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与民族风:深度导览南京博物院伊朗文明展(下)



萨珊王朝覆灭后,伊朗高原历经了长达八百余年的外族统治。

直至 1501 年,萨法维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伊朗民族复兴之路的正式开启。自此,伊朗的政治局势渐趋稳定。

伊斯法罕的宏伟宫殿,见证了萨法维王朝的辉煌成就。在萨法维王朝之后的恺加王朝,在伊朗历史上是传统文明与现代社会文明的交替时期,为伊朗 20 世纪的政治变革奏响了序曲。

南博伊朗文明展的最后一部分“变革与复兴的近代篇章”根据朝代相应分为“萨法维王朝”(1501年-1736年)和“恺加王朝”(1794年-1925年)两个单元。

个人感觉在上古、中古和近古这三大部分中,近代篇章的展陈尤其漂亮,随着工艺技术的成熟,展品也尽显一种精工细做、繁丽如花之美,萨法维王朝的花卉纹玻璃壶 、错金锤揲钢盾、黄金印染丝绸,恺加王朝的人物细密画、图案地毯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精美文物。

第一单元 萨法维王朝

萨法维王朝的展厅是个打卡的好地方,复制了伊朗建筑中典型的拱门造型,展厅天花也是极尽繁缛的圆形装饰,原品采用以蓝、黄等色彩为主的瓷砖镶嵌工艺( cuerda seca,干坯掐丝法),展现出复杂精美的几何与植物纹样,在现场通过灯箱原大进行了复原,期待有一天能在伊朗实地看到真正的实物。

01 花卉纹玻璃壶

伊朗玻璃器与陶瓷器博物馆 藏 16 世纪 萨法维时期

该玻璃壶系吹制而成。早在萨珊王朝时期,玻璃技术就在伊朗广泛传播,伊朗玻璃继承了罗马帝国和安息帝国的玻璃制作工艺,并将其发展到极高层次,几乎后来伊斯兰世界所有与玻璃制作相关的工艺都源自萨珊玻璃工匠。这个漂亮的玻璃壶直口,细长颈。壶一侧有细长弯曲的壶嘴,另一侧是曲柄。壶嘴与手柄均是在壶体制作完成后再与之结合的。壶底设计为碟形,壶体表面以贴花形式装饰有杏仁纹、缠枝花卉、栖鸟及丛灌等几何形图案。

02 釉下彩绘人物花卉纹水烟壶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 陶 16—17 世纪 萨法维时期

该水烟壶是波斯传统吸烟方式水烟所使用的器具。

这类水烟壶最为系统的考古学证据主要集中在萨法维时期,此件器物正是该时期的重要物证。

水烟壶通常由四部分组成:烟斗头、壶身、烟座和烟管。

此水烟壶巧妙地将釉下青花与虹彩进行融合,并绘有多种纹样。其外壁主体纹饰采用了釉下青花绘制,图案包括复杂的花卉、灌木、伊斯兰几何纹样与坐像人物。

这种青花装饰风格明显受到了中国瓷器的影响。同时,局部纹样采用了金色单色釉上彩,这种金属光泽釉彩的运用是伊朗陶工的创新。

03 黄铜锅

莫格达姆博物馆 藏 16 世纪 萨法维时期


该铜锅外壁錾刻有几何纹饰。

依据当前的研究成果,历史上类似的铜制容器按照装饰风格和相应的功能可分为两类:

一类饰有几何纹样,主要用于日常烹饪;

