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以“精制川茶 世界共享”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广元市组织12家茶企携广元黄茶、青川白茶、七佛贡茶、剑门关茶等系列产品300余个在2号展馆参展。
此次展会,除了广元传统茶叶外,无论是技术改进后制作的“白叶一号”,还是倍受关注的剑门关紫茶,或是400余次实验试出的茶酒,广元茶的推陈创新受到了市民和茶客的青睐。
创新一:“白叶一号”口感更好、味道更香
“白茶喝起来清香、醇厚还带一点甘甜,综合了绿茶和发酵茶的味道,特别喜欢……”10日,在茶博会广元展厅里,成都市民冯明品完白茶后,对青川白龙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以前我们按照青川绿茶制作工艺炒制‘白叶一号’,口感方面始终要差一点。”公司负责人尚子皓表示,技术改进后制作的“白叶一号”口感更好、味道更香。
作为东西部协作支持的重点茶叶企业,白龙茶叶有限公司从浙江引进了先进的炒茶制茶机器,通过学习先进制茶技术,成为当地加工“白叶一号”的重要企业。
近年来,浙江通过资金、技术、设备、市场对青川县“白叶一号”茶产业进行了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帮扶。今年,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还推出了创新茶饮白茶康普茶和白茶小麦啤酒,不断拓宽“白叶一号”的增收潜能,昔日的“扶贫茶”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创新二: 400余次实验试出茶酒最佳配方
“茶博会两天来,我们的茶酒已经吸引了十几个意向经销商,效果特别不错!”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茶酒设计生产负责人姚磊一直忙个不停,展台前的客商络绎不绝。
姚磊介绍,茶酒的探索折射出广元茶业“传统与创新并进”的发展过程,该公司早在2022年便开始茶酒融合的初步探索,并于去年正式开始研发相关产品,茶酒研发的难点在于“茶与酒的融合”。传统浸泡工艺难以解决茶多酚与酒精的兼容问题,而米仓山茶业集团选择与中茶所合作,通过天然提取米仓山茉莉花茶原叶的茶多酚、氨基酸与咖啡碱,与头部川酒品牌的基酒结合。
经过400余次实验,最终找到茶叶精华物质萃取、茶酒拼配的最佳比例。产品色泽微黄透亮,入口兼具绿茶的清香与酒的醇厚,饮后喉间留有清凉感。据姚磊透露,公司还在研发茶面膜,并计划与茶酒一同于今年5月底上市。
创新三: 第一次通过广元见到了紫茶
“茶圣陆羽《茶经》记载:茶、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紫为上指的就是紫茶,是茶品中的佼佼者。”
……
这不知道是四川剑门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郝飞说的第多少遍,此次茶博会上来自该公司的一款紫茶颇受关注,很多茶客都是第一次通过广元见到并了解了紫茶。
据介绍,剑门关紫茶冲泡后的汤色如琥珀,茶香甘爽,浓郁的陈香绵长悠远,滋味醇厚,润喉回甘。紫茶的花青素含量较正常芽叶高很多,一般在绿芽茶中花青素含量占0.01%,而紫芽茶中可高达0.5%~1%,为一般茶叶的50至100倍。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其苦涩味较重,对加工要求较高。
“紫茶是来自环境变化引起的茶树变异,不稳定。而剑门关紫茶,是经过多次培育选育后形成稳定的品种。”郝飞说,此次剑门关紫茶荣获“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吸引了众多茶商和消费者参观、品鉴、洽谈。
作为活动组织方,广元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本届茶博会窗口,向世界展现广元茶产业的生态基因和文化厚度,助力“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融合发展路径迈向新高度。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慷 刘怀英
编辑:罗杰 校对:吴敏佳
责编:李凌 编委:刘慷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