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血泊里的日本首相——一份“刺杀清单”背后的帝国狂飙

当我成年之后回看中学教育的那段时光……那时候只会教A,教固定式样的知识;没有变量;其实变量才是这个世界多彩的真正原因;长大后回看,历史哪有那么简单的A固定式,政治老师说的是对,一个事物的发展一定是从量变再到质变……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会有前因后果,有源头有后续影响;

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为例,日本也不是一开始就全民喊战的,从温和改革到剧烈震动,在到不可收拾,同样经过人物、时间、事件的影响最终爆发……我们看1937年日本侵华前被刺杀的日本首相、高官。

1、日本首相:原敬 死亡

日本第19任首相 原敬


2、日本首相:滨口雄幸 重伤、9个月后死亡

日本第27任首相 滨口雄幸


3、日本首相:犬养毅 死亡

日本第29任首相 犬养毅



4、斋藤实(内大臣、前首相) 死亡


5、高桥是清(大藏大臣、前首相)死亡


6、另有两起“未遂”同样惊心


枪声背后的共同原因

  1. 日本经济崩盘,财政吃紧+对外受挫→狂热的民粹主义狂飙;
  2. 军方/右翼势力抬头,安排刺客刺杀认同裁军的高层;
  3. 杀手“从下克上”,本国民众及报纸的舆论反而同情凶手;认可凶手的为国牺牲;
  4. 政策转向:从裁减军队变为扩充军队;从内部谈判崩裂走向了内部刺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枪响——
当最后一道“理性防火墙”早在血泊中被踏平,全面侵华只剩时间问题。

历史警示:当极端声音垄断麦克风,子弹就会替代理性。愿悲剧只留在史书里。

2022年的安倍之死

通过日本历史上这些刺杀行为,我们发现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总和军部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最近一次的2022年安倍刺杀,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潜台词呢?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我在我的另一篇文章《别再只说 14 年抗战了!日本的野心,藏了 1300 年!》里讲了,小日子藏着亡我之心,不死,你的看法呢。

#谈谈你所了解的日寇侵华的罪行##日本为何不愿承认侵华罪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历史   帝国   血泊   日本   狂飙   首相   清单   军官   凶手   海军   时间   军队   右翼   军部   兵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