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海牙有风,北京的电话也响了。荷兰经济大臣终于拨通那边的号码,主题直奔“安世半导体”。一场被拖了两年的芯片风波,突然变得现实。对方开口就说愿意沟通,态度前所未有地“真诚”。荷方的官员语速快得像风中转轮,而北京的回应却平静:“希望贵方切实保障中方企业的合法权益。”这场关于科技与政治的通话,听起来像外交,却更像一出关于责任的剧情。
2024年10月风暴的起点,是荷兰政府宣布要审查安世半导体在欧洲的投资。那家被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收购的芯片制造商,近几年在欧洲扩张迅速,尤其是在英国与德国的工厂布局,引发当地安全部门紧张。荷兰作为母公司所在地,被卷入这场跨国风波。荷兰议会开始施压,要求对“中资背景技术企业”加强监管,舆论也一度高涨。

ASML的故事还没讲完,安世又成了新的焦点。美国对荷兰的游说持续不断——表面是安全合作,实际是在防止“先进半导体技术流向中国”。路透社报道,美国官员多次造访海牙,提醒荷方“与盟友保持一致”。一边是来自华盛顿的文件,一边是来自中国市场的订单,荷兰的态度变得微妙。
安世的问题拖到了2025年。荷兰政府在欧盟框架下启动对外投资安全审查,而安世的芯片生产线在欧洲涉及汽车、能源等关键产业。荷兰经济部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企业界焦虑,投资者观望。中国外交部表态明确:任何以安全为名的歧视性行为都损害企业信心。北京的声音平静,却有分量。
进入2025年秋,荷兰的压力更重。美国新一轮出口管制生效,欧盟呼吁统一标准,国内反对党质疑政府“夹在两头”。《金融时报》写道,荷兰像一枚被夹在两块铁板间的螺丝。ASML是战略王牌,安世成了外交试纸。

10月中旬,荷兰经济大臣米基·阿德里安森斯终于拿起电话。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随后确认,荷方官员与中方通话,讨论安世半导体问题。荷兰表示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寻找建设性方案。这通电话让沉寂多月的僵局出现了转机,也暴露出荷兰内部的焦虑——在大国博弈中,任何一步都可能失衡。
通话的背景是经济数字的变化。2024年,中国仍是荷兰在欧盟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超过1200亿欧元。荷兰出口依赖中国高端制造链,而中国企业的投资反哺荷兰科技产业。失去这部分合作,荷兰自己的高科技生态就要“卡壳”。这一现实,让荷方“拨电话”的动作显得不再只是外交,而是经济本能。
电话那头,北京的态度冷静:支持沟通,但关键是行动。安世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荷兰内部政策造成的。企业买卖本属市场行为,如今却被政治拉扯。荷兰官员在通话后接受媒体采访,反复强调“会妥善处理”。外界注意到,“妥善”这个词出现了三次。

通话传出后,海牙的媒体炸开了锅。政治记者用“转折”形容这次沟通,商业界则更关注背后的信号——荷兰似乎意识到继续拖下去得不偿失。安世在欧洲雇员近六千,产线遍布荷德英三国,任何“安全审查”都可能打乱当地就业格局。
荷兰政府在议会质询中被问得紧。经济大臣的回答显得谨慎,既强调国家安全,又承认经贸依存。她说“荷中经贸关系十分重要”,媒体捕捉到那句重点:“愿为安世问题寻找建设性解决方案。”看似官话,却是荷兰官场近两年来少见的积极表态。

这一切发生的同时,中国商务部表态明确:中方敦促荷方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新华社的评论称,荷方应以实际行动维护中荷合作信任基础。文章语言平和,却透露出底气。荷兰国内舆论也开始反思,美国的策略让欧洲在科技领域被动,若连自家企业都保不住,所谓“盟友共识”只剩口号。
安世的问题远不止公司层面。它折射出一个小国如何在大国技术竞争中找平衡。荷兰既想保住市场,又担心得罪美国。欧盟也不是铁板一块,法国与德国更倾向于战略自主。布鲁塞尔的评论人士指出,荷兰的处境像一个左右摇摆的钟摆,越想稳,越难稳。
2025年夏天,ASML的销售数据下滑,引发经济连锁反应。荷兰工会开始施压,要求政府保护高科技企业免受政治干扰。安世事件成了民众口中的“外交乌龙”。《荷兰财经日报》援引匿名官员的话:“如果当初更冷静,现在不用到处灭火。”这句话,在政治圈里被广泛引用。

中国方面保持克制。没有激烈的外交措辞,也没有经济报复。官方只是强调沟通与合作。与此同时,中荷经贸代表团依旧正常互访。上海与鹿特丹的航运合作项目照常推进。两国贸易额并未因安世事件出现显著下滑。荷兰学者在电视节目里直言:“中国的冷静,让海牙看到什么叫战略耐心。”
回头看这场风波,电话是转折,也是信号。荷方态度转软,不是情绪,是现实。ASML、安世、菲利普斯——这些荷兰企业都与中国深度绑定。切断合作就等于切断增长。经济大臣的那通电话,更像一次“现实确认”:在全球产业链面前,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海牙的电话刚挂,布鲁塞尔就开始打听细节。欧盟高层关注的不是通话内容,而是荷兰是否在“单线沟通”。内部会议上传出不同声音。法国官员认为应支持荷兰独立解决问题,德国代表则提醒要“维持对外一致”。一句话,欧洲还没统一意见,荷兰已经先迈了一步。

