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连续2天下单,130万吨大豆运往中国,特朗普这一次,该咋接招

估计连美国都没想到,刚说完援助阿根廷,阿根廷就宣布了取消谷物、牛肉等农产品的出口预扣税的信息。

随后接连两天,中国从阿根廷下单了130万吨的大豆,整整装了20船,直接炸翻了美国的农业圈,不仅老百姓欲哭无泪,就连美国议员都直呼,这是阿根廷的背刺。

一边是美国刚援助完的“伙伴”转头把大单给了中国,一边是本土豆农对着即将丰收的大豆愁眉不展,特朗普此前的贸易布局,这下真要面临“接招”考验。

就在中国下单阿根廷大豆的3天前,美国才刚放出重磅援助消息:为稳住阿根廷动荡的金融市场,计划通过本币互换、外汇稳定基金购债等“大规模有力举措”提供支持,字里行间都透着“以经济绑定关系”的意味。

谁都未曾预料,援助消息刚一公布,就在22号,阿根廷便即刻取消农产品出口预扣税,迅速与中国达成大豆大单。“美国送援、阿根廷接华单”反差强烈,直接让美国的部分老百姓以及官员破防。

美国政界的不满几乎摆在明面上:有人直言,美国刚为阿根廷经济“雪中送炭”,对方却转头让美国农民“利益受损”,这样的结果对大豆主产区的种植者而言,无疑是“难以下咽的苦果”; 从市场逻辑来看,中国选择阿根廷大豆,本质是一场基于性价比的理性决策。

此次采购大豆包含新旧两季,定价仅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1月大豆合约溢价2美元/蒲式耳。经换算,每吨压榨利润可达200元人民币,如此可观的收益空间,对采购方而言颇具吸引力。

更关键的是,阿根廷取消出口预扣税的政策有明确时限:10月31日截止,且存在70亿美元的配额限制,短期内抓紧下单,正好能填补今年11月至明年1月的供应缺口,既划算又能保障供应稳定。

要知道,中国曾是美国大豆最核心的“买家”:美国每年40多亿蒲式耳的大豆产量中,近四分之一都要靠对华出口消化,去年这一出口额还达到130亿美元,较20年前增长超6倍。

可如今美国大豆产区却一片低迷,核心问题就出在其农业体系长期“围绕中国需求搭建”——从种植规划到物流配套,几乎都是为了对接中国市场,一旦中国订单减少,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方。

有数据显示,仅艾奥瓦州一个州,58亿美元规模的大豆市场就可能面临2亿美元的潜在损失,且这种影响早已超出农田,蔓延到制造、保险、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困境。更令美国忧心忡忡的是出现“历史性市场空白”。

自1999年以来,美国首次未获得中国新季大豆订单,这无疑给美国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与压力。

据市场预估,若中国在11月中旬前未采购美国新季大豆,美国对华大豆销售将受重创。预计损失量在1400万至1600万吨间,如此一来,美国大豆市场前景恐将蒙上一层阴霾。

而这样的局面,本质上是美国此前贸易政策埋下的隐患:自挑起贸易争端后,中国对美大豆订单持续减少,美国大豆在华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40%一路下滑到2024年的20%左右。

关税衍生的不确定性,令美国农业企业承受显著压力。近期,农业领域小企业破产申请量攀升至五载以来的峰值。曾经所倚赖的“中国市场红利”,亦在悄然间逐步消散。


与此同时,中国早已在全球范围内搭建起多元供应链,不再依赖单一市场。去年,中国超七成大豆进口来自巴西,该比例是15年前的两倍。南美市场稳稳承接美国让出的份额,如今又追加阿根廷订单,让“南美供应网络”进一步趋于完善。

从市场反馈来看,即便没有美国大豆,中国也能通过现有供应链保障充足供应,这种“不被卡脖子”的底气,正是多年来供应链多元化布局的结果。

美国此次的“被动”,说到底是误判了两个关键:一是以为经济援助能绑定阿根廷的贸易选择,却忽略了市场规律下“谁给好条件就选谁”的本质。

中国连续两天的阿根廷大豆订单,看似是一次常规贸易采购,实则是全球农产品市场格局变化的缩影:中国的选择从不是“针对某一方”,而是基于性价比、供应稳定性的理性决策。 这场大豆贸易的博弈最终证明,全球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政治筹码,而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

谁能提供更优的贸易条件、更稳定的合作环境,谁就能获得市场青睐;反之,若一味搞保护、玩绑定,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援助打水漂、市场被抢走”的被动局面。

特朗普要接的招,从来不是“中国订单”这一个招,而是如何重新适应“以市场为主导”的全球贸易新逻辑。

来源:今日头条@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中方   大豆   中国   天下   美国   阿根廷   市场   贸易   订单   美元   南美   绑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