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字节跳动企业纪律与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布通报,披露二季度员工违规处理情况。通报显示,共有100名员工因触犯公司红线被辞退,其中18人因涉刑事犯罪、恶意损害公司利益等严重情节被实名通报,8人涉嫌刑事犯罪已移交司法机关,同步行业联盟并取消期权。
实际上,近年来类似贪腐案例在互联网行业内已呈高发状态。前不久,人民日报法治头条刊发的《1.4亿元奖励金背后的“猫腻”》便曾引发了广泛关注。
该文内容显示,冯某在北京市海淀区某短视频平台公司负责服务商的入驻审批、奖励政策制定及执行等工作。在制定新的奖励金政策时,冯某先是故意“预留”漏洞,后将本应严格保密的内部运营数据,源源不断地泄露给唐某、杨某等人。有了内部数据这把“钥匙”,外部商户只需提交符合奖励条件的虚假申请材料,就能将他人的努力成果“嫁接”到自己名下。
在短短1年时间内,冯某等人通过隐秘的“资金管道”将本应补贴给服务商和运营商的1.4亿元巨额奖励金非法侵吞,而且在洗钱过程中利用科技手段编织起跨国链条。
以高科技手段编织跨国境“洗钱链”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称,为了将1.4亿元不义之财“安全”套现并转移,杨某指使其下属王某等数人在短时间内注册了多家“空壳公司”。这些公司只有一个功能,即接收该短视频平台公司支付的“奖励金”。“奖励金”到账后,会被迅速地层层转移,最终汇入杨某实际控制的隐秘账户。
作为互联网大厂的内部职工,冯某等人的“洗钱”手段颇具“科技含量”。据悉,在钱款到账之后,冯某又指使唐某、杨某分别利用8个不同的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将骗取的巨额资金分批兑换成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此后,为彻底切断资金流向的追溯链条,冯某团伙又采用了更为隐秘的“混币”手段,即通过技术手段混淆加密货币交易路径,以实现“隐私”保护。
通过“混币”,冯某进一步将虚拟货币的来源、种类、流转链条混淆。最终,部分被“洗白”的涉案资金,再次通过隐秘渠道兑换回人民币,流入冯某、唐某、杨某等核心成员实际控制的个人或公司账户。一条利用高科技手段、跨越国境的“洗钱链”就此完成闭环。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近,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科技犯罪检察团队检察官李涛依托电子数据审查室,迅速构建了信息流、数据流、资金流“三流合一”证据体系,既互相印证了彼此证据的真实可信,又完整呈现了冯某所构建的“犯罪迷宫”,清晰还原了1.4亿元资金被侵吞、转移、清洗、分赃的全过程。最终,冯某等7人因犯职务侵占罪,被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至有期徒刑三年不等,均并处相应罚金。目前判决已生效。
该消息曝光之后,媒体经过多番调查获悉,上述案件中所述之冯某,正是快手前电商服务商运营中心总经理冯典,他的岗位职责是负责服务商的入驻审批、奖励政策制定及执行等工作。此前,冯典还以电商产业总经理的头衔在外为快手站台。
内部人员贪腐案高发
另据《解放日报》报道,由北京海淀法院发布的《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白皮书》透露,近三年来,涉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案件量呈回涨态势。其中,互联网“大厂”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数占比达73.23%,犯罪金额超1.8亿元,占比60.3%,个案平均犯罪金额达197.88余万元。
这其中,便包括上海某行业头部互联网公司法务部门负责人王某利用负责公司网络作品被侵权后维权工作的便利,在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他公司开展维权,借机侵占赔付款,长达5年之久。同时,他还通过虚构咨询服务业务等方式,侵占公司及其关联公司钱款,为他人获取公司相关网络作品版权授权过程中提供帮助。至案发,王某已从中获利达1.6亿元。
除此之外,曾任滴滴公司高级技术总监的于某,负责网络服务器的建设和运营,还可以参与服务器采购的招投标。在分别收受一家供应商797万元现金和另一家供应商一部价值70多万元的奔驰轿车后,于某不仅将招标时应该保密的技术私下透露给两家公司,以便他们调整出价,还直接动手修改其他投标公司的分数,确保两家公司能够中标。拿着收受的贿赂,于某在北京西城区花750万元买了一套房,也把自己送进了牢房。
而早在今年的1月16日,腾讯集团反舞弊调查部微信公号“阳光腾讯”也曾发布通报,称2024年,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共发现并查处触犯“腾讯高压线”案件百余起,百余人因触犯“腾讯高压线”被解聘,其中二十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另外,这则通报还公布了其2024年新增永不合作主体清单,涉及35家公司。
1月17日,网易内部也公布了“网易游戏高管贪腐”事件的后续调查通报。通报显示,过去半年,网易内部发生了5起刑事类案件,9起严重违规被辞退、永不录用案件。这些案件共涉及27名员工。同时,网易公布永不合作主体名单,新增58家公司。
构建全方位企业合规防火墙体系
可以说,内部员工贪腐案频发,也在不断挑战着各位“管理者”的底线。
据公开报道,马化腾便曾在内部讲话中怒斥,“我看完(调查结果)之后才知道,为什么我们很多业务做不起来,那当然做不起来了,这么多漏洞在被掏,(业务)不可能起得来”,“我跟你们讲,只是你们没机会看,看完之后吓死人”,“为啥年年说反贪腐,今年还这么严重呢?”
