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吃饭大王 英伦大叔
2025年10月01日 01:34 英国
去年,一桩离奇案件震动了英国:一名在英国中餐馆打工的华人外卖小妹,其名下竟查获了价值高达30亿英镑、来路不明的比特币。此案一跃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比特币走私洗钱案,其数额之巨,情节之曲折,宛如一部大片。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更为庞大骗局的冰山一角。真正的幕后主角,是一位在中国卷走430亿巨款后“人间蒸发”的通缉犯。今天,这起缠绕多年的案件终于迎来关键进展,一个利用比特币跨越国界、企图“洗白”巨额赃款的迷局,正被层层剥开。
BBC
这个故事,关乎贪婪、欺骗与精心设计的逃亡,也关乎在金钱的洪流中,两个女人截然不同的命运。
1
金蝉脱壳的幕后黑手
一切要从十年前中国天津那场席卷近13万人的投资噩梦说起。
故事的核心人物叫钱志敏,1978年出生。2014年至2017年间,她化名“花花”“花总”,掌控着一家名为“天津蓝天格锐科技”的公司。这家公司打着“比特币挖矿”“高科技投资”的旗号,精心包装了一个看似光鲜亮丽、回报率高达300%的财富陷阱。没错,这就是后来震惊全国的“蓝天格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腾讯新闻
这个骗局影响之广、涉案金额之大令人咋舌:超过430亿元人民币,受害者接近13万人。案发后,十余名从犯被陆续抓获,但作为总导演的钱志敏早已布下迷阵,顺利金蝉脱壳,逃离国内追捕。
2017年7月,当骗局眼看即将爆雷时,她上演了一出堪称“教科书级”的逃亡三步曲:
第一步,资产转换。她将大部分赃款通过火币等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兑换成比特币。当时,比特币价格约5000美元。若这笔财富留到今天,价值已飙升至约42亿美元。虚拟货币的匿名性和跨境流动性,让它成为完美的“隐形保险箱”。
第二步,身份伪装。钱志敏通过中介,以“NAN YIN”的名义搞到了一本缅甸护照。
BBC
第三步,双重保险。她又用“张亚迪”的名字,取得了圣基茨和尼维斯护照。
为什么要两本护照?这一步棋至关重要。她清楚自己已被中国边控盯上,无法直接出境,于是先偷偷溜到缅甸,再利用缅甸护照进入老挝。最终,在老挝机场,她亮出能免签英国及欧盟多国的圣基茨护照,带着装有巨额比特币冷钱包的联想笔记本,登上了飞往伦敦的航班。
就这样,一位中国的巨额通缉犯,摇身一变,成为伦敦的“隐形富豪”。
2
伦敦搭档:外卖小妹的“逆天改命”与豪宅梦
抵达伦敦时,人生地不熟的钱志敏急需一个本地帮手。她需要的不只是会说英语的人,更是熟悉英国环境、能处理各种私人事务的贴身助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彻底改变她命运轨迹的女人出现了——时年42岁的简雯(Wen Jian),在英国漂泊挣扎已整整十年。
BBC
简雯的经历几乎是无数海外普通华人的缩影。她出生于中国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007年带着配偶签证来到英国。婚姻最终破裂,她独自抚养儿子,靠自己在陌生国度扎根。
她不甘平凡,努力取得了法律文凭和经济学学士学位,但在人才如云的伦敦,这样的学历也未必能帮她打开职场大门。无奈之下,她只能在东南部一家中餐馆做外卖员,住在餐厅楼下简陋的小屋里,生活艰难且孤独。
BBC
命运的转折,源于一则招聘广告——“高净值人士住家私人助理”。在肯辛顿的五星级皇家花园酒店里,简雯第一次见到了钱志敏。这份工作对她来说,无疑是“逆天改命”的机会,一条通向全新生活的捷径。
入职后,她们很快搬进汉普斯特德一套月租高达1.7万英镑的豪宅。
BBC
简雯的生活仿佛按下了快进键:她买下了价值2.5万英镑的奔驰E级轿车,把儿子送进每学期6000英镑的私立学校;她手拎名店购物袋,在哈罗德百货三个月就消费超过9万英镑,囤下设计师服装和珠宝;她还远赴泰国和迪拜度假,甚至开始打听价值1000万英镑的托斯卡纳海景别墅。
GVA Lighting
简雯的“任务”很明确——协助钱志敏把比特币兑换成现金与奢侈品。她们的生活充满了奢华与刺激:从欧洲各地出售比特币,再将资金投入高级珠宝和名表,苏黎世古董钻石店和梵克雅宝的专柜上,留下了数不清的巨额收据。
