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卤味行业的几份财报把这条熟食赛道彻底“剥了个干净”。
曾经稳扎稳打的“卤味三巨头”周黑鸭、煌上煌、绝味食品,集体交出了营收下滑的成绩单,引发了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而在这场行业调整中,周黑鸭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试图通过饮品业务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从鸭脖到椰子水,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通?
2025年上半年,卤味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三家龙头企业的财报透露出一个共同信号:门店收缩、收入下降已成趋势。
根据绝味食品(603517.SH)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归属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报告中提到,主要原因是内销量下降。
煌上煌(002695.SZ)情况稍显复杂。虽然营收同比下降7.19%,但净利润却同比增长26.9%。
这并非主营业务表现强劲,而是通过门店缩减、控制成本实现的利润增长。2025年上半年,煌上煌的门店总数从2024年底的3660家降至2898家,减少了762家。
周黑鸭(1458.HK)表现相似。营收同比下降2.9%,净利润却上涨了228%。门店数量也从3031家减少至2864家。公司在财报中坦言,关闭低效门店,以及提升单店运营效率,是利润改善的主要原因。
换句话说,卤味并不是没人吃了,而是没以前那么好卖了。一方面是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卤味产品性价比不高,难以维持高频消费。
以上半年为例,煌上煌和周黑鸭的利润上涨,并非依靠销售增长,而是通过削减门店、压缩成本、原材料价格走低等外部因素所致。
例如,煌上煌在财报中明确指出,鸭脖、鸭翅、冻新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带动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23个百分点。
但问题是,这些成本红利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一旦原材料价格反弹、租金或人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可能迅速被压缩。更重要的是,门店减少意味着品牌的市场触达能力和曝光度同步下降,不利于后续增长。
就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周黑鸭在2025年初推出了自有椰子水品牌“丫丫椰”。这一产品率先在其门店上线,成为消费者购买鸭脖的“搭配选择”。
这在业内引发不少质疑:卖鸭的开始卖水了,这是不是不务正业?但从商业逻辑上看,周黑鸭的跨界并非毫无章法。
椰子水属健康饮品,与重口味卤味形成一定的风味互补。将饮品作为配套产品,既拉高了客单价,也增加了消费场景多样性。
不过,品牌定位专家詹军豪指出:跨界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原有品牌定位。若品类跨度过大,可能导致品牌形象模糊,甚至影响原有主业的市场认知。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明确指出,卤味行业过去依赖的是人口红利、门店扩张和品牌势能。但如今,这些红利正在消失:
门店扩张进入瓶颈期,新增门店的边际效应减弱;品类竞争加剧,新兴品牌不断涌现;消费者对“高价卤味”的认可度逐步下降,性价比成为关键考量。
也就是说,卤味行业的“高频刚需”标签正在被撕下。消费者不再为品牌买单,而是更看重实际体验和价格。
周黑鸭不是唯一跨界的。煌上煌在2025年8月宣布,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福建立兴食品51%股权,切入冻干食品市场;绝味食品则在长沙开出“绝味Plus店”,售卖炸卤、甜品、果酒试图向休闲餐饮转型。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新业务是否具备盈利能力?是否具备独立的品牌价值?与原有主业是否存在冲突?
如果只是为了“讲一个新故事”而盲目进入新赛道,很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动摇主业基础。
2025年的卤味市场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快增长”状态。行业从“拼扩张”进入“拼效率”阶段,品牌之间的较量也从“谁开得快”变成“谁转得稳”。
周黑鸭推出椰子水,是主动调整,也是一次破局尝试。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于产品新不新,而在于能否找到真正与品牌协同的、具备长期价值的业务模式。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