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早”的娃聪明,还是“说话晚”的孩子智商高?答案有点意外

姐妹们,你家娃多大学会说话的?

昨天带娃在小区遛弯,又撞上那熟悉的“凡尔赛”现场。

一个不到1岁的宝宝,指着水瓶清清楚楚说“奶奶,我喝水”,旁边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我们这娃,就是嘴巧!”

周围几个妈妈瞬间沉默,有个悄悄拉我:“你说,我家娃1岁2个月还只会叫妈,是不是笨啊?” 我懂这种焦虑。

前阵子我也这样,看着别人娃能背唐诗,自家娃还在“啊啊”指东指西,夜里翻来覆去想:是不是我教得不对?娃脑子跟不上?

后来查了一堆资料才明白,娃开口早晚,根本不是“聪明与否”的判定标准。

一、 大脑是怎么“催”娃开口的?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娃会不会说话,脑子里藏着两个“关键人物”在干活。

一个叫布罗卡区,我管它叫 “小喇叭工厂”

它负责的工作特别具体:一边琢磨“该说啥”,比如饿了就想到“奶”这个词;一边指挥嘴巴、舌头动起来,把想法变成声音。

我邻居家娃11个月就能说“饭饭”“抱抱”,就是这个“布罗卡区”开工早,设备转得快。

反观我家娃,1岁时这个布罗卡区好像在摸鱼,明明眼神里写着“要玩具”,嘴巴就是挤不出词,急得直跺脚。

另一个叫韦尼克区,像个“语言仓库管理员”。

它不管说不说,只管“听懂”和“记词”。

你说“洗澡啦”,娃颠颠跑向浴室,是它在翻译;你教了“狗狗”,它就把这个词和毛茸茸、会汪汪叫的动物绑在一起存起来。

我家娃就是典型的“仓库管理员”特勤快那种。

你说“把球给妈妈”,他立马递过来;问“爸爸在哪”,转头就指沙发。

就是不说,真的急死我这个老母亲啊!

二、这俩“小家伙”怎么搭伙干活?

娃开口说话,得这俩“搭档”配合好才行。

比如你跟娃说“吃香蕉不?”

先由韦尼克区接手:“哦,是问我想不想吃那个弯弯的、黄黄的水果。”

接着它把消息传给布罗卡区:“快,说‘要’或者‘香蕉’!”

布罗卡区赶紧调动嘴巴:“要!” 这一套流程顺了,娃就会说话了。

有的娃是“小喇叭”跑在前面,先会说再慢慢懂;有的是“仓库”先堆满货,懂了一堆才慢慢往外掏。

节奏不同而已,没啥好坏。

三、说话早等于聪明?别被这想法带偏了!

我之前也犯过这错,觉得“会说的多就是脑子灵”。

后来看《儿童发育心理学》才知道,哪跟哪啊。

娃的聪明劲儿,不止看说话,还看认不认路、搭积木能不能搭稳、会不会跟你躲猫猫。这是一堆综合能力凑起来的。

书上说啊,70%-80%说话晚的娃,就是单纯“开口慢”,后面追得飞快。

我堂妹家儿子,2岁多才蹦单词,现在4岁,话多到能跟你聊奥特曼聊半小时,逻辑清楚得很。

只有那20%-30%,可能是听力、情绪出了小问题,才需要医生帮忙。

所以啊,别看见别家娃会说就慌,你家娃说不定在偷偷地储备,准备随时放大招呢。

四、想帮娃早点开口?这几招我亲测有用

不是说不用管,而是用对方法帮一把。 我这半年试了不少招,娃现在能说短句了,分享给你:

1. 让娃主动说话

他指水杯,别急着递,蹲下来问:“宝宝要什么呀?是水吗?说‘水’”。 一开始他会急哭,但多试几次,他就知道“说出来更快”。

2. 多和娃日常聊天

做饭时跟他说:“妈妈切胡萝卜啦,红红的,硬硬的,切完炒香香”; 散步时指树叶:“你看这叶子,绿绿的,风吹得沙沙响”。

别觉得傻,这些日常碎碎念都是在给“语言仓库”送原料,听多了,娃自然会说。

3. 读绘本别光念字,要引导娃说话

有的宝妈给娃读绘本时,只是念文字,我们要善于利用绘本引导娃说话。

比如,我给娃读《小熊吃饭》,会指着图问:“小熊手里拿的什么呀?勺子对不对?”

他不说话也没关系,我就自己答:“是勺子,用来吃饭的”。 慢慢他就会跟着冒词了。

小书虫妈妈育儿感悟: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很懂那种看着别家娃“妙语连珠”,自家娃“稳如泰山”的滋味!

但真别比!每个娃都有自己的节奏。

重要的是,我们稳稳当当地陪着他,多说说,多听听,给足“营养”。说不定哪天,他就给你来个语言大爆发,让你惊喜!

姐妹们,关于娃说话,有啥酸甜苦辣?来评论区聊聊,我蹲守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育儿   智商   聪明   说话   意外   答案   孩子   尼克   妈妈   仓库   嘴巴   勺子   我家   语言   凡尔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