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凌晨,英伟达首席安全官大卫・雷伯(David Reber)通过中文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布长文,针对中国网信办7月31日约谈事件作出明确回应。声明强调,英伟达全系列GPU芯片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后门、终止开关或监控软件,并批评在硬件中植入此类功能“是对灾难的公然邀请”。这是英伟达继7月31日被约谈后,首次以高管署名形式系统性回应技术安全争议。
此次声明的直接导火索,是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引发的安全争议。7月31日,中国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就H20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远程关闭”功能作出说明。这一动作源于美国《芯片安全法案》(2025年生效)要求出口芯片嵌入位置验证模块,而中国《数据安全法》明确禁止数据跨境泄露,两者形成政策冲突。
H20作为英伟达在出口管制下推出的“特供版”AI芯片,虽性能低于最新架构产品,但其支持CUDA生态的特性使其成为中国AI企业的关键算力来源。截至2025年4月,H20订单量已达180亿美元。然而,中国监管部门的检测显示,H20芯片部分服务端口存在远程激活可能性,理论上可实现设备状态监控。
在题为《NVIDIA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的声明中,大卫・雷伯以“硬件完整性应无偏见且不可协商”为核心论点,从技术逻辑和商业伦理两方面展开论述:
技术层面:
所有芯片均通过独立第三方机构的安全审计,符合ISO27001、ISO27701等国际标准。例如,其自动驾驶平台DRIVEHyperion已通过TÜVSÜD和TÜVRheinland的功能安全认证。采用“无后门设计哲学”,从架构层排除远程控制可能性。声明特别指出,芯片的电源管理单元(PMU)和固件系统均无预设指令通道,用户可完全自主控制设备功能。
伦理层面:
引用1993年美国NSA“Clipper芯片”事件作为历史教训。该项目因内置政府后门导致系统性安全漏洞,最终被业界摒弃。雷伯强调,“预设后门不仅会遗留隐患,更重要的是摧毁信任”。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技术霸凌”。针对部分政策制定者提出的“强制终止开关”提议,声明批评其“本质是对灾难的公然邀请”,并指出此类设计可能被黑客或敌对势力利用,削弱全球数字基础设施。
对英伟达而言,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技术主权成为关键:
短期内需向中国监管部门提交H20芯片的详细安全白皮书,包括固件源代码和硬件设计文档。若无法通过审查,H20可能面临禁售风险。长期则需推动技术透明化改革。例如,参考OpenAI开放权重模型的做法,将部分芯片设计开源以增强可信度。
未来,可信计算将成为竞争核心。中国正在构建“立法+技术+产业”三位一体防御体系,包括拟出台《AI芯片安全管理条例》、攻关5纳米制程工艺等。英伟达若想维持市场地位,需在合规框架下重新定义技术合作模式。
大卫・雷伯在声明结尾强调:“强大的安全性建立在透明与信任之上。”此次回应不仅是危机公关,更是对全球科技治理规则的一次重新校准。未来,技术企业能否在商业扩张与国家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将决定其在新算力格局中的生存空间。
原文链接:
https://blogs.nvidia.cn/blog/no-backdoors-no-kill-switches-no-spyware/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