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安日报】
7月4日,龙华区在福城南产业片区12-16宗地项目现场举办智能建造观摩活动。场内外观众通过实地参观和观看线上直播方式,共同观摩了728个模块如何像“高空拼图”一样构建出目前全国最高的模块化产业宿舍。
作为国家“十四五”课题示范工程,该工程由深圳市龙华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中海建筑有限公司承建,采用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原创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并由全国首创的HyPA智能吊装机器人完成高效装嵌,是深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代表性成果,为全国产业空间高效开发树立了“深圳样板”。
福城南产业片区12-16宗地项目混凝土MiC模块吊装现场。
模块都有“专属身份证”
活动现场,近百名业内人士观摩MiC模块化集成建筑、HyPA自调平吊装机器人、香港大学MiC吊装视觉识别技术、外墙实测实量机器人、内墙自动测量机器人、喷涂机器人、C-smart智慧建造系统;并观看MiC从设计定制—模块生产—物流运输—现场组装全过程生产视频讲解。
据了解,福城南产业片区12-16宗地智能建造项目是落实《深圳现代化工程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代表项目之一,也是继华章新筑后龙华区推出的第二个高层混凝土模块化项目。该项目位于“九龙山数字城”内,紧邻梅观创新走廊与龙澜智造走廊,是龙华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福城南产业片区示范项目,系一栋地下2层、地上28层的高层产业配套宿舍,总建筑面积4.27万平方米。
混凝土MiC模块在吊装过程中缓缓上升。
本项目是目前全国标准化程度最高的模块化项目,728套产业宿舍由728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在工厂标准化、批量化生产,以毫米级误差完成结构、水电等全工序集成,大幅减少现场的施工作业,真正实现了从“现场砌砖”到“工厂造房”,从“经验主导”到“标准驱动”。整个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建筑工人、建筑垃圾显著减少,有效缓解工程施工的安全、环保监管压力。
宿舍样箱(毛坯)。
“每个模块都有专属的身份证,下单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项目经理赵华平介绍,项目部署的C-SMART智慧建造系统,为每个模块赋予唯一ID,贯穿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及运维全链条,所有工序数据实时记录,确保质量信息可追溯。业主、监理、总包等参建单位通过简单的扫码操作,即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精准监督,大大提升项目的管理效率和品控水平。
吊装机器人大显身手
项目另一大创新在于首次应用了6自由度混合位姿调整吊装机器人(HyPA)。该机器人由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建海龙联合研发,并在龙华建设发展集团支持下,基于项目施工不断升级迭代,实现了工程领域深港两地产学研用的融合贯通。相比传统吊架优势明显,可在3分钟内让模块完成最大倾斜角5°的自动调平,箱体从吊装到落位全过程效率可提升3倍,大幅提高吊装效率和安全性。基于项目施工,HyPA智能吊装机器人持续训练自动调平技术和视觉识别算法,成为打通模块化建筑从工厂到工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利器,在深港两地展现出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龙华区作为模块化建筑的策源地与先行者,其系列创新实践深度契合“数字龙华”战略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区内不仅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个模块化建筑专项支持文件,更打造了包括全国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华章新筑项目、全国首个“可移动”模块化医院龙华区中心医院门诊楼,以及本次观摩的全国首个近百米模块化产业宿舍福城南产业片区12-16宗地项目在内的多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示范项目。这些标杆工程,正是“数字龙华”战略在建筑业智能化、工业化领域落地的生动体现,标志着“龙华智造”正加速成为中国建造现代化的新动能,为全国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宋彪/文 陈建华/图
编辑 汪文成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