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一场令全球能源市场为之震动的军事攻势在俄乌战场骤然爆发。乌克兰用短短十天,让俄罗斯后方的能源体系陷入混乱,百万俄军却在这场“能源战”面前束手无策。
根据欧盟能源署、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俄罗斯联邦统计局等权威机构的最新数据,俄罗斯炼油产能在8月下旬骤降超过21%,直接影响到俄国内外的油品供应。这组数字背后,是一场信息战、科技战和心理战的多重交锋。
如果说战争是科技的试验场,这场能源攻防就是活生生的案例。乌克兰在无人机和远程导弹技术上的加速突破,彻底改变了战场规则。8月18日至28日,乌克兰无人机部队与特种作战团队密切配合,连续出动大批无人机和自主研发的远程巡航导弹,对俄罗斯纵深腹地十二座炼油厂及关键输油节点实施精准饱和打击。
坦波夫地区的“德鲁日巴”管道泵站首当其冲,直接导致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欧洲买家短期内被迫中断俄油进口。三天后,罗斯托夫州新沙赫廷斯基炼油厂遭遇袭击,800万吨年加工能力一夜归零。
8月24日,萨马拉州塞兹兰炼油厂被摧毁,8月27日,梁赞-莫斯科主输油管道被炸断,莫斯科地区燃油供应主脉被切断。8月28日,古比雪夫、新库比雪夫斯克和阿菲普斯基三大炼油厂同时爆炸,火光映红夜空。
每一次打击不仅精准,更具系统性。乌克兰显然深谙现代能源网络的命门,选择避开油田,集中火力打击炼油厂和枢纽,直接切断成品油供应链条。根据路透社和俄罗斯商业咨询机构(RBK)的实时报道,10天内俄罗斯炼油能力损失超110万桶/天,直接影响俄方国内外市场的汽油、柴油等产品供应。
在能源基础设施接连受损后,俄罗斯国内燃油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紧张。莫斯科及周边城区的加油站长队不断,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限量销售、供应中断和价格暴涨的现象。8月份95号汽油批发价环比上涨超过52%,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部分中小城市已经出现“有钱也加不到油”的现象。
能源危机的连锁反应迅速传导至社会各层面。出租车司机、物流公司、普通市民纷纷走上街头,对油价和供应表示强烈不满。俄国家统计局的8月社会民生调查显示,能源短缺已成为民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超过七成受访者表示生活成本压力明显加剧。
同时,受影响最为严重的还有前线部队。阿菲普斯基等关键炼油厂被炸后,俄军在乌克兰方向的燃料供应一度告急。根据俄罗斯国防部8月27日发布的简报,部分战区部队被迫减少装甲车辆和战机的出动频率,以优先保障弹药和重型装备的运输。
让外界震惊的并不只是能源枢纽被打穿,更在于俄罗斯号称世界一流的防空体系频频失守。S-400等防空导弹系统本应是俄罗斯的核心防御屏障,但在密集的无人机集群和低空巡航导弹面前,实际拦截效果远低于预期。
据塔斯社和俄新社报道,俄防空部队在8月20日至28日的多次袭击中,仅有不到20%的无人机和导弹被有效拦截。俄专家公开分析,低空慢速、小型目标对现有雷达和拦截系统形成巨大挑战,同时防空部队在战场分布和响应速度上也存在明显短板。
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此次大量采用自主研发、成本仅为数千美元的无人机,采用“蜂群式”饱和攻击模式,极大消耗俄方防御资源。俄方军事专家坦言,“即使百万军队部署在后方,也难以应对如此密集、持续的远程打击”。
能源基础设施的修复并非简单工程。俄罗斯炼油厂长期高度依赖西方进口设备和技术,关键装置多为欧美企业生产。自2022年以来的多轮制裁,已让俄罗斯在设备采购、维护和技术升级方面捉襟见肘。
据国际能源署(IEA)和俄罗斯《生意人报》联合调查,8月,俄罗斯炼油厂关键零部件库存告急,部分工厂甚至因无法获得替代零件而陷入“停工待料”状态。第三方替代件虽有引入,但在复杂工序和系统适配上差距明显,维修周期大幅拉长。
乌克兰的战术打击更是“专挑修复中的目标二次打击”,多家炼油厂在刚刚尝试恢复生产时再次遭遇袭击。俄能源部多次公开表示,部分炼油厂的修复工作预计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乌克兰的“能源战”策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轮实战磨合与技术升级后逐步成型。2024年底到2025年初,乌克兰持续投入研发,最终形成以远程无人机、国产巡航导弹为核心的多层次打击体系。
这场攻势的本质是“耗损战”,不追求一击致命,而是通过持续破坏、反复打击,将俄方的恢复能力消耗殆尽。乌克兰武器的低成本和易量产优势,让俄罗斯难以用传统的“人海”方式应对。
俄罗斯防线出现“系统性疲软”,不仅是技术短板,更有指挥体系的僵化。乌克兰用连续的“能源破袭战”,打破了俄罗斯对纵深安全的幻想。北约防务分析人士认为,这种“以弱胜强”的非对称打法,极大提升了乌克兰的战略主动权。
目前,俄罗斯能源体系的恢复困难重重。核心设备、关键零件依赖外部,修复期长且不确定。即便局部恢复,面对乌克兰不断升级的无人机和导弹突防能力,后方安全始终是个未知数。
有权威经济学家警告,若不能短期内恢复能源网络稳定,俄罗斯经济将面临更大压力,通胀、失业、民生等多重难题或将集中爆发。全球油价也将在很长时间内承受“俄乌变量”的冲击。
乌克兰方面则通过公开展示战果,进一步巩固国际援助和对外形象。欧美多国防务智库认为,乌克兰的作战范式正在改变地区安全生态,其经验和技术将在更多热点地区得到复制。
十天的连续打击,不仅让俄罗斯炼油体系遭受重创,更让全球能源格局和战争范式发生深刻变化。乌克兰用技术创新和战术升级,将攻防博弈提升到新高度。百万俄军虽在前线鏖战,却难以阻挡能源后方的系统性崩溃。俄乌战争已进入消耗与创新交织的全新阶段,未来的战局和世界能源市场,注定还将迎来更多未知与变数。
参考资料:俄对乌发动大规模袭击!乌6地天然气运输设施遭到破坏性打击!泽连斯基发声!分析人士:俄军已推进至乌中部地区
2025-08-27 18:53·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