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女子都有哪些化妆品?化了妆又要怎么卸,古代有卸妆品吗?

古时候女子都有哪些化妆品?

化了妆又要怎么卸掉脸上的妆容

古代有卸妆品吗?

唐朝女子的妆尤其浓艳

各朝各代女子的妆容

又都有哪些清奇之处?

今天木鱼君就带大家看看

古代女子妆容的变化

女为悦己者容

就算古代没有现代这样多的化妆品

为了装扮自己

肯定会有化妆品被发明出来

只不过古代叫胭脂水粉

据相关史料记载

在先秦时期

女子就已经开始化妆了

但化妆的东西相对简单

在湖北枣阳地区曾发现过一个楚墓

墓中出土的东西中

就有一个女子的化妆盒

盒子中装有木梳、铜镜和脂粉

别看东西少

但古人的化妆步骤却一点都不马虎

化妆首步和现代一样

都是给脸打底

做到美白均匀肤色的作用

但古代可没有粉底液

他们打底用的东西

准确来说更像是散粉

是一些细粉末

原材料是米粒或朱砂

上脸用特殊的布料拍

随着时代的发展

后来出现了铅粉

这种粉末的原材料也有米粒

只不过制作过程有些改变

米粒被研磨成粉

再往里面添加金属铅的粉末

搅拌均匀后加水沉淀

取沉淀物晒干

再将晒干的沉淀物研磨一遍

就得到了细腻的铅粉

这种铅粉用来打底虽然很好

但用久了

会导致铅中毒

脸变得越来越青

因为副作用太大

后来便消失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

女子对化妆的追求发生了改变

到了汉朝

女子对脂粉的颜色和使用感受提高了

从曾经的白色变成了粉色

有色的脂粉更能提升气色

制作这种有色的脂粉也不难

就多一个步骤

在脂粉环中加入一些玫瑰花汁或桃花汁

便成了粉红色

底妆完成后

第二步是涂抹胭脂

古代的胭脂和现代的腮红差不多

打在脸颊的两侧

古人讲究越红越好看

在一些正式场合

女子的胭脂红的吓人

这种化妆品的原材料是红蓝花

制作起来也很简单

就是将红蓝花放于石钵中冲碎

挤压出里面的黄汁后

淘洗干净剩下的碎渣

就是胭脂中的红色颜料

因为原材料红蓝花产自焉支山

传到中原地区后

便音译过来就叫做了胭脂

焉支山是匈奴生活的地方

红蓝花得之不易

所以市面上很少

再加上极难保存

后来古人便将其加工成膏体

装在小盒子里

方便长期使用

胭脂很显色

喜欢艳妆的唐朝女子使用频率很高

她们用胭脂化桃花妆

使得面部色彩更丰富

胭脂打完后

第三部是描眉

现代叫化眉毛

古人是有诗意的描眉

有句诗这样写

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古代男子为女子描眉

表示夫妻感情好

更是用“举案齐眉”

表示夫妻感情和睦

春秋战国时期

女子就注重眉毛的形状了

诗经曾言螓首蛾眉

讲述的是卫庄公夫人描眉的场景

古代没有眉笔

那女子用什么描眉?

