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的由来

所谓陕西是以关中为基础而成的。关中的前身是关西。这里所谓的“关”是指函谷关,关西就是函谷关以西。周武灭商,周公二次东征后,以周为盟主的诸侯联盟基本形成,为了监督维护这个联盟的秩序,周公旦召公奭商定,以陕原为界,把这个联盟一分为二,东部由周公居洛邑监督,号陕东;西部由召公居周原(今召公镇)监督,号陕西。这就是著名的以陕二分天下。随着陕原西边的函谷关地理位置得日益突出,人们就淡化了陕东陕西的概念,而是称之为关东、关西。战国时,秦国屡次向东霸凌诸侯,却在函谷关前形成了攻守交着状态:秦国势强,就东出劫掠,势弱就据关自守,诸侯屡次受挫于关下,畏惧无奈之下,称关西为关中。

关中最早大体包括了《尚书·禹贡》中的古雍州和古梁州。霍去病取河西后,凉州也被纳入关中。

古雍州、古梁州、凉州中以古雍州古梁州变化最大。渭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北麓南端的渭水沿秦岭向东切割黄土高原,以北为雍州,以南为梁州,即原本的古雍州古梁州以黄土高原南麓的渭水为界,梁州包括了渭河以南乃至四川云贵大部,此后,随着渭水流域的不断扩大,梁州边界不断南迁,先以秦岭南麓为界,后又以汉水南岸为界,相应地,在这个过程种,古雍州就不断向南扩张,最后甚至包括了今陕南大部,而古梁州最后基本就是巴蜀云贵了,至汉代。古梁州基本后被益州代替了。至元代建行省时,陕西行省基本就只包括雍州和凉州了,即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以及内蒙新疆局部,所以陕西也称雍凉之地。

汉武帝废秦函谷关,把函谷关东移至今河南洛阳市新安县,设汉函谷关。由此关中就向东扩张至新安了。这样就在秦函谷关附近形成了以弘农县为中心,包括今河南灵宝、三门峡、卢氏,陕西丹凤、洛南、商南、潼关、华阴、华县等地区的大片地域,汉武帝以之设弘农郡。因为弘农郡在函关谷以西,所以就属于关中,这就是所谓的八百里关中的由来。弘农郡由京兆尹代管。东汉开始,以三辅(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尹)三河(河东河南河内)弘农为京畿。直到元代废弘农,关中才又回到关西,只是此时的“关”已经是潼关了。

中国设行省较晚。此前,中国经历了以山川形势自然形成的以部落为主要形式的州、诸侯形态和以郡县为主要形式的大一统形态。这里的州就是山川形势的意思,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描述,不同于后来的先为监察机构的州,以及后来演化为郡之上的管理机构的州。州诸侯时期,各地基本都是相对独立的自然生长的状态,这是中国地域文明的孕育期。郡县制以一统为目的,只是,郡县的县的基础是州、诸侯时期的邑,即部落中心。只是联系各县的郡已经不是原本的自然状态,而是行政力量。大部分郡其实也以原本的部落联盟为基础,这实际上是对地域文明得尊重和继承。维持郡县制的力量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行政权力。为了监管郡县的权力,又设了监察州。随着中央权力的变化,原本的监察州就强夺了郡县的部分权力,形成了郡之上的行政机构。这个州就是行省的基础。行省制实际是对郡县制的微调,中央行政管理的下移。无论诸侯、郡县、行省,不变得是传统文化的沿袭。陕西设行省较晚,此前的陕西往往以关中、或者雍州凉州来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1

标签:历史   陕西省   由来   关中   郡县   陕西   行省   诸侯   郡县制   京兆   渭河   潼关   黄土高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