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反弹,就业遇冷,美联储降息前景引全球高度关注

美国经济的“冷热交锋”正在加剧。刚刚发布的8月核心CPI数据显示,通胀出现回升迹象,但与此同时,就业市场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让即将到来的美联储利率决议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有人会问,降息还会如期而至吗?当前的通胀和就业数据,究竟透露出怎样的信号?

CPI回升与就业走弱的“跷跷板”

8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9%,高于7月的2.7%;核心CPI同比持平为3.1%。这个数据本身并不算特别剧烈,但细看结构,食品和能源价格是主要推手。能源和食品的价格波动常见,但核心CPI保持稳定,显示服务业通胀还没有大幅波动。

或许有人会说,通胀回暖是不是意味着美联储不会降息?其实,这次通胀回升,更多反映的是结构性因素,比如关税影响传导较慢、服务业价格相对稳定。美联储更看重的是通胀是否会持续超标,以及就业市场的状况。

反观就业市场,就没那么乐观了。8月非农失业率升至4.3%,U6失业率也升至8.1%。9月5日当周,美国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达到26.3万人,创下年内新高。就业市场的这种“失速”信号,给美联储降息提供了更多理由。

全球资产普涨与美元波动

本周(2025.9.5-2025.9.12)大宗商品价格全线走高。IPE布油期货涨了1.8%,伦敦金现涨1.6%,COMEX铜涨1.4%,标普-高盛商品指数也上涨1.3%。资本市场同样热闹,日经225涨4.1%,恒生指数涨3.8%,标普500涨1.6%,上证综指涨1.5%。新兴市场股票指数更是上涨3.5%,高于发达市场的1.5%。

有人或许会质疑,这轮资产价格的普涨,是不是和美国经济数据的“冷热交替”有关?其实,全球资金流动背后,既有对降息预期的“押注”,也有避险情绪的推动。

债券市场方面,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小幅回落至4.06%。美元指数略有回落至97.62,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2%,日元兑美元则微幅贬值0.2%。这些细微变化,能够折射出市场对美联储后续动作的复杂心理。

欧洲与日本:分化加剧,政策分歧

美国之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分歧也在加大。9月欧元区投资信心指数大跌至-9.2,远低于市场预期。欧洲制造业虽在三季度产能利用率略有提升,但经济信心明显不足。欧洲央行本月并未降息,行长拉加德强调通胀压力已下降,但未来利率方向仍存不确定性。

日本央行今年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虽然日本政局变动不定,但央行官员认为,只要经济基本面符合预期,加息依旧可能。日本自民党高层甚至公开表示,推迟加息可能加剧通胀压力,日元持续走弱的风险不容忽视。

有人可能会担心,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会不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事实上,近期俄罗斯央行和秘鲁央行都已下调基准利率,智利央行则选择按兵不动。这种不同步的政策节奏,确实会让全球资金流向变得更加复杂。

美联储降息节奏还稳吗?

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9月议息会议上如期降息。但也有观点认为,通胀回升可能让美联储暂时放缓降息步伐。美联储官员目前已进入静默期,所有悬念只能等到9月17日决议后揭晓。

其实,影响美联储决策的因素远不止通胀和就业。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变化、全球资本流动、美国经济内部的结构调整等,都可能成为变量。比如,当前关税传导尚未完全反映到CPI,未来一旦加快,通胀压力或将再度上升。

从另一个角度看,部分专家认为,美联储降息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未来或将更倚重财政政策。近期关于减税的讨论,也被市场视为刺激就业和消费的重要信号。如果减税政策能够顺利落地,或许会为就业市场带来一丝回暖。

不同角度的分析都指向一点:美国经济已经进入“多变量博弈”阶段。无论是投资者、企业还是政策制定者,都要密切关注通胀、就业、政策等多重信号的互动,才能在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抓住机会、规避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财经   通胀   前景   高度   全球   央行   政策   日本   美国经济   市场   欧洲   不确定性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