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期的孩子,好像总和“叛逆”“暴躁”这些词绑在一起。不少家长发现,原本乖巧的孩子一进入这个阶段,就变得难以沟通,说不了几句就闹得不欢而散。

有的孩子甚至直接“冷处理”——你问“学习怎么样”,他要么不吭声,要么只回一句“就那样”。
为什么我们和孩子之间,话越来越难说?常常是“一提就恼”“一点就炸”。很多父母感叹:“做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进入了青春期。”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这些行为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每一个看似叛逆的青春期孩子,内心可能都积压着不被理解的感受。
青春期的孩子确实容易情绪波动,会顶嘴、会反抗,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但我们是否反思过:孩子的变化,我们真的懂吗?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只是身体在成长,心理上更渴望被尊重、被当成独立个体看待。他们想要自由,想证明自己“长大了”。可很多家长仍把他们当小孩,用“为你好”的名义不断干涉。这种“爱”,反而成了束缚,让孩子喘不过气。
那么,到底该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这里有6个相处建议,比讲大道理管用。
1.不主动提建议,除非孩子开口

孩子说:“我把同学借的书弄丢了。”
❌ 别这样说:“早告诉过你,别乱动别人的东西!”
✅ 可以这样说:“同学一定很难过吧?你是不是也挺不好意思的?打算怎么解决?需要我帮忙吗?”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说话方式,效果天差地别。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特别反感父母“不请自来”的建议。他们正努力走向独立,我们不妨多倾听、少指挥。
2.理解孩子对美的追求,尊重他们的审美
孩子说:“我不想剪短发,太丑了。”
❌ 别这样说:“学生就要有个学生样,剪什么头发重要吗?”
✅ 可以这样说:“看来你开始在意自己的形象啦!爸爸年轻时也爱打扮。不过长发夏天确实热,你可以自己权衡。”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注重外表,这是正常的成长过程。
如果强行干涉,很容易引发激烈反抗。尊重他们的审美,其实也是尊重他们的成长。
3.用询问代替说教,用描述代替唠叨
孩子说:“你能不能别总唠叨?”
❌ 别这样说:“你怎么跟大人说话的?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办!”
✅ 可以这样说:“抱歉,妈妈没注意到你已经长大了。你的想法很不错,如果我们换个方法,结果会不会更好?”
青春期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完全,情绪容易压过理智。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不如换个方式沟通。
4.给孩子留点空间,别打破砂锅问到底
孩子说:“你凭什么动我东西?”

❌ 别这样说:“我是你爸,看看怎么了?”
✅ 可以这样说:“对不起,爸爸错了。要不我跟你分享一个我青春期的秘密作为补偿?”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独处和隐私。他们不想说的,追问也没用;想说的,自然会分享。聪明的父母,懂得“装糊涂”。
5.不要粗暴干涉孩子交朋友
孩子说:“下午我想和同学去打篮球。”
❌ 别这样说:“打什么球?成绩都成什么样了还玩!”
✅ 可以这样说:“你很喜欢和这个同学一起玩吗?欢迎邀请他来家里,既可以玩,也可以一起学习。”
朋友在青春期孩子心中的分量很重。既然阻止不了,不如融入他们的圈子,了解他们的朋友,在必要时给予引导。
6.面对早恋,说教不如交心
孩子说:“我只是和男同学说几句话,你至于吗?”
❌ 别这样说:“整天不想着学习,心思都放哪了?”
✅ 可以这样说:“妈妈像你这么大时,也曾对某个男生产生好感。你想听听我的故事吗?”
早恋没那么可怕,这是情感发展的正常阶段。与其禁止,不如引导。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孩子明白:好感是美好的,但需要理性对待。
有人说:“青春是成长之路,有鲜花也有荆棘,有幸福也有创伤。”
我们常常只看到孩子的暴躁和叛逆,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和不安。青春期,是孩子的挑战,也是对父母的考验。
陪伴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控制,而是理解;不是卑微,而是智慧地放手。这份放手,不是放弃,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全。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和理解中,平稳度过青春期。
今天,在评论区里聊聊
你是怎么和孩子相处的?
龙华融媒
LHRM
内容来源| 得到精选(作者 李南南)
图虫网
编辑| 曾毅伟责编| 吴乐思
审核| 唐晓腾 付思琪
统筹制作| 深圳市龙华区融媒体中心
如 有 侵 权 请 告 知 删 除
转 载 请 注 明 以 上 信 息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