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国内外消息面上的大事不少,国内基本都是利好,国外多数都是利空。而周末消息面上发生的几件大事,都对今天A股的盘面造成了直接影响,也是今天大盘和创业板指严重分化的主要原因。
从技术形态上看,现在大盘踩着5日线稳步走强,虽说上行的步伐不快,但却异常坚定,大有在本周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创业板指则处于高位宽箱体震荡结构之中,不止是今天弱于大盘,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都比大盘弱了一个台阶。
由于大盘和创业板指代表了不同的投资风格,如果我们想要获取中短线超额收益率,就必须要搞清楚两个指数的分化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接下来,旌扬就重点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就今天的行情的来说,大盘上涨0.53%的情况下,创业板指逆势下跌0.92%,这与上周末的几条消息有关。
其一,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2%;PPI同比涨幅继续收窄,环比年内首次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升至2024年3月以来最高。
其二,星展银行警告称,美国市场未来将出现动荡。在美股市场上,人工智能股票的高估值问题非常值得担忧,尤其是所谓的美股“科技七巨头”,即亚马逊、Alphabet、Meta、苹果、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
先说第一条消息,国内通胀数据的变化,对最近一段时间A股的市场格局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今早的【A股猛料】中,旌扬和大家简单的分析了PPI数据与CPI数据近期走强的原因。这两组数据中,比较关键的是PPI数据。PPI是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这个指数从2022年10月至今,一直都是负数。尤其是今年的6、7月份,降到了过去几年以来的相对低点附近。这说明,过去几年我国工业企业出售的产品都是折价状态,今年年中的情况更加严重。
制造业卖不上价格,一方面是实体经济转弱拖累;另一方面则是各行各业存在严重的内耗。鉴于此,高层才会在今年6月加码出台反内卷的相关政策,以保护工业企业可以获取正常的利润。
我们从PPI的价格走势图上可以明显看到,在反内卷政策出台1个月后,今年8月PPI的跌幅就开始显著收窄了。8月至今一直是稳步回暖的态势,并在10月创出了年内新高!
而6月到10月的这5个月里,我们可以看到多个商品的期货和现货价格出现同步大涨,典型如锂电池上游的六氟磷酸锂,6月低点至今累计涨幅超过140%,是近期提价最多的工业品!其次是光伏上游的多晶硅,6月低点至今累计涨幅超过80%。再靠后一点,除了受到国际因素影响的金银等贵金属外,煤炭、以及主要的工业金属铜和铝,这段时间的价格都在稳步走强,只不过涨幅要小于六氟磷酸锂和多晶硅。

按照今早旌扬分析,PPI数据转暖后,工业企业的利润会同步增长。典型如锂电池中的天齐锂业,去年第三季度亏损了5亿多,去年全年亏损22亿。今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接近7000万,为年内新高。按照目前的情况,今年全年扭亏不是难事。
可以预想的是,当大批工业企业的利润回归到正常水平,员工的福利待遇自然而然也能水涨船高。而员工待遇提高后,又会反哺社会消费。最终将形成制造业带动消费业回暖的局面。
旌扬注意到,CPI数据的走势,已经反应了这一趋势。最近一两年CPI的数据一直处于相对低位,这不仅仅是内需疲软所致,也和PPI较低,企业成本不高有直接原因。
今年8月PPI价格开始回暖后,9月CPI价格立马止跌企稳,10月继续走强且由负转正,创出今年2月以来的新高。反过来看,CPI走强就是企业成本提高和国内消费回暖共振的结果。

对于A股市场来说,PPI带动CPI回暖,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已经反映到A股市场中来了。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我国GDP主要由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构成,两者合计占比接近8成!今年二三季度,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表现疲软,在GDP数据上已经有所体现。今年一季度GDP增速5.4%,第二季度增长5.2%,第三季度增长4.8%,呈现出逐级走弱的迹象。
按照这个趋势,A股市场三四季度的行情应该很差。但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大盘在10月底创出了十年新高,11月内多半还会再创新高。而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A股市场的表现,折射出今年四季度GDP增速将拐点向好!
很明显,现在A股市场的表现,与PPI和CPI在三季度末同步转暖释放出来的信号,是相互印证的。

从微观的视角来看,PPI转暖带动CPI走强,业绩最先企稳的是上游资源型企业,这些企业能不能赚钱,主要是看商品期货的现货的价格。然后是中游制造业,上游的原材料价格提高后,制造业同样会抬高售价,向下游行业转嫁成本,利润可以做到同步回暖。最后是消费服务业,这类企业的利润部分靠向消费者转嫁成本获得,部分靠消费能力提升获得。
而在A股市场中,近期顺周期主题大涨,最开始异动的是能源金属和硅能源板块,也就是上游的资源型企业。然后是锂电池和光伏设备,算是中游制造业。今天盘中,白酒、乳业、饮料制造、旅游酒店、食品加工制造大面积走强,这些就是排在最后的消费服务业。
由于上述板块中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集中在沪市,当这些板块联袂走强时,A股大盘就能保持上行趋势。

再来说说第二条消息,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人工智能行业,经过连续几年的大幅上涨后,是否存在泡沫?
旌扬注意到,近期出来唱空人工智能的主要还是外资机构,内资机构看空人工智能的并不多。而在外资机构中,除了迈克尔·伯里旗下对冲基金确实用了8成仓做空英伟达和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外,真正做空人工智能的国际投行没有几个。
对于人工智能这类科技股来说,不管是美股还是A股,中短期内累计涨幅确实不小,存在调整的需求。但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现在还远远没有到行业景气度见顶的时候。
原因也非常简单,现在人工智能还远远没有普及到我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人工智能,主要还是一些AI制作的短视频。这说明,人工智能在各行各行业中的渗透率并不高,未来就还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也正因为如此,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才会重点提到要扩宽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
当然,中短期累计涨幅过大后,人工智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修整,这也是旌扬此前多次提到,CPO龙头易中天将中期见顶的原因。由于这些科技巨头基本集中在创业板指中,这就会导致创业板指的中期表现将持续弱于A股大盘。
综合旌扬上文分析,如果我们只是中短线投资,那么接下来要关注的焦点,就还是要集中在顺周期主题上。除了顺周期外,这段时间机构有加仓的能源设备和创新药,也可以保持跟踪。至于今天大涨的大消费,则需要进一步观察交易数据,毕竟大消费的业绩爆发力不可能有顺周期那么强。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