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评论区看到家长说:“孩子一遇到难的题就说‘我不行’”“被老师批评两句就哭着说‘我太笨了’”“不敢尝试新游戏,怕自己做不好”—— 其实不是孩子 “胆小”,而是他还没学会用积极的方式给自己 “打气”。
很多时候,孩子的内心强大与否,藏在他对自己说的话里。如果总说 “我不行”,就会越来越退缩;如果能学会说 “我能试试”,反而会慢慢突破。今天分享 5 句孩子一定要知道的心理暗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练,帮他悄悄养出 “不怕难、不自卑” 的强大内心。记得转给家人,比如爸爸陪孩子打球时、老人带孩子学新技能时,都能提醒孩子用这些话鼓励自己,全家一起帮孩子建立积极心态~
邻居家孩子以前学跳绳,练了几次总绊绳,就把绳子扔在一边说 “我学不会,再也不练了”。后来妈妈没催他,而是蹲下来跟他说:“我们不追求一次跳好,就说‘我能试试,哪怕会出错’,试一次就好。”
孩子半信半疑拿起绳子,虽然还是绊绳,但妈妈接着说:“你看,刚才比上次多跳了 1 下,‘试试’就有进步呀!” 慢慢的,孩子不再怕绊绳,每次拿起绳子都会先小声说 “我能试试”,一周后居然能连续跳 20 多下了。
原理:孩子怕尝试,不是怕 “做不好”,而是怕 “出错后被否定”。“我能试试,哪怕会出错” 这句话,先给孩子 “允许出错” 的安全感,再引导他关注 “行动本身”,而不是 “结果好坏”,慢慢就会敢突破、敢尝试。
朋友儿子刚上一年级时,看到同学会背很多古诗,自己只会几首,就躲在房间里哭:“我太笨了,什么都不会。” 他没说 “你不笨”,而是跟他一起说:“你现在不会,但慢慢学就会了。我们每天学一首,过段时间你也能背很多。”
之后每天睡前,他们都会先一起说这句话,再学一首短诗。一个月后,儿子主动跟他说:“妈妈,你看我会背 10 首诗了!原来‘慢慢学’真的会呀!”
原理:孩子容易自卑,往往是因为拿 “别人的现在” 和 “自己的现在” 比,觉得 “别人会我不会,就是我差”。这句话帮孩子建立 “成长型思维”,让他知道 “不会” 是暂时的,“慢慢学” 就能进步,不再因为当下的 “不会” 否定自己。
朋友家孩子做手工时,剪纸总剪歪,急得把剪刀扔了:“根本剪不好!没法做了!” 朋友没帮他剪,而是说:“我们先深呼吸,然后说‘我能找到办法,先冷静想想’,你看看是不是握剪刀的姿势可以调整一下?”
孩子冷静下来,试着换了个握剪刀的姿势,居然剪得整齐多了。后来再遇到难题,他会先自己念叨这句话,然后试着找解决办法,很少再乱发脾气。
原理:孩子遇到难题就慌,是因为他觉得 “我没办法”,只能用哭闹、放弃来应对。这句话先帮孩子 “平复情绪”,再引导他关注 “找办法”,让他知道 “难题不是没法解决,只是需要先冷静想想”,慢慢养成 “遇事不慌” 的心态。
侄女以前画画,总说 “我画得太丑了,没有同学画得好”。嫂子没说 “你画得好看”,而是指着画里的小花说:“你看这朵花的颜色涂得多均匀,已经很棒了!我们可以说‘我已经很棒了,再努力一点会更好’,下次试试把花瓣画得圆一点,会不会更漂亮?”
侄女听了眼睛一亮,后来每次画完都会先找自己 “棒” 的地方,再琢磨怎么改进,越来越喜欢画画,也不再觉得自己 “画得丑”。
原理:孩子容易不自信,是因为他总盯着自己 “不好的地方”,忽略了 “自己的进步”。这句话先让孩子看见 “自己的好”,获得安全感,再引导他 “追求更好”,不是 “为了比别人好”,而是 “为了让自己更好”,慢慢建立稳定的自信心。
我带儿子去参加积木比赛,因为紧张,他搭到一半积木倒了,当场就哭了:“我搞砸了!比赛输了!” 我抱着他说:“没关系呀,我们可以说‘没关系,下次可以做得不一样’,这次是太紧张了,下次我们提前多练几次,慢慢搭,说不定就不会倒了。”
后来儿子再遇到失误,比如考试漏题、游戏输了,会主动说这句话,不再因为一次失误就难过很久,反而会想 “下次怎么做得更好”。
原理:孩子容易陷在失误里,是因为他觉得 “一次没做好,就是我不行”,把 “失误” 和 “自我价值” 绑在一起。这句话帮孩子把 “失误” 和 “自己” 分开,让他知道 “失误是正常的,下次调整就好”,不再因为一次没做好就否定自己。
孩子的心理暗示不是 “喊口号”,而是需要家长帮他 “练熟”—— 比如孩子怕尝试时,家长先带头说 “我能试试”;孩子自卑时,陪他一起找 “自己的好”。慢慢的,这些话会变成孩子的 “本能反应”,遇到事情时,不用家长提醒,他自己就会用积极的方式鼓励自己。
如果觉得这些方法有用,不妨转给家人,让爸爸、老人也一起参与,比如爷爷带孩子学下棋时,提醒孩子 “慢慢学就会了”;妈妈陪孩子写作业时,说 “冷静想想找办法”,全家一起帮孩子把 “积极暗示” 刻进心里。也记得关注我,后续还会分享更多 “帮孩子养内心” 的实用技巧,每次更新都能第一时间收到~
你家孩子遇到困难时,会说什么话鼓励自己?或者你平时会教孩子说哪些积极的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帮更多家长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引导方式~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