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深圳水贝黄金市场,作为国内黄金交易的核心枢纽,向来以现货现结、即时交割的模式维持着行业信任。
但近期,一家名为深圳市粤宝鑫贵金属有限公司的料商突然闭店,法人失联的消息,让市场潜藏的风险彻底浮出水面。
更令人关注的是,河南许昌胖东来天使城内的金店也牵涉其中,价值90万元、重量超一公斤的黄金,在委托粤宝鑫提纯后无法追回。
这场看似个案的跑路事件,实则撕开了黄金交易市场预定价锁价模式的漏洞,也让从业者重新审视高杠杆游戏背后的风险。
提及黄金交易,多数人印象里仍停留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模式,毕竟黄金作为硬通货,见货付款是保障安全的底线。
但在水贝市场,一种低定金锁价的交易模式早已流行,下游商户只需支付黄金实际价格2.4%~3%的定金,就能锁定当日金价。
到期即便金价上涨,仍可按锁定价格补足尾款提货,甚至直接结算差价获利。
这种模式对中小商户而言,吸引力显而易见,若金价上涨,既能规避成本风险,又能赚取差价。
即便不交易实物,单靠锁价-结算差价也能盈利,俨然成了轻资产赚快钱的捷径。
胖东来金店的遭遇,正是这种模式风险的典型写照,作为知名连锁品牌,胖东来在合作对象选择上本应更为谨慎。
但其委托粤宝鑫提纯黄金的合作,本质上仍与锁价交易的逻辑挂钩,双方约定以特定价格完成黄金提纯后的交割,胖东来提前支付部分款项(类似定金),却未想到料商突然断链。
从公开信息来看,粤宝鑫并非小作坊式企业,成立于2023年8月,主营珠宝首饰销售、批发、回收、加工业务,在水贝市场拥有十来名业务员,体量已不算小。
这样一家看似正规的企业突然失联,不仅让胖东来这样的连锁金店受损,更让数十家下游中小商户陷入困境。
为何这种锁价模式会滋生风险,核心在于其高杠杆属性与非监管化操作的矛盾。
按照正规期货交易规则,黄金期货保证金比例通常在10%以上,上海黄金交易所甚至在2025年9月将部分合约保证金上调至14%,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准入门槛,降低杠杆风险。
但水贝市场的锁价交易,定金比例仅2.4%~3%,换算下来杠杆率高达30~50倍。
更关键的是,正规期货交易中,机构会通过对冲操作规避风险,比如卖出一笔未来交付的黄金时,同步在期货市场买入同等数量的合约,确保金价波动时盈亏平衡。
但部分料商却将这种模式异化为赌涨跌的工具,摇身一变成为庄家。
以做空操作为例,若客户以790元/克的价格锁价付定金,料商若预判金价下跌,便不会实时购入黄金或进行对冲。
而是选择空仓,等到交货时再以低价采购黄金交付给客户,从中赚取差价。
这种操作在金价下跌时能快速盈利,但一旦金价反向上涨,风险便会瞬间爆发。
2025年8月至9月,国内水贝市场金价从782元/克涨至837元/克,每克上涨55元,若料商在此期间以低价锁价却未做对冲,每克就要亏损55元。
对于规模较大的料商而言,这种亏损足以击穿其资金链,最终选择失联跑路。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锁价交易并非首次引发争议,司法实践中早已对其性质有过明确界定。
2022年深圳罗湖法院的一份判决书显示,某黄金交易虽以现货为名,却未约定交货时间、地点和货品形式。
仅靠预付少量定金、跟随期货价格波动结算差价,最终被认定为变相期货交易。
更早的2011年,上海奉贤法院也将类似现货延期交易判定为非法期货交易,相关责任人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刑。
这意味着,粤宝鑫所采用的锁价模式,从法律层面早已存在合规风险,只是碍于市场需求和监管盲区,一直未能彻底规范。
期货交易虽安全,但10%以上的保证金对中小商户而言资金压力过大,以100克黄金、837元/克计算,正规期货需缴纳超1万元保证金,而水贝料商的锁价交易仅需2000元定金。
这种低门槛恰好击中了中小商户的资金痛点,也让料商的高杠杆游戏有了生存土壤。
但风险与收益始终成正比,低门槛背后必然是高风险。
粤宝鑫事件并非个例,2025年7月,深圳市世创鑫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就因类似预定价交易出现兑付困难,最终被公安机关以涉嫌开设赌场立案。
这两起事件折射出的,是部分料商对锁价模式的滥用,他们不再满足于赚取正常的贸易差价,而是试图通过赌金价涨跌牟取暴利。
甚至将商户定金挪作他用,一旦金价波动超出预期或资金链断裂,便选择失联闭店,将风险转嫁给上下游商家。
更令人担忧的是,粤宝鑫失联后,社交媒体上曾传出水贝市场料商跑路潮的传言,虽经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澄清,称网传名单中多家企业仍正常经营。
但这种传言能引发恐慌,恰恰说明市场对锁价模式的信任已出现裂痕。若行业无法及时规范,未来可能出现两种极端情况。
要么中小商户因忌惮风险放弃锁价,回归传统现货交易,承受金价波动的成本压力。
要么更多料商铤而走险,加剧市场混乱,最终引发更大规模的风险事件。
对于从业者而言,粤宝鑫事件应成为一次深刻的警示,黄金交易的核心是稳健,而非投机。
中小商户在选择合作料商时,不能只看定金比例低,更要考察其资金实力、对冲能力和合规资质,避免类似料商失联的事件再次发生。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黄金作为重要的避险资产,其交易市场的稳定不仅关乎从业者利益,更影响着国内金融市场的秩序。
粤宝鑫事件暴露出的,是小众市场交易模式与监管体系的不匹配,也是行业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失衡。
唯有通过从业者自律+行业规范+监管发力三方联动,才能让黄金市场的锁价模式回归其规避风险的本质,而非成为庄家套利的工具。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