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片在欧洲甲骨实现数字化“归乡”

记者从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悉,日前,该实验室团队赴欧洲进行甲骨高清数据采集工作,542片收藏于法国和德国相关机构的甲骨,已以高精度数字化信息档案的形式回归“甲骨文故乡”河南安阳。

据了解,此次采集的542片甲骨中,42片为法国国家图书馆、赛努奇博物馆、吉美博物馆馆藏,15片来自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485片为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馆藏。

“这是继去年我们完成7片在韩甲骨数字化采集之后,实验室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标志着欧洲所藏甲骨正式开始数字化‘回家路’。”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说。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据了解,迄今为止河南安阳殷墟已出土16万余片刻辞甲骨,被广泛地分散收藏于国内外多个地点。

刘永革表示,目前实验室团队正对此次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后续将构建甲骨文全信息数字模型,并上传至“殷契文渊”甲骨文AI协同平台,供全球研究者与爱好者共享。

“我们也正与瑞士、瑞典、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协商推进甲骨数字化回归工作,力争早日完成欧洲国家甲骨的数字化采集。”刘永革说。(记者袁月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历史   甲骨   甲骨文   安阳   教育部   博物馆   信息   法国   欧洲   德国   实验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