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嘴有多硬,现实就有多残酷。几天前还信誓旦旦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10月17日就在镜头前承认"不可持续"。
这种180度大转弯,让人想起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威胁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发现处处碰壁。
到底什么让他改了口?背后有哪些现实考量?
编辑:倏禹
让我们看看10月17日这天发生了什么。特朗普在福克斯商业频道的采访中,像个被现实教育过的孩子,承认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事实。
几天前还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的他,现在却说这个政策"不可持续"。这种前后不一的表态,比翻书还快。
更有意思的是,他马上给自己找了个借口:"这是中国逼我的"。这话听起来就像小孩子打架输了,还要说"不是我不厉害,是对方太狡猾"。但这种突然的转变,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就在几天前,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威胁。
他宣称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还说这个税率"远高于目前中方所支付的任何关税水平"。听起来相当强硬,仿佛胜券在握。
可是短短几天时间,画风就完全变了。从威胁到承认"不可持续",这个过山车式的变化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更让人玩味的是,特朗普在承认关税政策行不通的同时,还不忘给中国扣帽子。
他声称对华关税是受到中方影响的被迫之举,试图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种甩锅式的表态,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操作。
事实上,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恰恰暴露了美国在对华政策上的真实处境。威胁容易,实施难,现实总是比口号更有说服力。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不复杂。关税威胁就像家长吓唬孩子,嘴上凶得很,真要动手却顾虑重重。先看看几个关键数字就明白了。
目前美国对华关税已经达到40%,而大多数商品的利润率也就二三十。再加到100%,要么美国商家赔本倒闭,要么消费者掏双倍价钱买单。这样的数学题,连小学生都会算。
更要命的是,这事儿在法律上也站不住脚。11月5号美国最高法院就要出裁决,调查这种加税行为的合法性。特朗普想硬推,连法理依据都没有。手里的招数不好使了,这就是他面临的现实。
经济学家们早就警告过,关税最终还是美国消费者在买单。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显示,如果对华征收60%关税,美国通胀率将上升0.7个百分点。
现在美国国内通胀还没完全压下去,商家天天哭着要取消关税。参议院那帮人表面说要授权加征500%关税,其实就是帮特朗普造势,想逼着中国先松口。但中国压根不吃这一套。
你加你的税,我直接减少从美国进口,找其他替代货源,让美国农民、零售商先扛不住了。这种反制措施简单有效,让美国的关税大棒失去了威力。
英伟达的例子就很说明问题。公司CEO黄仁勋直言,美国的技术封锁措施"对中国造成了损害,同时也往往会对美国自身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从95%跌到0,这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真实写照。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种尴尬不只发生在贸易领域。美国想靠军事威慑给贸易谈判加筹码,于是搬出了"中国附近两艘航母"的老套路。美国媒体又开始炒作起来,说什么中美海上军事竞争加剧。
但有意思的是,中国也刚好在搞"双航母编队演练"。这就像两个人下象棋,你出车,我也出车,谁也威慑不了谁。更关键的是,美国现在造舰能力跟不上。
想搞"3打2"都凑不齐真航母,只能把两栖攻击舰当"闪电航母"凑数。"尼米兹"号和"华盛顿"号这两艘航母,本来就是长期盯着印太地区的老面孔。
"华盛顿"号之前被调去中东,是因为以色列和伊朗关系紧张。现在加沙冲突平息了,自然要回到西太平洋。
所以说,美国两艘航母现身中国周边,根本不能说明五角大楼有什么新动作,更多是媒体炒作而已。航母部署像下象棋,看着威风八面,但真要将军还得看对手给不给机会。中国的福建舰也部署南海了,马上要搞双航母训练。
美军感觉威慑力不够,就赶紧把两艘航母凑过来,想维持"军事优势"的假象。但这假象其实一戳就破。而且中美两军的沟通渠道一直没断。4月份刚在上海开了海上军事安全磋商,5月底防长又在新加坡谈了75分钟,专门说好了要避免误判。
说白了,航母就是摆个样子,真要动手,美军自己先慌。造舰速度赶不上,真冲突了吃亏的还是他们。这种"军事施压+留沟通后路"的操作,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一个路数:表面硬气,实际心虚
把这些线索串起来看,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说到底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相互依存的时代,单方面威胁往往适得其反。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就像戒烟的人对尼古丁的渴望,说戒就戒哪有那么容易。
财长贝森特一边说中国"对抗全世界",一边又说"不想脱钩",这种矛盾心理就是最好的证明。中美贸易额占中国总贸易的比例只有11%,但对美国来说,中国是不可替代的供应链伙伴。
就拿稀土来说,全球约70%的供应来自中国,这些矿产对汽车、国防和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中方一管制,美国立马急得跳脚。嘴上喊脱钩,心里比谁都清楚脱不起。
更别说美国农民、零售商早就受不了了。要是真脱钩,美国超市货架都得空一半,通胀再翻一倍,特朗普更别想保住支持率。
这就是为什么贝森特说"不想脱钩"的真正原因。给双方留台阶,万一关税威胁和航母施压都没用,还能回头好好谈判,不至于输得太难看。
从更大的历史角度看,这种现象并不新鲜。大国博弈中,威慑手段的边际效用递减是个普遍规律。19世纪美国确实靠高关税保护自己的产业发展起来,但那个时代过去了。现在的国际贸易是一张高度复杂的网,把一个节点剪断了,可以通过其他节点联系起来。
中国手中的牌更多是"增量牌",是构建新体系、新规则的"建设战"。而美国手中的牌,大多是"存量牌",是利用现有霸权地位的"消耗战"。
未来的大国关系,更多会依靠制度化协调而非单方面威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将成为约束冲突的重要力量。
现在的局面其实很清楚:美国就像个没牌的赌徒,手里只剩关税和航母两张虚牌,一边咋咋呼呼吓唬人,一边又赶紧喊"别当真,我们还能谈"。
从特朗普的表态变化可以看出,威胁手段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正在失去魔力,现实约束比政治嘴炮更有决定性。
未来的大国关系将更多依靠制度化协调而非单方面威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将成为约束冲突的重要力量。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政治表态?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