美国的反应一如既往地迅速。彭博社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有人私下表示“关注荷兰与中方沟通的动向”。这句话没有后文,却足够点燃想象。美国媒体评论称,华盛顿对荷兰的不安在于——这通电话象征着欧洲的“技术独立意识”开始萌芽。对美国来说,这比任何出口限制都棘手。
荷兰国内媒体把这场外交互动形容为“一次政治松动”。《荷兰日报》评论说,过去荷兰只敢被动表态,这次却主动联系中方,说明形势变了。评论的结尾一句话很妙:“当企业开始担心饭碗,政府就会开始学会打电话。”这句讽刺语一夜之间被转发无数次。
经济界的态度更直接。荷兰半导体协会公开表示,希望政府保障行业稳定发展,避免国际摩擦干扰供应链。ASML的股价在那一周短暂回升,市场把通话看作缓和信号。阿姆斯特丹证券分析师指出:“荷兰政府终于意识到,这不是安全问题,而是生意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的反应稳中带有温度。新华社的报道语气一如既往平和,强调“中荷经贸合作互补性强,前景广阔”。环球时报则写道:“理性是合作的前提,信任是合作的基石。”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用一句“中方已注意到荷方表态”回应了所有关注。这种简短的表述,在外交语言中等于一句重锤——信息传达到了,分寸刚刚好。
欧盟议员中的亲美派仍然焦虑,担心荷兰的“松动”会削弱欧盟整体立场。但也有声音认为,这次沟通可能成为欧洲重新定义中欧关系的起点。巴黎的《世界报》发文称:“荷兰的动作不是叛变,而是现实。”文章直言,欧洲必须面对事实——中国市场太大,技术合作太深,不可能被切割。
几天后,荷兰议会再次召开听证会。经济大臣在会上被问及电话内容,她的回答简洁:“我们与中方进行了坦诚的沟通。”语气平静,却暗藏压力。那一刻,荷兰的政治走向有了新拐点。记者在现场记录下一个细节——她的指尖轻轻敲着桌面,那是思考的节奏,也像是焦虑的拍子。

时间推到2025年10月。安世半导体的风波还没完全落地,但舆论焦点已经蔓延到更大的舞台——ASML。外界开始意识到,这两家公司的命运其实连在一起。一个代表荷兰的科技实力,一个代表中国的市场延展。若合作紧绷,伤的是双方。
荷兰政府的对华态度悄然调整。贸易部内部文件提到,要“保持沟通管道畅通,防止误解扩大”。媒体分析认为,这句话显然与那通电话有关。外交领域的语言一向克制,能写出“防止误解”,已经是明确信号。阿德里安森斯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中荷合作对欧洲创新体系“具有战略价值”,现场掌声不多,却格外有分量。
中国方面继续以行动回应。2025年5月,ASML宣布将在天津建立培训与技术支持中心。新华社报道称,这是中荷科技合作的新节点。荷兰驻华大使出席活动,讲话中频繁提到“信任”与“稳定”。那一天的照片里,他面带微笑,神情放松。舆论普遍认为,这标志着荷方态度逐步回归务实。

欧盟层面的风向也在变化。布鲁塞尔的科技委员会开始讨论新的产业安全框架,不再单纯照搬美国的管制模式。法国与德国主张建立“欧式平衡机制”,允许在不损害安全前提下继续与中国开展高端制造合作。荷兰的代表点头表示支持,这一幕被《金融时报》称为“欧洲科技外交的现实转向”。
回到安世事件,企业仍在运营。荷兰经济部没有再提新的审查动作。管理层表示“公司运营正常”,工厂照常生产。外界关注的焦点逐渐淡化,市场重新聚焦技术与产品。荷兰媒体评论:“政治风过,工厂的机器还在转。”这句短评,成了荷兰人最务实的总结。
在这一连串事件之后,荷兰似乎学会了新的平衡方式。既维持与美国的联盟关系,又避免与中国全面对立。对外说“安全审查”,对内讲“经济理性”。政治语言的两面性,在这一年表现得淋漓尽致。海牙的学者形容:“荷兰不是在选边,而是在求生。”

2025年秋季的贸易数据再次说明一切。中荷双边贸易额稳中有升,科技与物流合作项目持续推进。鹿特丹港的货运量比去年同期上升近5%,其中中国货运份额仍居首位。事实证明,无论政治风怎么吹,商业逻辑始终清晰——合作才能前行。
安世事件留下的痕迹不会马上消失,但那通电话成了关键的分水岭。它让荷兰明白了现实,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态度不是冷漠,而是稳。外交从来不是嘴上的辩论,而是行动的选择。荷兰拨通的,不只是电话,更是一次方向的确认。
参考来源:
新华社(2025年5月10日)《中荷科技合作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环球时报(2025年10月15日)《荷方官员与中方就安世半导体问题沟通》
路透社(2025年10月14日)《Dutch minister calls Beijing over Nexperia talks》
彭博社(2024年12月30日)《Netherlands seeks balanced China policy under pressure》
澎湃新闻(2025年10月18日)《安世半导体事件背后的荷兰困局》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