然而,当命运的绞索悄然收紧时,一切光鲜都开始显得脆弱。当简雯试图在伦敦购置几处顶级豪宅——包括一栋价值2350万英镑、带游泳池的七居室汉普斯特德别墅时,英国严密的反洗钱机制盯上了她。她每年合法申报的收入仅有5979英镑,完全无法解释购房资金的巨大来源。
BBC
2018年10月31日,警方突击搜查了简雯的住所。这一查,就是两年半的漫长调查的开始。最终,警方破解了她数字钱包的密码,里面赫然显示超过61000枚比特币——直到这一刻,调查人员才意识到,他们查获了英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加密货币。
简雯的人生就这样在奢华与法律的边缘起伏:从餐厅楼下的小屋到千万英镑的豪宅,从送外卖到挥霍比特币的奢侈生活,她的故事仿佛一部现代金融版的“灰姑娘”,只不过这回的玻璃鞋,带着数字货币的光芒,也带来了法律的阴影。
3
梦碎与博弈:谁的30亿英镑?
随着调查深入,幕后大老板钱志敏浮出水面。而简雯在法庭上的辩词,则充满了戏剧性的反转。
她最初声称比特币是“挖矿”所得,后又改口说是“爱情礼物”,并起草了一份礼物契约,称是老板钱志敏赠予她的。然而,在铁证面前,她最终的说法变成了:“我被骗了!”
简雯承认她参与了处理加密货币,但坚称自己并不知道这是犯罪所得,并声称自己被那位她称为“老板”的女人严重利用和欺骗了。“我们很接近……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被严重利用了,”
而就在今日,案件终于迎来关键节点。钱志敏(使用假名张亚迪)已在法庭上承认了非法获取和持有加密货币的罪行。她的律师表示,认罪是希望给自2017年以来等待赔偿的中国投资者一个交代,并强调“加密货币价值的大幅上涨意味着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他们的损失”。
Sky news
她戴着眼镜,身上套着米色羊毛开衫,里面是印着动物图案的衬衫,出现在被告席上。在普通话翻译的协助下,她点了点头确认身份,然后开口陈述自己的诉求。
法官萨莉·安·黑尔斯(Sally-Ann Hales)当庭决定拘留钱某,稍后会宣布判决结果。
Sky news
去年,43 岁的简雯已经因为涉嫌洗钱而锒铛入狱。虽然她并未直接参与诈骗行为,但在其中协助掩盖资金来源。涉及金额高达 150 个比特币(现价值约 1,250 万英镑),最终被判入狱六年零八个月。
Sky news
但故事到这里远未结束。这笔当初价值14亿英镑,如今已飙升至超过50亿英镑的巨额资产,成了新的风暴眼。中英之间,一场关于这笔钱所有权的激烈争夺战已然打响。有报道称,英国财政部有意将这些被扣押的资产用于填补公共财政漏洞。
写在最后
一桩横跨中英的大案,撕开了虚拟货币时代下金融犯罪的复杂面相。钱志敏用精密的算计,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技术性逃亡,她将巨额财富藏于加密代码之中,却最终印证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而简雯的悲剧,则更像是一面镜子。她是一个努力想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的普通人,一次看似“幸运”的职场跃升,却将她拖入了犯罪的漩涡。她是贪婪的,目睹了巨额财富后难以自持。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她选择了捷径,却也踏入了深渊。
这30亿英镑,如同一面照妖镜,照见了人性的贪婪与侥幸,也照见了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今天,资本与罪案跨越国界流动的惊人现实。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远的:当财富变成了一串串匿名的代码,监管将如何应对?当“逆天改命”的机遇背后藏着巨大的陷阱,普通人又该如何甄别?
------End------
文: 吃饭大王
英伦大叔(ID:UK07788915668)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图片及新闻信息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