另一类錾刻有祷告文或什叶派宗教领袖的名字,常见于店铺中作为储钱的容器。

这类小型金属器皿自萨法维时期开始流行,主要产自伊朗西北部工业中心大不里士与中部手工业重镇伊斯法罕。

04 黄铜提桶

莫格达姆博物馆 藏 萨法维时期

该黄铜提桶采用锻造成型工艺制作,外壁纹饰通过模具敲击而成。

此类器物可能是波斯公共浴场中用于舀水的器具。

结合其形制特征与工艺水平判断,使用者应为萨法维时期的中产阶层或巴扎行会商人。

05 错金锤揲钢盾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16—18 世纪 萨法维时期

这件精美圆形钢盾与其说是武器,更多是像一种陈设器,其表面采用了锤揲、错金等工艺进行装饰,细节纹路丰富,在现场观看良久。

其盾缘饰有动物纹样与几何图案交织的环形饰带,中心位置则以四个凸起的太阳图案为主。此类太阳主题纹饰在伊朗铠甲装饰传统中可追溯至更早时期。

06 嵌金钢剑与木剑鞘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 金属 16 世纪 萨法维时期

该钢剑的剑身采用精钢锻造而成,其铁质剑柄彰显出刚毅的气质。剑体上的装饰展现了镶嵌与鎏金工艺。

这些工艺自萨珊时期起便在高级金属制品中广泛使用,历来为贵族阶层所独享。

其木制剑鞘裹着织锦,并镶嵌有鎏金钢片,纹饰巧妙融合了伊斯兰风格的花卉图案、几何图形与波斯书法艺术。

07 嵌金钢刀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 金属 萨法维时期

该钢制匕首的刀身采用了波斯传统工艺 “镶嵌技法” 进行装饰。

其制作流程为:首先在器皿表面雕刻纹样,然后涂抹胶水,再将另一层金、银或铜等金属薄片覆盖其上,随后在薄片上雕刻装饰图案并加热,使其牢固附着。

此匕首的刀身装饰融合了阿拉伯式藤蔓花纹与几何纹样,枝叶卷曲舒展,几何线条精细规整,展现出萨法维时期金属工艺的典型特征。

08 钢刀与皮剑鞘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 萨法维时期

该砍刀采用精炼钢材锻造而成,刀身部分装饰有几何图案,刀柄由骨质材料制成。其钢制刀鞘外覆裹有皮质保护套。

除了上面的玻璃器、陶瓷和金属制品外,萨法维王朝时期的展品还有各种丝绸等织物。

这些丝绸经过数百年光阴的洗礼,虽然多有褪色,但仍能看出来当年的精美与华贵,很多采用了织金和黄金印染技术。

下面这块是“精织黄金印染丝绸”,所使用的金色染料,是将黄金溶于硝酸溶液后加工制成的,这是古代最昂贵的染料之一。其图案为佩兹利纹。


莫格达姆博物馆 藏18 世纪 萨法维末期至恺加初期

整个圆厅就展出了这一块黄金印染丝绸,除此以外,侧厅里还展出了“花草纹织金丝绸”。

织金技术采用纯金线作为织布原料,是萨法维王朝纺织业的巅峰技艺,至阿拔斯一世时期臻于化境,其产品风格呈现显著的三大地域特征:伊斯法罕与卡尚的织金作品以人像与植物纹样的复合构图为标志,体现宫廷细密画艺术的影响;亚兹德(Yazd)所产织金以中心对称式花卉纹样为核心,四角装饰清真寺礼拜殿凹壁图案,彰显宗教建筑的装饰传统;大不里士(Tabriz)的织金风格则承袭帖木儿王朝 — 白羊王朝时期的艺术风格,通过层叠交错的植物卷草纹构建出富有韵律感的视觉节奏。


上面的这块织金丝绸以红色丝线为底色,再以黑色及金银线绣出连续重复的花束单元。

鉴于其采用贵金属丝线的用材特征,且织造工艺复杂度分析,该织物应为专供萨法维宫廷的特级织品,供贵族阶层制作衣物使用。

上面的这几块是17世纪萨法维时期的印染羊毛织品。

第二单元 恺加王朝

恺加王朝是伊朗在萨法维王朝衰败后,从混乱中实现统一的重要历史阶段。该时期的历史与艺术发展深刻地映射了从传统帝国向现代国家过渡的复杂性。

恺加王朝由萨法维王朝遗留的土库曼恺加部落所建立,其早期统治者通过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地方割据的局面,波斯帝国的象征得到了复兴。到后期的纳赛尔丁沙阿(Naser al-DinShah)时期,推行了组建新军与兴办教育等现代化改革。

上图:恺加王朝的展厅以复制放大的细密画进行了装饰

在艺术领域,恺加王朝在继承萨法维文化遗产的同时,展现了本土化创新与外来文化交融的双重特色。

这时期的绘画艺术分化为宫廷肖像、市井生活和咖啡馆画三大主题。

20 世纪初的西方化浪潮推动了伊朗艺术的商业化,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服饰与传统工艺的逆向回归。

恺加王朝的伊朗艺术,正如其历史进程所反映的那样,在西方现代化的冲击下,既坚守了波斯美学的精神内核,又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文化交汇的洪流之中。

01 木制彩绘漆饰笔盒

莫格达姆博物馆 藏 17—18 世纪 恺加时期

该木制漆饰笔盒以黑、红、白三色绘制人物与自然场景。

盒内通过隔板划分空间,分区放置木管笔、矿物颜料等绘画工具。

早期同类器物多以黄铜铸造,自萨法维时期开始,髹漆木器逐渐成为主流。其制作工艺极为讲究:需在木胎表面反复髹涂天然卡曼油(kaman oil),每道涂层经自然风干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经数十次叠涂形成致密油层,待完全固化后再由画师进行彩绘创作。知名匠人常在画面角落署名留款,最终加覆透明保护油层。

