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平王,洪武第一猛将 —— 常遇春简介

一、家世与早年:从草莽到名将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生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怀远)一贫苦农家。自幼不甘困守田间,习武强身,虽家贫无力付学费,仍以勤杂工换得习武机会。及长,身高臂长,力能扛鼎,精骑射,善使各类兵器,乡里称奇。

早年因元末乱世饥馑,投身绿林,随盗首刘聚劫掠四方。然见刘聚无大志,遂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趁朱元璋攻和州时,弃盗投明。初投朱元璋,朱疑其动机,问:“汝来为饱腹乎?”常答:“将军贤明,愿效死力!”遂以渡江先锋之志,得留麾下,自此开启戎马生涯。


二、功业彪炳:横扫天下的“常十万”

1. 采石矶首战扬威

至正十五年(1355年),随朱元璋渡江攻采石矶,元军箭雨如注,难登岸。常驾小船冒矢冲锋,持矛跃岸,破敌阵,朱帅赞曰:“勇冠三军!”此战成常遇春投明后首功,升任先锋。

2. 鏖战陈友谅

龙湾设伏: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率水师数十万攻应天。奉命与冯胜伏兵龙湾,诱敌深入,趁潮退火烧巨舰,大破敌军,扭转危局。

鄱阳湖救主: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鄱阳湖决战中,朱元璋座船搁浅,敌将张定边围逼。常遇春射伤张定边,以船撞敌救主,复率火攻焚敌舰,终灭陈友谅,奠定朱明基业。

3. 北伐灭元

洪武元年(1368年),与徐达共率25万大军北伐,克大都(今北京),逐元廷于漠北。次年,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俘元宗王万人,至此元朝覆灭。朱元璋赞誉:“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4. 南征北战

平张士诚、定衢州、取襄阳……凡战必为先锋,未尝败绩,军中号“常十万”,意谓“将十万众可横行天下”。


三、官职与荣宠:从鄂国公到开平王

▶官职:累迁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太子少保,总揽军政。

▶封爵:洪武元年封鄂国公,次年暴卒于柳河川(今河北赤城),年仅四十。太祖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极尽哀荣。


四、家庭与亲眷:荣耀与悲歌

▶妻室:妻蓝氏,乃名将蓝玉之姐,家族显赫。

▶子女:

长子常茂,封郑国公,然性骄纵,因辽东战事失职被流放,卒于龙州,无嗣。

次子常昇,封开国公,洪武二十六年受蓝玉案牵连,被诛。

三子常森,乱中失踪,疑遭不测。

长女常氏,嫁太子朱标为元妃,追谥孝康皇后,外孙朱允熥亦因蓝玉案被废。

后世评:“功高震主,子孙罹祸”,然此非我所愿,唯叹时势无常。


五、后世影响:传奇永驻

▶墓葬与纪念:墓在今南京紫金山麓,石刻精美,为江苏省文保单位。后人诗赞:“犹复说开平”,铭记九华寻泉、柳川卸甲之事。

▶文学与艺术:

《明史》誉“沉鸷果敢,未尝败北”;《倚天屠龙记》等作品亦塑豪侠形象。

影视剧中,丁仰国、李海峰等演员曾演绎。


六、逸闻趣事:猛将的另一面

▶“卸甲风”暴卒:洪武二年(1369年)北伐归途,因久着铁甲,卸甲后忽中风血崩而亡。民间传“身披百创,血染征袍”,朱元璋闻讯恸哭。

▶九华寻泉:驻军九华山时,亲率将士掘得六股清泉,解将士之渴,后人立碑纪念。

▶诗赋抒怀:戎马倥偬间作《龙游道中》,句如“红添秋树血,绿长旱池毛”,尽显豪情。


结语:

常遇春一生征战,助朱明开国,虽子孙命途多舛,然无愧“忠武”之名。后世或叹“将门凋零”,然男儿志在天下,马革裹尸亦为幸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历史   开平   大明   猛将   简介   洪武   至正   定边   鄱阳湖   先锋   元年   后世   正蓝旗   怀远县   次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