋表示,龙泉是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地。作为龙泉青瓷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更是见证“千年窑火不熄,万里瓷路通达”的“活化石”。以“雪拉同”美名惊艳世界的龙泉青瓷,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而大窑—金村遗址为探寻其作为“海丝”内陆重要起始地的历史脉络提供了关键支撑。
近年来,龙泉始终以“敬畏之心”护遗产、以“传承之志”续文脉,积极参与“海丝”联合申遗工作,让大窑—金村遗址在保护中“活”起来。希望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搭建更广阔的研究合作平台,共同守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古老的龙泉窑在新的时代续写辉煌。

七位考古领域资深专家带来多角度、深层次的成果分享。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冀洛源从海外考古视角,呈现了龙泉青瓷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 “生活化” 传播图景;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郑建明系统梳理了龙泉窑从地方窑口走向世界舞台的发展脉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室主任谢西营,通过古道、埠头考古发现,还原了龙泉青瓷走向海洋的交通网络;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浩以圣杯屿沉船为切入点,印证了龙泉青瓷海洋贸易的繁荣;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部主任张志清、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团徽,分别结合太仓樊村泾遗址、朔门古港考古发现,阐述了龙泉青瓷在对外贸易网络中的主角地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陈士松则以 “南海 I 号” 沉船出土文物为实证,为龙泉 “海丝内陆起始地” 身份提供了关键支撑。

专家们从内陆窑址、运输通道、沿海港口到海外市场、沉船考古的全链条解读,立体呈现了龙泉窑与 “海丝” 的深厚联结,系统论证了龙泉窑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确认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内陆重要起始地。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郑建华表示,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是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中心,是龙泉青瓷生产核心区,也是龙泉青瓷外运的重要起始点、青瓷外销的重要生产地、青瓷制作工艺的重要输出地。考古实证和历史逻辑都证明了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当之无愧的内陆重要起始地。
现场还举行了 “瓯江山水诗路” 文物活化利用城市联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丽水市、温州市文旅部门,以及龙泉市、鹿城区、瓯海区、永嘉县四地文旅部门分别签约,将以“瓯江山水诗路”为纽带,整合沿线文物资源,推动考古成果共享与文化传承创新,让千年龙泉窑火在新时代 “海丝” 之路上焕发新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