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这个大舞台上,每个月都有新剧情上演,而 2025 年的 8 月,中国资产市场那可是相当热闹,A 股、债市、大宗商品市场各自演绎着独特故事,还跟海外市场的剧情交织在一起,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这一切,对咱投资者来说,那可都是钱包相关的大事。接下来,咱就好好唠唠 8 月中国资产市场的大戏,再瞅瞅 9 月又有啥新看点。
8 月的 A 股市场,简直像打了鸡血,涨势那叫一个猛。不过,也有人质疑,这股市涨得这么猛,是不是有点脱离基本面了?
比如传统制造业,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不振等影响,盈利增长有限。从宏观经济数据看,消费复苏的持续性存疑,地产行业也还在艰难复苏中,这些基本面因素似乎不太能完全支撑股市如此大幅度上涨。
大量新资金入场,带来了新的购买力,推动股价上升。而且市场在持续上涨过程中形成了赚钱效应,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形成正反馈。
像一些热门板块,比如新能源汽车相关板块,在市场情绪推动下,股价被不断推高,即使部分企业短期盈利并未显著改善,但投资者预期未来发展空间大,也愿意买入。
与 A 股的火热相比,8 月债市就像掉进了冰窟窿,经历了大幅调整,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从 8 月 6 日开始调整,信用债收益率波动上行,截至 8 月 27 日,3 年期 AAA 中短票利率相比 8 月 5 日上行 18.89 个基点至 2.17%。
很多债券型基金收益率波动加剧,部分债基净值下跌,8 月 26 日至 27 日,纯债型基金基金净值平均下跌 2.08 个基点、7.67 个基点,部分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两日累计下跌超 45 个基点。
有人会问,之前债市一直比较稳定,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呢?过去一段时间,债市资产荒行情让大家疯狂追捧高息资产,信用债的风险溢价与流动性溢价都降得很低,大家都觉得利率下行预期能一直保护信用债低收益风险比。
但央行进行压力测试后,利率下行预期调整,信用债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信用利差在市场风险偏好变化时,有很强的向上修复动力。
另外,央行压力测试让债券成交量萎缩,机构流动性管理压力增大,信用债流动性差,以往债市大幅调整时,
或许有人觉得奇怪,在经济复苏预期下,大宗商品价格按道理应该普遍上涨,为啥还有不少下跌呢?这是因为大宗商品市场情况复杂,除了需求端,供给端影响也很大。
比如化工和矿产,新增产能释放,市场供应大幅增加,即使有政策推动需求增长,但短期内供应过剩局面难改,价格就被压制。而且农产品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大,天气不好,产量和质量受影响,价格也会波动。
从估值指标看,标普 500 指数的市盈率处于历史较高分位,企业盈利虽然有上修,但如果经济数据进一步走弱,盈利增长可能不及预期,支撑不了这么高估值。
而且美债利率下行空间也可能受限,如果通胀数据出现反复,美联储降息幅度可能低于预期,美债利率可能反弹。
展望 9 月,中国资产市场定价因素又回到政策和基本面。政策方面,“十五五” 规划将带来新的投资方向和产业发展机遇,比如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可能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资本品出口有望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一些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出口订单可能增加,相关企业盈利有望提升。
“反内卷” 政策持续推进,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经营效率可能提高。如果消费持续乏力,经济回升动力减弱,可能影响企业盈利预期,对股市不利。
港股市场扰动项逐渐消化,有望重回涨势。债市可能偏震荡。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市场资金面等因素相互影响。如果央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债市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但政府债券供给增加,也可能对市场形成一定压力。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