02 木制彩绘漆饰笔盒

莫格达姆博物馆 藏 17—18 世纪 恺加时期

该木制漆饰笔盒以黑、红、白三色,绘制人物与花鸟纹样。

03 铜胎珐琅碗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18—19 世纪 恺加时期

该铜胎高足碗装饰着精致的米纳卡里(Minakari)珐琅彩,堪称恺加王朝金属工艺的典范。

米纳卡里作为伊朗伊斯兰金属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恺加时期发展出独特的审美风格。

珐琅彩绘对于黄铜胎体尤为适宜,这是因为相较于其他金属,黄铜更能凸显釉彩层次的细腻与复杂。

04 铜胎掐丝珐琅盖碗

南京博物院 藏 清

主办方特地放了一只清朝的铜胎掐丝珐琅盖碗作为对比。

据史书记载,铜胎掐丝珐琅是 13 世纪蒙古西征带来的阿拉伯工匠传入中国的。

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古窑器论》中提到的 “佛郎嵌”,实为源自阿拉伯地区的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其以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混合铅锡氧化物制成釉料,施于金属胎体烧结而成。

明代景泰年间,宫廷盛行此类工艺,因制品多以蓝釉为地,故称 “景泰蓝”。内府御用监专司皇家掐丝珐琅器烧造,所制器型涵盖陈设品与日用器皿。纹饰亦从早期单一的番莲纹(伊斯兰风格),渐次发展出动物、花卉及瓜果等本土化图案。

05 法国进口人像瓷花瓶

18—19 世纪 恺加时期

该瓷瓶两侧对称置龙耳,其中一侧的龙头部分已遭损坏。

瓶腹圆形留白开光,内绘恺加王朝统治者法特赫 - 阿里沙阿(1797—1834 年在位)的肖像,周围饰金色几何图案。瓶身还点缀有一圈珍珠状装饰设计。

此瓷瓶原产于法国,作为定制的奢侈品,专供当时伊朗社会的贵族或统治阶层使用。

在恺加时期,除了波斯地毯外,大部分奢华精美的器物是从中国、俄罗斯及欧洲国家(例如法国)进口的,本土奢侈品生产在此期间逐渐衰落。

以欧洲进口的奢侈品为例,此类器物多由欧洲工坊根据伊朗买家的要求定制,器表纹样通常融合了买家指定的装饰元素,最终作为贡品或贸易商品流入伊朗宫廷。

06 花草纹木盒装黄铜天平一套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 黄铜 18—19 世纪 恺加时期

该木盒表面装饰有精致的浮雕花卉和灌木图案,盒内有贴合尺寸的内托分隔,用于收纳黄铜秤盘、铁质衡杆及黄铜砝码。

鉴于其构造的精细程度和便携性,推测这套权衡器应是专为金银匠坊或珠宝工坊设计,适用于称量贵金属、香料等高价值轻质物品。

07 印模

木 18—19 世纪 恺加时期

该木制雕版图案刻画了霍思老和席琳(Khosrow and Shirin)这一波斯经典爱情故事的场景:

席琳静坐于繁花似锦的花园中,霍思老站立于她的前方;画面下方另有几位女性围坐,周围装饰有水果和饮品图案。

此雕版专为卡拉姆卡里(Kalamkari)织物印花所设计。卡拉姆卡里是伊朗一种古老的织物印花艺术,有手绘和雕版印刷两种风格。

其中,雕版印刷的印花原理与中国的套印法类似,最终的图案是通过将不同颜色的印花精确地叠加在一起而形成的。鉴于萨法维时代之前缺乏实物证据,学术界推测该技术可能源自中国等国的传统印染工艺。

08 圆形彩绘人物细密画

伊朗国家艺术馆 藏

此细密画由扎维耶大师(Mohammad Ali Zaviyeh)绘制,纳斯罗拉・优素菲大师(Nosratollah Yousefi)负责装饰,其镶嵌边框由设拉子嵌饰大师穆罕默德・侯赛因・萨尼(Mohammad Hossein Sani'e Khattam)制作。

