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成新
年糕,又称年年糕,寓意今年又比去年好;有诗云:“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受到广大农户和城市市民的喜爱。年糕美味、香甜,中国年节食品长期存在,具有浓重的历史气息。每年从小年(冬至)开始,人间烟火气升腾渐浓,年糕不可或缺的年节食品蒸制,成为农户春节年货备存的重要美食,寓意对一年丰收的肯定和来年更好的期盼。
长荡年糕,以柔软爽滑、韧性可口、口味纯正、不粘不腻、久煮不糊、食用方便,可为早点小吃、稀饭伴侣,可为打点腰餐、待客礼茶,可为宴餐美味菜肴,蒸、煮、炒、炸皆宜,咸、淡、甜风味独特而著称,如今,正以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可能性成为闻名遐迩的舌尖上美味,链接着大都市市场,丰富市民餐桌上菜肴,串联起镇域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特色链条,带动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悠长的舌尖上美味
长荡年糕历史渊源深厚,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从吴国都城苏州传播至盐城及长荡。相传伍子胥助吴阖闾建苏州城时,以糯米粉块砌相门城基,后姑苏城被越国围困,百姓靠此渡过饥荒,此后便有了过年做年糕纪念伍子胥的习俗,同时也寓意自己“年年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这种习俗扩散到盐城等地区,长荡地区受其影响最深,成为一种春节必不可少的经典美食。
聪明勤劳长荡先辈们不断传承创新,早期以粳米糯米为原料,采用独特手工工艺,选用当年的粳米、糯米、玉米、高梁,经浸泡、沥水,磨成细粉。用木制方式模具,将粉均匀地筛入格内,然后把年糕托盘上粉状方糕移入方形蒸笼,用火蒸熟出炉,形状透明似玉、赏心悦目,口感香韧、柔软爽滑、韧而不粘、久煮不糊,具备浓郁的地方传统和特色,是人们早点小吃或早餐稀饭中的主要辅食,到了明朝中叶,已用年糕印板压成“五福”“六宝”“金钱”“如意”等形状外观,象征“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内容与形式结合,成为千家万户必不可少的年节食品,民间有着“年年糕年年糕,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谚。
新中国新发展时期,长荡年糕顺应形势需求,品种不断创新,选用绿色、优质本镇原料,生产玉米糕、高粱糕、黑米糕、杂粮糕、糯米糕等多样品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还开发出赤豆、芝麻、糖芯、时令蔬菜夹心糕和片状水磨糕,生产形式也由千家万户过年制作加工,转变成大户机械化加工销售,年加工量由10吨到100吨再到过千吨,时间也由进了腊月才加工转变为10月就开始为地方农户提供服务,以产、加、运一体化为社会市场供给批量加工,而成为远近闻名誉享千里的地方特色食品、稻米产业链条上联结点和闪光点。
长荡年糕承载着人们对先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更深刻着团圆、团结、祝福的内涵,还憧憬着未来更加美好幸福的期冀。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深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一种能链动天下的美味存在。
特色化链条上纽带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一方特色成就一方产业。以传统美味小吃年糕为纽带,带动全产业链做特做优做响做大是长荡年糕发展现状。
长荡镇地域广袤,全域面积14.39万亩,耕地面积8.26万亩,优质水稻面积6万亩,年产粮食6万多吨,有着独特的资源条件,良好的优质原料供给基地。“深耕传统年糕,把优势变胜势,以年糕深化三产融合,打造年糕特色产业,是促进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分管农业镇长胡立业这样介绍。
工厂化生产是年糕生产提量增效带动产业的必然手段。进入新时代,年糕既要赓续传统,又要守正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口味、营养、健康、文化需求,还要成为链条上的启动器,能带动全产业发展。长荡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统筹规划,政策激励,典型培育,市场拓展,产业链接,三产融合等举措,先后推动建设茂源食品、金家年糕等多家有一定规模的规模化、机械化加工企业,实现每家每户年节散制到集中批量制作,时令小吃到“经济主业”的跨越。
茂源食品厂由长荡年糕传承人翟学俭投入千万元创办。翟学俭,一个热血沸腾有志为家乡经济振兴担责任作贡献的男儿,年糕技艺由九世祖翟步信一代一代传下来,是父亲翟玉喜直接传授,早年是经典小吃,春节走亲访友馈送的佳品,到新发展形势时期,翟学俭看准市场行情,瞄准中高端产品发展前景,融合现代健康原料、升级加工工艺、全机动生产加工,使年糕营养更丰富,糕香更浓郁,品种更多样,生产“玉米糕、高粱糕、黑米糕、糯米糕、杂粮糕”等传统方块年糕,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南方市场,同时满足本地农户及周边市场和网上销售。据不完全统计,长荡年糕年交易量达千吨,创造经济价值超千万元。带动着长荡稻米种植、加工、销售三业产值不断增长,2024年三业总产值1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5万元,位居全县前列。