最初她们描眉用的是烧焦的柳树枝

后来没那么寒酸了

有钱人家用起了石黛搭配石砚画眉

将石黛在石砚上磨成粉末

加水调和一下用毛笔蘸取描眉

到了南北朝时期

西域地区有了铜黛和青雀头黛

女子画眉变得更加方便

元朝时期

宫廷女子用起了眉石

为了方面使用

后来眉石演变成杆状

清朝时期出现了螺子黛

这种画眉工具

原料来自地中海的海螺

外加制作工艺繁杂

运输条件艰难

只有后宫的宠妃才用得起

不同时期流行的眉形还不一样

离我们最近的清朝

喜欢画柳叶吊梢眉

唐朝时期的女子

喜欢画浓短眉

汉朝时期女子们喜欢画八字眉

其他朝代的女子

描眉就是正常根据自己的眉形

唐宋年间的女子

在描完眉后

还会多一个化妆步骤

第四步贴花钿、染鹅黄

古时候将未出嫁的女子称之为黄花闺女

就是来自于化妆的这两步

说女子像花一样

所以在额间画花或贴干花

因为很多装饰品

都要用黄色的花粉染制一遍

所有也称为花黄

花木兰从军归来

就有对镜贴花黄这一幕

宫廷女子研究的化妆

传到民间也被效仿起来

唐朝妆容复杂且多

有个特殊的妆容叫做点面靥

化妆步骤又加一个

就是用烟纸在酒窝的位置上点2个点儿

起初这不是妆容步骤之一

只是后宫女子点葵水时的一种标记

不知道怎的流行了起来

还成了酒窝的标志

有些朝代除了点面靥

还会用胭脂化眼影

古代将眼影称之为斜红

化妆的最后一步是涂口红

和现代的称呼不一样

古代叫口脂

一般会用玫瑰花瓣制作口脂

颜色够鲜亮

研制的过程

是将晒干的花瓣放在石臼研磨成粉

加入一些米酒

过滤掉惨残渣只要汁液

最后用慢火烘干汁液

颜色的深浅取决于烘烤的时间

最后将木浆纸剪成形状大小一样的纸块

放进烘烤好的汁液中浸透

最后把木浆纸晾干

口红纸就制作完成了

在使用的时候

只需添湿嘴唇

轻轻抿一下就能上色

在没有出现这种口红制作工艺的时候

有用朱砂做口红的

在里面加入一些动物油脂

还能起到保湿的作用

有些讲究些的女子还会往里面加些香料

古代女子都流行什么唇妆?

汉朝的女子流行画梯形唇妆

就是上唇中间点涂形成尖形

下唇涂满形成饱满圆点

整体看起来像一个三角形的轮廓

唐朝女子流行画蝴蝶唇妆

唇型画成花瓣形态

而且口红色号丰富

有万金红和石榴娇等

都是为了搭配妆容

到了宋朝流行随圆唇妆

但口红色号清新高雅

明朝女子喜欢画内阔唇妆

她们的妆容朴素

所以口红色号无显著特色

清朝女子流行小而薄的唇妆

上唇全涂、下唇点红

有点像花瓣的形状

所以叫做花瓣唇妆

口红色号很明艳

远远就能看到特殊的唇部妆容

古代研制化妆品的工艺虽然有限

但依然出现了不少新奇的化妆品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古代女子化了妆又要怎么卸妆?

现代有卸妆水、卸妆油、卸妆膏

甚至有卸妆湿巾

想要卸妆很方便

古代没有这些东西

用什么卸妆?

清水肯定是不行的

但古人发现淘米水可以

淘米水很神奇

不仅能卸干净妆还能养肤

长期用淘米水洗脸

皮肤会变白

而且越来越细腻光滑

除了淘米水能卸妆

一些植物的汁液也可以

就比如说澡豆

古人将这种豆子研磨成细粉

用水打湿就能去除油腻

澡豆能卸妆还能用来洗头洗澡

宋朝时期的王公贵族们

就热衷这种物品

宋朝以后

便发明出了肥皂

这种东西很好制作

就是皂角和香料研磨成粉

再加上一些动物油脂

合压而成的固体

古代女子的化妆品

制作相对简单

且没有添加太多的化学品

所以持妆时间不久

有时出点汗

可能妆就花了

这种妆容非常好卸

用简单制作而成的肥皂就能轻松卸妆

不像现在的粉底液为了持妆

牢牢扒在脸上

需要用卸妆力较强的产品

古人非常聪明

他们敢于尝试

后来发现油也能去除脸上的妆

方法就是用油完全浸湿麻布

然后上脸轻轻擦拭

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卸妆油的起源

用这些方法卸妆

不仅安全还养肤

古代的女子脸上长了斑

郎中用中草药研磨成粉再拌上蜂蜜

作为面膜敷在脸上

一段时间斑就没了

比现在很多功效性面膜有效多了

果然什么都没有纯天然的好

古代不仅有化妆品

而且女子妆容丰富

现代的很多化妆用品的研发

灵感都是来源于古代

或是从古代传下来的

无论在哪个时代

女子都爱美

有需求就会有供应

谁还敢说古代没有化妆品

细细了解之后

才发现孤陋寡闻

对于古代的化妆品

你还知道些什么?

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时尚   古时候   古代   化妆品   女子   胭脂   口红   古人   脂粉   时期   汁液   唐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