画中以金质城垛形纹饰点缀,主要装饰图案包括藤蔓卷草纹和阿拉伯式花纹等。

画作的中心部分描绘了埃及法老波提乏(Poitphar)端坐在宝座之上的形象,他头戴神圣的光环,周围簇拥着身着华丽服饰的侍从。

在背景中,可以隐约辨识出猛兽追逐的狩猎场景,以及星空与几何图案相互交织的景象。

09 宫廷人物细密画

伊朗国家艺术馆 藏 1930 年

此细密画由哈迪・塔吉维迪(Hadi Tajvidi)于 1930 年绘制。

哈迪・塔吉维迪的绘画风格深受萨法维王朝大师阿加・米拉克(Aqa Mirak)的影响。

画作主要展现了巴赫拉姆国王的宫廷生活场景。国王和他的爱人坐在装饰华丽的宝座之上,宝座之下是乐师、侍从、奴隶与侍女。

画面左侧露出了一座庭院,园丁正辛勤工作。庭院入口的门楣上刻有 “尊贵的…… 伟大的…… 苏丹陛下” 字样。

画作的扉页装饰有哈菲兹的著名诗句:“风景的露台,是我的眼睛,是你的领地;展现善意,下来吧,因为这里也是你的家。”

这幅细密画的灵感来源于尼扎米(Nizami Ganjavi)的叙事诗《七美人》(Haft Paykar)。

10 花鸟主题细密画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19 世纪

一只鹦鹉伫立在类似茶花的花卉上,整个造型相当写实。

11 铜碗

莫格达姆馆藏 公元 14—18 世纪

12 珐琅贴金匕首(带钢制刀鞘)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 金属 18 世纪 恺加时期

该钢刃铁柄匕首的刀鞘整体采用了珐琅与鎏金工艺进行装饰,这种装饰工艺是伊斯兰时期高端金属器物的典型特征。

刀鞘的纹饰以伊斯兰风格的缠枝花卉为主。

13 钢制护臂甲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 金属 19 世纪 恺加时期

该钢质护臂甲由两部分组成:钢制护甲与护手。

护甲主体呈沟槽状,表面部分采用錾刻镶嵌工艺装饰。

小铁圈连接形成的环锁结构呈网状,连接在护甲末端,用于保护手部。护具内侧配备厚织物衬垫,有效减轻金属部件对肢体造成的摩擦与压迫。

此类精工护具专为高级将领设计,兼具实战防护与身份象征的双重功能。

14 错金钢甲片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 金属 18—19 世纪 恺加时期

该甲是 “四镜甲”(charaina,波斯语意为 “四面镜”),由钢铁材质制成,表面装饰有精致的错金工艺。

每片护甲的边缘及中心部分均镶嵌有金丝构成的图案,并刻有以阿拉伯文书写的宗教铭文,如 “真主尊名” 等颂扬之词。

推测其原主人应为高级军事指挥官、贵族或统治阶层成员。

四镜甲属于战斗装备,专为战士防护而设计,通常由铁或钢锻造,并内衬天鹅绒布料以缓解冲击力。四片甲胄各配有四个铰链,用以连接成完整的护甲。

四镜甲的起源可追溯至 1722 年。当时,萨法维王朝覆灭后,军事冒险家纳迪尔沙(Nadir Shah)于 1736 年夺取王位,建立了阿夫沙尔王朝(Afsharid Dynasty,1736—1796 年)。三年后,他率军远征印度,掳回大量战利品与工匠,彻底改变了伊朗盔甲的形制。

15 贴金钢盔

礼萨・阿巴西博物馆 藏 金属 18—19 世纪 恺加时期

伊朗人佩戴的早期头盔主要以铁质锻造,从萨法维王朝起,钢制头盔逐渐取而代之。

该头盔由两部分组成:头盔主体和护颈甲。

头盔主体采用钢材锻造成碗状,表面以金银镶嵌工艺装饰有精细花纹,顶部有尖顶,左右附细管用于安插缨饰。

护颈甲由细密的铁环形成环锁结构,相互连接成片,形似布帛,且具有良好的活动性。

这种金属装饰工艺的奢华性表明,其原主人应为统治阶层成员。自萨珊时期起,金银镶嵌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重要金属器物的装饰,此类器物多为统治阶层或社会精英所定制与收藏。

从古到今,古波斯就以生产精美的地毯而闻名天下,这次展览中一共展出了6块巨大的波斯地毯,光远渡重洋、漂洋过海运过来就不太容易。

16 克尔曼产丝毛混织地毯

十九世纪上半叶 恺加时期

该地毯的图案属于树形设计(derakhti),其设计灵感及色彩搭配深受巴赫蒂亚里(Bakhtiari)地毯的影响。

地毯的部分花卉图案采用了少量丝线编织而成。地毯上端的拱形设计,搭配着耀眼的橙色伊斯利米(eslimi)纹饰,形如拱券。

地毯中央的大柏树,其绿色的叶片辅以深蓝色塑造出阴影,给人以立体感。柏树两侧的树上挂满了石榴、梨和苹果等果实,让人联想到《古兰经》中描绘的天堂之树 —— 图巴(Tuba)。

