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运动员王思诺被AI伪造淫秽视频,“新规”要亮好“第一剑”


9月1日,南都记者从台球运动员王思诺的社交账号获悉,多个网络平台上存在恶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伪造涉及其肖像的淫秽视频并传播,以此牟利。王思诺表示,已向警方报案并立案。南都曾调查AI造谣乱象,并多方采访探讨治理之策。

当台球运动员王思诺的肖像被AI恶意篡改为淫秽视频,当免费AI工具可轻易炮制虚假警情、伪造事故画面,AI技术滥用引发的侵权乱象,正不断触碰法律与道德的红线。此时《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出台,犹如一把利剑,但面对王思诺们的维权困境,这份新规不能止于“纸面规定”,唯有从严落地、精准追责,才能真正筑牢数字时代的人格权“防护网”,不让AI技术沦为“作恶利器”。

AI恶意造谣的危害,早已突破“技术玩笑”的边界,演变为实实在在的权益侵害。从王思诺遭遇的肖像权、名誉权侵犯,到普通人可能面临的“AI换脸”造谣、虚假信息诽谤,AI技术的低门槛、高仿真特性,让侵权成本大幅降低,维权难度却显著增加。正如实测所示,简单指令就能生成虚假警情通报、篡改景区照片为事故视频,这种“一键造谣”的能力,不仅会毁掉个人声誉,更可能引发社会恐慌、扰乱公共秩序。对王思诺而言,AI伪造视频的传播,是对其职业形象的严重诋毁;对公众而言,若此类行为得不到遏制,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数字时代的“人格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出台,为治理AI乱象提供了“制度框架”,但“标识”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让违规者付出代价。办法明确AI生成内容需加显式与隐式标识,这为溯源追责提供了技术依据,可若标识落实不到位、侵权后追责不及时,新规仍可能沦为“纸上谈兵”。比如,传播王思诺AI淫秽视频的平台,是否履行了内容审核义务?制作此类视频的工具开发者,是否设置了伦理“防火墙”?这些问题,都需要新规落地时给出明确答案。暨南大学研发的AI深度伪造检测系统,已为技术防御提供了可能,而制度层面更需打通“检测-取证-追责”的全链条,让制作、传播AI恶意内容的行为,既逃不过技术识别,也躲不开法律惩罚。

治理AI造谣乱象,更需形成“平台担责、技术防御、法律兜底”的合力。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关口”,不能再以“技术中立”为由推卸审核责任,需主动引入AI检测工具,对疑似伪造内容进行拦截;技术开发者应坚守伦理底线,在工具设计阶段就设置“禁止恶意生成”的门槛;而司法机关更要加快相关案例的审理,明确AI侵权的责任划分与赔偿标准,让受害者维权有门、追责有据。只有当每个环节都拧紧“责任螺丝”,才能让AI技术回归“服务人”的本质,而非成为“伤害人”的工具。

王思诺的遭遇,是AI侵权乱象的一个缩影,也是推动AI治理的一次警示。面对飞速发展的技术,法律与制度或许会存在“滞后性”,但对侵权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不能滞后。唯有让《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真正“长出牙齿”,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守护好每个人的数字权益,让AI技术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女运动员被AI伪造淫秽视频,“新规”不能再“含糊”,零容忍才能护好“数字肖像权”!这一次我们要看看“新规的剑”到底有多锋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体育   淫秽   女运动员   视频   技术   内容   标识   人工智能   恶意   办法   违规者   数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