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当年被西方列强按在地上摩擦,经济被不平等条约搞得喘不过气,洋货一波接一波冲击本地产业,国库空虚得连老鼠都懒得光顾。
如今风水轮流转,中国制造业崛起,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开始坐不住了,市场被中国货挤得满满当当。更别提如果中国实现统一,台湾的半导体命脉一握在手,美国经济可能得吃不了兜着走。
翁同龢是晚清重臣,1830年出生在江苏常熟,家里世代当官,书香门第出身。1856年他考中状元,之后一步步爬到户部尚书的位置,管着全国的钱袋子。结果赶上大清最倒霉的时候,内忧外患堆一块儿,日子不好过。
19世纪的大清,经济本来就靠农业和手工业撑着,结果西方列强来了,带着工业革命的成果,硬生生把大清的市场砸开。1842年《南京条约》签完,关税自主权没了,洋货进来跟不要钱似的。洋布尤其狠,价格比土布低一大截,质量还更好。
1867年,英国棉纺织品占中国进口的21%,到1885年蹦到35.7%,进口量从425万匹涨到1890年的1656万匹。江苏的织布作坊直接歇菜,织机上全是灰,农民和手工业者失业一大片。
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打响,翁同龢主张抗战,给北洋水师拨款,可惜清军没扛住。1895年《马关条约》一签,赔款2亿两白银,户部库房跟被洗劫似的。他忙着跟各省要钱,又找洋人借钱,忙得焦头烂额。结果国库的银子流水一样给了日本,本地产业还是没救回来。洋务运动倒是搞了点工厂,可保守派拖后腿,成效跟没搞差不多。
翁同龢这人清廉是真,但能力有限。1898年戊戌变法他支持光绪帝搞改革,想救国,可惜碰上慈禧这硬茬,被革职赶回老家。1904年他去世,家里没什么值钱东西,就剩点书和字画。清廷后来给他平反,谥号“文恭”,算对他一生的肯定。
大清的经济困境,核心就是被动的开放市场,没法保护自己产业,外加战争赔款掏空家底。翁同龢亲眼看着这一切,心里苦但没辙。
曾几何时,大清王朝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与经济侵略下,国门洞开,陷入无尽屈辱。彼时,西方凭借工业革命积累的强大生产力,将大量廉价商品倾销至中国,迫使大清开放口岸、降低关税,传统经济遭受重创。而如今,风水轮流转,世界经济格局悄然发生巨变,西方正品尝着当年强加于中国的 “苦果”,历史的轮回充满了戏剧性。
以太阳能板产业为例,2023 年,中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链、规模化生产优势,将太阳能板生产成本压低至每瓦 0.15 美元,而美国的生产成本却高达每瓦 0.40 美元,两者相差 60% 有余。在全球市场,中国太阳能板产能占据 80%,近乎垄断地位,美国本土厂商在价格战中毫无招架之力。
为保护本土产业,美国只能祭出加征关税这一 “法宝”,对进口自中国及相关地区的太阳能产品设置重重关卡。但这恰似大清当年企图用关税阻挡洋布倾销,不过是杯水车薪,消费者依然青睐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其产业劣势。
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国品牌同样强势崛起。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被国产品牌包揽,苹果被挤出头部阵营。
回顾历史,西方曾大力倡导 “自由贸易”,打破各国贸易壁垒,为其商品和资本输出开辟道路,彼时的中国被迫卷入这一体系,沦为被掠夺的对象。
如今,面对中国制造业的强大竞争力,西方却摒弃自由市场原则,筑起贸易保护主义高墙。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言,限制芯片出口是出于 “国家安全” 考量,即便损害本国企业利益也在所不惜。这与当年大清试图保护本土产业,却因西方列强的干涉而无力回天,何其相似。
不同的是,今日之中国绝非昔日之大清,面对外部压力,中国企业如华为,在 5G 通信技术领域一路披荆斩棘,即便遭遇美国全方位制裁,禁止高通、英特尔等企业向其供应芯片,华为依然依靠自主研发,在全球通信市场站稳脚跟,分得大块份额。西方若仍妄图用旧思维、老手段遏制中国发展,注定将重蹈覆辙,在时代的浪潮中被无情抛下 。
要说现在最大的变量,那就是中国统一的事儿,尤其是台湾。台湾的台积电是全球芯片老大,美国92%的尖端芯片靠它供货。2024年5月,雷蒙多放话,如果中国拿下台积电,美国经济得崩盘。苹果手机、军工设备,全指着台积电的芯片呢,供应链一断,后果不敢想。
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美国砸了几百亿,逼着台积电在美国建厂。2024年4月,台积电拿了66亿补贴,在亚利桑那开厂,计划2025年投产。可问题来了,美国建厂成本比台湾高50%,效率还跟不上。更夸张的是,有人提出要是中国统一台湾,就炸了台积电,不让中国拿走。这想法听着挺疯,但也说明美国真急了。
中国统一要真成了,台积电这张牌就捏在中国手里。全球半导体格局得重洗,美国的科技霸主地位估计得晃悠。反过来,中国制造业加上半导体优势,经济影响力还能再上一层楼。
大清当年没挡住洋货,经济一步步垮掉,翁同龢忙活一辈子也没扭转乾坤。现在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焦虑得不行,关税、制裁、建厂,能用的招都上了。可全球化的市场不是说挡就能挡住的,中国货便宜又实用,美国消费者也离不开。
未来怎么走,中国统一是关键变量。如果成了,美国得赶紧找替代供应链,不然芯片这命门被掐住,太被动了。美国现在推本地制造是对的,但成本和效率跟不上,短期内难解渴。反过来,中国也得算好账,统一后怎么稳住全球市场,别让西方彻底翻脸。
历史告诉我们,经济竞争从来不简单。大清没抗住西方的压力,国力下滑,今天美国能不能顶住中国的冲击,还得看接下来几年。全球化这趟车,谁也下不来,就看谁能开得更稳。
更新时间:2025-05-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