年糕生产规模化,促进联农带农、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增收空间,带动了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创办了马勇粮食加厂、好粮缘稻米加工厂、顺达食品厂、高标准粮食储备库等多家二三产企业,连接了产业链条,方便了粮农产销,提升了产业附加值,致富了当地农民。“现在,我们村农户再不像以前那样,晒太阳打麻将,到茂源食品厂上班每天拿到200元左右的工资,增加了收入,健康了身体,文明着生活,何乐而不为?”,甲侯村63岁村民仇爱梅喜乐诉说。
为扩大影响增强信誉,长荡镇还实施年糕品牌化经营战略,注册了“长荡老翟”“金家年糕”“羿阳”“谷友”等产品商标,和享誉全国的射阳粮食公用品牌“射馔千年”实行叠加,发挥出营销品牌的集聚效应和更大优势、更强纽结力。
大都市餐桌上佳肴
“翟厂长请在本月底前再发3吨年糕给我们,你厂生产的玉米糕、糯米糕太好吃了,目前我交易中心供不应求。”2024年12月8日,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经理杜万萍打电话给射阳县长荡镇茂源食品厂厂长翟学俭。在2025年沈阳中国第七届粮交会粮食产品展示馆,上海市粮油行业协会秘书长宋才辉对着“射馔千年”射阳大米展台说,“射阳不仅射阳大米在上海很有名次,长荡年糕在市场上也享有很高声誉”,接下来和参会的射阳县粮食行业协会会长邓成新交流洽谈“十几个餐饮企业委托我预定200吨长荡年糕,国庆前后我带他们去射阳签订合同”。问及长荡年糕社会青睐度高卖得火爆的秘诀,“主要是质量好、品种多、讲诚信,为提升价值,目前正在申报非物质文明遗产”,射阳县茂源食品厂厂长翟学俭如是说。
长荡年糕品类多、质量好、口感纯,以其软糯香甜的独特魅力,吸引众客商食客的目光,广受消费者欢迎,以方便健康、美味、蒸烤、炒、炸、煮多方式食用,成为上海、杭州等都市市民餐桌上“香饽饽”的美味佳肴。辣炒年糕:把年糕切片与肉丝、豆芽、冬笋丝、青菜至半熟,炒至年糕变软加水,然后再根据口味加辣椒,口味最佳;排骨年糕:选用盐城射阳土猪或阜宁黑猪脊骨肉,用酱油腌渍后,再放入用酱油、油、糖、葱姜末、料酒等混合的油锅中氽,氽至色呈紫红,肉质鲜嫩,味道浓香时取出,再放入已经氽过的排骨,再入酱汁油锅中煮氽,洒上五香粉,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年糕汤:年糕切成薄片,用凉水冲洗稍浸泡几分钟,猪肉洗净切成丝,用淀粉、酱油、盐和料酒腌好,姜片切成丝爆炒下肉丝,加入小白菜拌匀,加入清水,放年糕片,煮至年糕变软,放入海带煮熟,汤鲜味美。还有螃蟹年糕、腊肠年糕、奥港风味年糕、泡菜炒年糕、火锅年糕等多种,年糕始终是挑头的主角,这不仅是餐桌上美味,也是为聚餐人带来未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长荡年糕给人的启示
长荡年糕年年增量增誉,年年“收获满满”。主要是长荡镇党委、政府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运用多种方式,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延长“产业链”,持续擦亮“小年糕”名片,放手培育经营型主体,探索出新发展时期“合作社+企业+农户”三产深度融合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色鲜明的产业振兴之路,有力有效推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长荡年糕壮大提升,带动稻米产业融合发展实践,给人如何做大做强富民乡村产业,带来无限思考与无尽的启示:一是立足资源特色,做好科学规划。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要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用好一方水土,开发好乡土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的最佳路径,切实避免产业同质化,乡镇党委政府应该发挥统筹、规划、引导的作用,对于资源优势不明显的地方,可以通过龙头带动、以点带面、抱团发展的形式打造产业集群,整体推进,形成乡村振兴“同心圆”;二是培育经营主体,注重品牌引领。产业兴旺离不开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需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最大限度发挥带头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产业带头人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等方式,构建符合产业特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与此同时要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引导农企由卖产品向做品牌转变,以优势企业为主体,自主创新,注册商标,也可以像“射馔千年”射阳大米那样,借助公用品牌影响力,实行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叠加,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通销售网络,拓宽市场渠道,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三是三产深度融合,拓展增值空间。要强化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集群,促进农业产业链、补链、壮链、强链,推进产品全链升级。
长荡年糕今后的走向,“提升产品整体附加值和品牌形象,开发水磨糕等新的品种,聚集好传统产业,形成强大合力,走出长三角,阔步向全国,把小年糕做成农民致富的‘金元宝’。”镇党委书记陈小飞侃侃而谈。(作者为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副理事长、射阳县粮食行业协会会长,原文刊登于2025年9月2日粮油市场报理论·观察版)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