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玩!白居易:大唐最强斜杠青年(历史上的今天)

公元846年9月8日,大唐朋友圈被一条讣告刷屏:“诗魔”白居易下线了。

消息传来,洛阳宅院里的鱼竿没人收了,西湖边的酒壶没人提了,庐山脚下的僧友等不到那个蹦蹦跳跳来聊天的白胡子老头了。

但老白自己可能挺乐呵——毕竟他临走前还在念叨:“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仿佛在说:“这人间体验卡,我玩得挺尽兴!”

白居易:诗酒一生江湖行

一、职场初期:从“愤青谏官”到“贬谪体验家”

年轻时的白居易,是个标准的“大唐热血公务员”。

在周至县当小官时,他跑去马嵬坡打卡杨贵妃殉难地,一拍大腿写下《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结果这首诗火到“版权费收到手软”,直接把他送进长安中央机关。

他和好基友元稹组成“元白CP”,每天上班写奏折,下班写诗怼藩镇,把唐宪宗烦得直捂耳朵:“白居易这小子,朕提拔他,他却天天教朕做事!”

结果可想而知——领导给他发了张“江州司马体验券”,贬!

但老白岂是寻常人?他转头就在浔阳江头写了首《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妥妥把贬谪生活写成爆款金句,至今还在语文课本里刷存在感。

二、生活哲学家:从“996打工人”到“佛系养生博主”

被贬后的白居易,突然悟了:

“既然卷不动,不如躺平喝一杯?”

他开发出一套“白居易式活法”:

水利工程师:在杭州修白堤,工资不够自己贴钱,离职还留维修基金——“杭州人民,不用谢!”

美食酿酒UP主:研发“白氏家酿”,写《酒功赞》吹嘘:“麦曲之英,米泉之精,作酒为醴,甜而不腻!”

佛系旅行家:在庐山和僧人组团爬山,上班摸鱼修道:“偶遇高僧,请假三日,勿念。”

苏轼后来成了他的头号迷弟,疯狂复制粘贴:

白堤→苏堤,酿酒→做东坡肉,连“东坡”这个ID都是抄白居易的《东坡种花》!

三、社交天花板:从“诗酒趴主办人”到“全网顶流”

白居易的朋友圈,堪称大唐“文化名流俱乐部”。

与元稹的绝美友情:

两人租房都要做邻居,写信互怼:“君写诗太卷!”“君发量堪忧!”(元稹早秃实锤)

跨界玩石头:

和宰相牛僧孺一起赏太湖石,别人笑石头丑,他俩狂吹:“天然去雕饰,丑得很高级!”

儿童团荣誉团长:

家里池塘随便小孩来玩,自己蹲旁边钓鱼:“小朋友折我莲花?没事,算我请客!”

他甚至发明了“以诗会友”的流量密码——

写首“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往朋友圈一发,立马组起酒局。

四、终极反转:他早就看透了流量本质

白居易的诗看似通俗,却暗藏玄机。

他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内容要垂直,痛点要精准!”

他写民生疾苦:《卖炭翁》让长安城管被骂千年;

他写职场焦虑:《琵琶行》让打工人泪目至今;

他甚至预言了自己的爆款命运——“仍闻好事者,将我画屏风!”(听说你们还要拿我做表情包?)

结语:为什么我们仍爱白居易?

因为他活成了现代人理想的样子:

卷得动时,敢为百姓拍桌子;

卷不动时,转身修堤酿酒写诗;

永远热爱生活,永远好玩到底。

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在他的诗里找共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冬日暖饮的治愈;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打不死的职场韧性;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是放下内耗的豁达。

所以别愁眉苦脸了!

看看老白:人生嘛,无非是——“诗酒趁年华,玩够才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历史   斜杠   大唐   最强   青年   东坡   庐山   长安   朋友圈   米泉   周至县   苏堤   长恨歌   阳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