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学生到年入17亿,85后夫妻暴增242.42%,准备上市了

文章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引言:谁能想到,如今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竟起源于大学宿舍里的一个突发奇想?


王玉出生于1985年,2007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成为硕士生的他在宿舍里盯着同学们看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这不就是现成的客户群吗!”


这个灵光一现的念头,让他创办了校园电商“爱购网”,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学生富豪”。就像所有热血创业故事的开头一样,这次试水虽然没能一飞冲天,却为后来的传奇埋下了伏笔。


毕业后,这个江西小伙直奔广州,从电商运营的幕后工作干起。令人惊讶的是,他接手的一个本土祛痘品牌,竟在他的操盘下拿下年销3亿的成绩!


图源:网络


信心爆棚的王玉在2011年正式创立若羽臣,而更精彩的是,他的南昌大学同学兼爱人王文慧也毅然加入。


图源:若羽臣旗下产品


作为事业与生活的双重合伙人,他们在重大决策上共同谋划,在业务攻坚中并肩作战。

这对核心搭档很快就在母婴赛道打开了局面,把国外品牌“哈罗闪”做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


但行业的剧变从不因个人的成功而止步。就在其公司顺风顺水之时,整个代运营行业的根基开始动摇,若羽臣的业绩随之急转直下。面对这场生死考验,王玉将做出一个关乎公司命运的决定。
正是这个决定,2024年营收突破17亿,净利润暴涨29.26%,股价一年飙涨700%,成为资本市场的“当红炸子鸡”。


图源:股市通


从宿舍到百亿市值,这对85后夫妻写就了一部逆袭剧本。而今,他们正急切叩击港股大门,这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至暗时刻,代运营时代的没落


2021年,是若羽臣的“至暗时刻”。代运营业务遭遇行业寒冬,若羽臣利润暴跌67%。生死关头,创始人王玉果断“掀桌”——弱化代运营,全力押注自有品牌。


图源:若羽臣2021年度报告


当同行们还在为“代运营到底能不能做出品牌”吵翻天时。而若羽臣反手拿出它的王牌——“绽家”,这个品牌的成功堪比“降维打击”。


不同于传统清洁品牌强调去污力,它玩起了“情绪香氛”的概念,用99.9元把洗衣服这项家务,变成一场精准戳中年轻女性“心巴”的香氛SPA。


图源:淘宝


更有趣的是,这个“听起来像在花园里绽放”的品牌,用短短几年做成了年收近5亿的大生意,毛利率高达66.5%,活生生上演了一出“打脸”大戏。


不仅如此,在2025年上半年“绽家”继续开挂,半年狂揽4.44亿,同比暴增157.11%,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旗下所有销售渠道均呈现出三位数的增长,这势头简直比它的香味还要上头。


图源:若羽臣2025上半年年度报告


这一品牌的成功,不仅稳住了阵脚,更让若羽臣看到了更大的未来。他们随即亮出第二张王牌——口服美容品牌“斐萃”,2025年上半年就斩获1.6亿元收入,毛利率更是高达86.81%,在天猫美容品类里稳坐第二把交椅。


图源:若羽臣2025年上半年年度报告


这还没完,若羽臣还玩起了更高级的操作——投资AI生物科技公司,签约挪威原料巨头,这架势分明是要在供应链上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


从代运营的“打工人”到自有品牌的“主人翁”,若羽臣用“绽家”和“斐萃”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不过,这场华丽的转身背后,并非没有代价。


高光下的隐忧

增长神话的B面


亮眼的增长数据背后,是若羽臣必须面对的“三重门”。这既是其股价狂飙的推力,也是它急奔港股的深层动因。


第一重:营销驱动的“毒瘾”。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暴涨124.23%至5.98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惊人的45.4%。这意味着,每收入100元,就有近一半要投入到营销中。


图源:若羽臣2025年上半年年度报告


自有品牌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巨额流量费用“烧”出来的。这种“钞能力”打法虽然见效快,但如同会上瘾的猛药,一旦营销投入放缓,增长能否持续,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第二重:渠道依赖的“软肋”。 若羽臣67.2%的收入来自线上平台自营店,其中抖音渠道就贡献了自有品牌61.4%的零售额。将过半身家押注在单一渠道上,犹如在刀尖上跳舞,任何平台的算法变动或政策调整,都可能对业绩造成“断崖式”冲击。


