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李亚晓:久违的阳光

文企融合 美美与共

久违的阳光


这雨,怕是把天都给浇漏了。整整四十余日,人哪里是活在天地间,分明是困在一只巨大的、浸透水的蚌壳里。万物皆潮润得发腻:墙角偷偷爬满青苔,像块遮不住的灰绿斑痕;柜中的书籍,指尖一捻便觉沉坠,纸页软塌塌地黏着潮气;连骨头缝里都沁着散不去的寒,关节像生了锈的合页,稍一动弹,耳畔便似响起滞涩的“嘎吱”声。心,也跟着这天气发了霉,蒙着层灰白的霉绒,闷得人喘不过气。




忽在这日上午,那扇紧关着的落地窗上,蒙着的水雾竟透出丝异样的色泽。不再是连日阴雨里死气沉沉的铅白,而是一缕淡金的、和着暖意的光,顺着玻璃上未干的水痕,悄悄淌进屋里。我盯着那片光发愣,疑心是多日不见晴日生出的错觉,伸手揉了揉眼,才慢步挪到窗边,推开那扇久未完全敞开的落地窗。


“哗啦——”

满院金光毫无遮拦地涌进来,竟如一盆积蓄了四十日的温汤,兜头泼在我脸上、身上。强光刺得我一阵晕眩,下意识闭紧双眼,连睫毛都似沾着暖融融的光粒。再睁开时,天地早已换了模样。




院中憔悴的树木,湿淋淋的叶片此刻镶了圈金边,叶尖悬着的残雨,都成了滚圆的碎钻,折射出细碎的璀璨。这光没有夏日骄阳的灼烈,反倒像窖藏多年的陈酒,醇厚又柔和,单是沐着,人便生出几分微醺的暖意。空气里浓得化不开的土腥气,被阳光一蒸,竟酿出股朴拙的甜香——是泥土合着草木,被晒得发烫的味道。


小区像被按了唤醒键,骤然活泛起来。楼道先热闹开,人语、足音、孩童的欢叫,缠成一汪解冻的溪水,从楼梯口漫到走廊,潺潺淌满每个角落。六楼的大姐抱出沉甸甸的棉被,“啪”地一抖,棉絮里的潮气遇着光,立刻腾起缕缕白汽,她顺手将被子搭在院中铁栏杆上,布料在风里轻轻晃。一楼的大爷搬来竹椅,往自家小院子一坐,眯着眼,烟在手里转了圈,才慢悠悠含住,有一搭没一搭地咂,他满脸皱纹在光里舒展开,像颗被晒透的老核桃,连沟壑里都浸着暖。


人人都似从漫长冬眠里醒过来,急着凑到这光里、这暖里,把身上的潮气、心头的霉斑,全晒得干干净净。

隔壁楼朋友家的小女儿,也被奶奶推着婴儿车带了出来。小家伙探着圆乎乎的身子,肉手攥成半松的小拳头,笨拙又执着地去捧屋檐下淌落的光瀑——阳光落在她手心里,像攥住了一把碎金。她咿咿呀呀地晃着胳膊,小嘴巴张着,那声音软乎乎的,分明在喊:“奶奶,太阳!是太阳呀!”


这份稚嫩的惊喜,像颗温软的小石子轻轻投进心湖,漾开的不只是圈圈暖意,连我心头最后一点缠人的阴翳,也跟着被冲得干干净净。


是啊,这东升西落的寻常事物,我们享用了几十年,早已习以为常,直到四十日不见,才懂它何其珍贵。它哪里只是天上的星体,更是藏在我们心底的念想,是日子里最踏实的盼头。

我回到家里,那束光恰好落在摊开的笔记本电脑上,原本因阴雨天而显得发灰的屏幕,被映得泛起一层温润的柔光。键盘缝隙里积着的细尘,在光流中清晰可见,随着我指尖轻抬,几粒粉尘便乘着光柱缓缓浮动。这些日子,连电脑都似浸着潮气,开机时总带着迟钝的卡顿,敲下的文字在屏幕上,也像蒙着层水汽般模糊不清,思绪更是黏在阴雨里,敲不出半句利落的话。可此刻,在这光里,连键盘的金属按键都泛着暖亮的光泽,指尖落在上面,竟生出一种久违的轻盈,仿佛那些淤塞的灵感,正顺着光的轨迹,慢慢在屏幕上舒展成清晰的字句。


这久违的阳光,从不多言,却比任何话语都有力量。它分明在说:再绵长的阴雨,再浓重的泥泞,终有放晴的时刻。它洗去的不只是天地间的污浊,更是人心里盘桓的郁结。我深深吸一口暖融融的空气,只觉魂灵都像那些棉被般,被晒得蓬松柔软,裹着满是阳光的、干净的味道。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李亚晓,女,媒体人,《渭水之光》签约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美文   陕西   阳光   潮气   阴雨   暖意   指尖   分明   棉被   柔光   金边   活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