该地毯的边框由六道边饰组成。其中最宽的主边饰上,装饰有深蓝色和品红色的花卉图案,以及深蓝色的茎叶。

17 卡尚产羊毛地毯

十九世纪晚期 —二十世纪早期 恺加时期

地毯底部绣有:“德黑兰居民阿迦・穆罕默德・塔基・卡尚尼的作品”。这位穆罕默德・塔基・卡尚尼极有可能是卡尚地区著名的布匹商人伊拉吉・穆罕默德・塔基。

地毯采用花瓶纹样设计。地毯中央绘有一只大型花瓶,花瓶中生长出一棵高大的生命树,树上盛开着一朵硕大的沙阿・阿巴斯风格花朵,枝头还点缀着其他美丽的花卉与飞鸟。

18 克尔曼产羊毛地毯

国家地毯博物馆 藏 1887 年 恺加时期

该地毯上部绣有:“这是奥斯达德・侯赛因・克尔曼尼(Ostad Hossein Kermani)于公元 1886 年创作的作品”。

克尔曼尼是恺加时期克尔曼地区卓越的地毯织造师之一,其存世的部分作品被誉为传统克尔曼地毯中的杰作。

该地毯的设计意在营造一种意境:宛若一扇敞开的窗,观者透过此窗得以欣赏到一处美丽花园,或繁花似锦的果园之景。

地毯上部以欧洲叶纹划出拱形结构,如同被微风吹起的窗帘边缘 —— 窗帘已拉开,待人尽情观赏此番美景。地毯主体区域布满了多种欧洲花卉(gol farang)图案。地毯上部两侧各有一块象牙色底面,同样装饰着花卉与鸟儿图案。

19 大不里士产丝地毯

国家地毯博物馆 藏 19 世纪晚期 —20 世纪早期 恺加时期

地毯的图案虽属树形设计(derakhti),但其整体结构在同类作品中堪称独一无二。

中央的柏树内有一个大型吊灯形纹饰,其上悬挂着繁复的装饰坠件,外围环绕着经典的伊斯利米(eslimi)纹样。

这棵柏树两侧各有一株配树,其树顶在地毯顶部相接,形成气势恢宏的拱顶造型。

柏树下方以一排开花灌木与小型乔木构成装饰带,其图案设计借鉴了土耳其与高加索地区传统的 “队列纹”(saf,礼拜毯的一种)。

礼拜毯的特点是顶部带有象征清真寺米哈拉布的凹壁造型,而 saf 这种礼拜毯设计有多个凹壁,可供清真寺内多名信众列队礼拜使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主体区域顶部和底部的装饰纹样并未形成对称式重复布局。这款精美地毯的边饰设计完全突破了传统波斯地毯乃至外国地毯的装饰范式,堪称独树一帜的创新典范。

20 克尔曼产羊毛地毯

20 世纪早期 恺加时期

“民族风(The Nation)” 系列地毯是克尔曼地毯中的杰作。

生命力的主枝所呈现的生命树图景,侧枝及其延长枝上缀满的瓜果。

鹦鹉、猫头鹰、孔雀、火烈鸟与火鸡等珍禽或振翅,构成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

地毯的主边饰以丰富多样的生物与十枚人物圆形纹章环绕,有来自中国、阿拉伯、澳大利亚等地穿着传统服饰的人物形象。

21 伊斯法罕产羊毛地毯

国家地毯博物馆 藏19 世纪上半叶 恺加时期

该地毯的设计采用 “奖章箱式”(lachak-sorary)布局,设计师巧妙地将黄道十二宫的符号与波斯语、土耳其语及阿拉伯语中的星座名称相结合,构成主纹章的中心图形。地毯顶部绣有花枝与令人瞩目的太阳拟人化形象 ——Khorshid Khanoom(意为 “太阳女神”),二者相映成趣。依据古老的伊朗传统,月份以黄道十二宫的星座命名,且每个月份都与特定的动物或物体特征相关联。设计师在地毯的角式图案中,不仅展现了黄道十二宫符号,还特别突出了水星、金星、火星和木星的形象。

上图:展览最后部分循环播放伊朗手工艺人的纪录片

整个展览以古波斯的诗句“伤口是光进入你内心的地方”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历史   伊朗   博物院   南京   深度   民族   文明   王朝   地毯   时期   图案   纹样   波斯   世纪   博物馆   织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