图源:若羽臣招股书


第三重:生产命脉的“悬念”。 公司完全依赖OEM代工的生产模式,虽然“轻资产”跑得快,但也意味着品控风险与日俱增。


一旦某个合作工厂出现问题,将直接冲击其精心打造的品牌形象。自有品牌的根基,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若羽臣急奔港股的计划,才显得如此迫切与合理。 它需要新的资本来维持高投入的营销战,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开拓新渠道、稳固供应链,更需要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来讲述一个更大的故事。


朗姿明修栈道,资本暗度陈仓

一场价值的暗中博弈


当市场正为若羽臣的资本故事欢呼时,一场关于价值发现的精彩剧集已悄然上演。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资本撤退”,更像是一部投资经典剧本的圆满收官。


十年前,朗姿股份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局若羽臣,这笔1.1亿元的投资如今已绽放出超过8倍的收益之花。


2025年3-8月,大股东朗姿股份分六次减持,将部分投资收益落袋为安。


图源:若羽臣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朗姿的减持始终保持着优雅的节奏。从最初持股12.33%到如今降至5%以下,每一步都遵循着市场规则,在公告框架内有序进行。


图源:若羽臣企业公告


更值得玩味的是,朗姿在减持公告中明确表示这是为了“聚焦主业”,这个理由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显得格外真实可信。


面对这场资本的正常流动,若羽臣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格局。公司不仅没有回避,反而用更具魄力的回购计划来回应市场关切。将回购价格上限从30.22元大幅提升至88.40元,这个决策本身就传递出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坚定信心。


若羽臣的底气,源自其持续向好的基本面。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交出了营收增长67.55%、净利润增长85.60%的亮眼成绩单。


图源:若羽臣2025年上半年年度报告


更令人振奋的是,自有品牌业务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242.42%,占比已达45.75%,这意味着公司的战略转型正在结出硕果。其中“绽家”品牌157%的增速和“斐萃”品牌的快速崛起,都在证明公司已经找到了持续增长的金钥匙。


图源:若羽臣2025年上半年年度报告


从资本市场的运作逻辑来看,朗姿股份的减持实现了投资回报,而若羽臣则通过业务表现展现了其市场价值。这种各取所需的结果,体现了资本市场参与方基于不同诉求作出的理性选择。


港股闯关

是解药,也是试金石


奔赴港股,成了若羽臣破局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其转型成果的终极考核。


这场IPO,远不止是一次普通的上市。首先,它是若羽臣的“资金源”。 面对暴涨124%的销售费用,要孵化新品牌、要与行业巨头掰手腕,若羽臣急需真金白银来补充资金。港股募资,能为这场高消耗战提供持续火力。


图源:若羽臣招股书


其次,它是品牌出海的“起跳板”。 公司早就盯上了东南亚这块宝地,港股的国际化为这个“出海梦”提供了绝佳的叙事平台和融资渠道。


图源:网络


探险路上总会遇到挑战。 高达45.4%的销售费用率、对线上平台的依赖,还有出海要面对的本地化难题,这些都是需要跨越的关卡。


更重要的是,港股上市将是一次从“流量捕手”到“品牌缔造者”的成人礼。 资本市场将用最苛刻的眼光审视它。能否降低对营销的依赖?能否建立起多元化的渠道?能否真正拥有穿越周期的品牌力?


港股的大门已近在咫尺,但若羽臣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写在最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已达7.43万亿元,同比增长8.5%,市场基本盘依然稳固。然而,真正的增长引擎已转向细分战场。若羽臣所处的赛道,既充满诱惑也遍布荆棘。


图源:若羽臣2025年上半年年度报告


家清领域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3年规模已经达到2981亿元,2026年预估达到3377亿元。为新品牌崛起留下了广阔空间。


图源:若羽臣2025年上半年年度报告


与此同时,保健品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Euromonitor预计,2025年中国抗衰老市场规模将突破25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


图源:若羽臣2025年上半年年度报告


机会显而易见,但竞争也必然残酷。对于若羽臣而言,港股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一张通向更残酷考场的入场券。


它必须向市场证明,其深耕十余年的品牌数字化管理能力,不仅能在国内市场持续捕捉结构性机会,更能穿越周期,在国际规则的试炼下,进化出下一代的商业模式。


它的下一步,已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商业故事,更将成为衡量中国品牌管理行业价值与潜力的关键标尺。路就在脚下,而考验,现在才真正开始。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科技   夫妻   学生   上半年   品牌   公司   年度   报告   资本市场   行业   渠道   资本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