刘强东也曾在接受电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你敢贪公司1万块钱,我就宁愿花100万、花1000万去调查你。
中国企业报企业合规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主任张雪峰提出:要构建全方位企业合规防火墙体系。他表示,从食堂管理员索贿到1.4亿元奖金侵吞,这些触目惊心的互联网大厂贪腐案件,暴露出企业内部监管体系存在严重漏洞。作为法律从业者,我们认为企业应当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合规防火墙体系,从源头上遏制贪腐行为的发生。
一、制度防火墙:健全内部管控机制
1、权力制衡原则:建立严格的职责分离制度,特别是涉及资金审批、政策制定、供应商管理等关键岗位,必须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如冯某案中一人同时负责"服务商入驻审批、奖励政策制定及执行",明显违反了这一基本原则。
2、透明化操作:所有业务流程应当留下完整痕迹,建立可追溯的责任链条。资金审批、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必须多人参与,避免"一言堂"。
3、定期轮岗制度:对关键岗位人员实行强制轮岗,防止长期任职形成的利益团伙和操作惯性。
二、技术防火墙:利用科技手段强化监督
1、大数据监控:建立智能风控系统,通过算法模型实时监测异常交易模式。如检测到与冯某案类似的"短时间内多家空壳公司接收同一来源资金"的情况,系统应立即预警。
2、区块链存证:运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关键业务流程,确保数据不可篡改,为后续调查提供完整证据链。
3、虚拟货币监控:建立虚拟货币交易监测机制,对员工参与虚拟货币交易行为进行必要监督,防范通过数字货币洗钱的风险。
三、法律防火墙:完善法律责任体系
1、明确法律责任:在员工手册和劳动合同中明确贪腐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业禁入等措施。
2、强化司法协作:建立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快速联动机制,发现涉嫌犯罪线索立即移送司法机关。如字节跳动将8名涉嫌刑事犯罪员工移交司法机关的做法值得肯定。
3、跨境司法合作:针对利用境外平台洗钱等行为,建立国际司法协作机制,打破地域壁垒。
四、文化防火墙:培育企业合规文化
1、常态化教育:定期开展反腐败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员工。
2、举报激励机制:建立安全、保密的举报渠道,并对有效举报给予奖励。
3、高层示范效应:企业高管应以身作则,树立廉洁自律的榜样,如马化腾、刘强东等高管对反腐败的强硬态度。
五、行业协作防火墙:建立联合惩戒机制
1、行业黑名单共享:如腾讯、网易等企业建立的"永不合作主体清单",应在行业联盟内共享,防止违规者在不同企业间流窜。
2、背景调查机制:行业内部建立员工诚信档案,对新入职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全面背景调查。
结语:诸多案例已经证实,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需要配套的制度和文化支撑。而企业合规防火墙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制度、技术、法律、文化和行业协作多管齐下。正因为如此,企业应当投入必要资源构建全方位的防护体系,这不仅是防范风险的需要,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互联网行业健康稳健的根本。
更新时间:2025-09-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