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号,开学第一天,家有小学生,如何做好入学准备?

今天是9月1号,是全国统一的开学日。

对我来说,今天也非常特别,因为大宝正式成为了一名小学生。

早上7点多,他穿上崭新的校服,背起书包,开心地出门去学校了。

我抱着二宝,站在门口,目送他乘坐电梯。

内心也非常感慨,大宝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今天的一年级小学生,这中间只是隔了一个暑假。

但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此次,他就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开启新的人生阶段。

其实,因为前期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所以开学第一天并没有出现慌乱。

所以,今天开学第一天,感觉还是很平静和顺利的。

01 开学前,做了哪些准备?

虽然,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但感觉8月份开始,就已经在为开学做准备了。

第一件大事是分班。

8月5号收到分班通知时,大宝得知自己和最好的朋友分到一个班,他开心到跳起来。

一年级的分班,打开看结果的时候,我也是非常激动,很好奇大宝的哪些幼儿园同学跟他一个班。

特别开心,大宝跟他幼儿园最好的朋友在一个班,感觉这是最好的分班结果了。

因为有好朋友一个班,大宝对小学也充满了期待,也让作为妈妈的我,心里踏实了不少。毕竟,有熟悉的伙伴同行,能极大地缓解陌生感。

第二件大事是家访。

分班结果出来后,大宝的班主任就打电话提前约家访的时间。

8月7号傍晚,班主任老师来家访。

大宝真的挺搞笑的,老师来家访期间,他完全没有拘谨,反而兴奋得在沙发上蹦来蹦去。

还贴着我的耳朵小声提醒:“别忘了今天要打卡哦。”

老师好奇追问是什么打卡,我说是英语的打卡,已经坚持了400多天。

老师说,挺好的,可以持续坚持。

大宝在老师家访时的状态,让我看到,00后们,跟我们80后这一代,完全是不一样。我记得我自己开学第一天见到老师,还是挺拘谨的,都不好意思说话。

而大宝,完全没把老师当外人,活蹦乱跳,活跃地不行。

第三件是学前教育和家长会。

8月24号,大宝去学校参加了两个小时的学前教育,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

在学前教育期间,安排座位、自我介绍、认识新同学。

下午则是家长会,我去参加了一年级的家长会。

学校专门请了教育专家来跟家长们分享,校长介绍了学校理念,老师介绍了入学的行为准则等。

第四件是领书和包书皮。

8月30号,也就是上周六,大宝去学校领书。

回家后,我跟他一起包书皮。

我才发现,原来小学的课本有这么多!厚厚一摞,比我想象中丰富得多。

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还有体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学科。

我买了10个书皮,本来觉得太多了会用不完。

没想到还不够,赶紧下单补货,幸亏快递比较快,第二天就到了。

周六,我和大宝一起包书皮,把课本、练习册、拼音本都包好书皮。

我们还特意录了视频,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次仪式感”。

这些准备的过程,其实就是提前进入小学的预热期。

对孩子来说,这是在不断熟悉环境,对家长来说,也是提前熟悉小学生家长的角色。

02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适应期

很多父母都会担心,孩子能不能适应小学?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确实是巨大的转变。不仅仅是学习节奏的变化,更是身份与角色的转变。

在开学前,我跟大宝聊天,还录了一段视频,分享他上小学的心情。

他说:“75%是激动,15%是不高兴,10%是高兴。”

他好搞笑,每种情绪还加了百分比。

75%的激动,是要上小学了,不知道小学的午餐好不好吃,体育课有没有篮球。

15%的不高兴,是暑假要结束了,还有就是不想要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

10%的高兴,是因为跟幼儿园最好的朋友分在一个班。

在跟大宝的聊天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小学还是蛮期待的。

大宝的优势是,他有一个最好的幼儿园朋友在同一个班。

开学前的那个周末,他们几乎天天约着见面。

上周六领完书,傍晚约在小公园玩。

第二天周日,早上9点约去学校打篮球。傍晚再约小公园一起玩。

对孩子来说,有熟悉和喜欢的朋友在一个班,新的环境就不会显得那么陌生。

教育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社会支持系统”。

人在面对新环境时,如果身边有熟悉的人或信赖的支持,就会更快地适应。孩子也一样,有一个熟悉的朋友,就像多了一根定海神针。

当然,适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本来也以为,孩子几天,或者1-2个星期就能适应小学的学习。

其他家长也跟我类似,觉得孩子1-2天就能适应。

但在家长会时,专家也是心理学博士提醒我们:孩子适应新环境需要3-6个月。

也就是小学第一学期,甚至一年级一整年,孩子都是处于适应期。

课堂规则、作业习惯、同伴交往、时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跟幼儿园是不同的。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要着急,多和孩子聊聊学校发生的事,听他分享在学校的细节。

就像电影《哈利·波特》第一天去霍格沃茨的场景,不是立刻成为魔法高手,而是慢慢熟悉城堡的每一个角落,认识新朋友,找到归属感。

小学生活,也是如此。

03我也在适应“小学生妈妈”的新角色

对孩子来说,需要适用小学生的角色,对我来说,同样需要适应“小学生妈妈”的新角色。

孩子成为小学生,对父母来说同样是一次身份的转变。

幼儿园的妈妈,和小学生的妈妈,需要做的事情,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是开学前的准备。

和幼儿园相比,小学需要准备的物品更多:文具、美术用品、餐垫、写字硬板垫子、科目分类袋……

老师在群里发了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我和老公,对着清单,一个个下单。

核对了好几遍,生怕忘记买了什么东西。

在老家的时候,就买好了物品,回上海时,拆箱整理开学用品。

真的,光是核对购物清单、下单购买,分门别类整理,就像一场大工程。

其次是信息量庞大。

8月5号分班后,老师就建了班级群。

班级群里,经常会有新通知。

比如什么时候去学校,开学前的准备、需要购买的物品、每周的课程表等,都需要第一时间关注。

还有提前订午餐,每周都要提前预定,要是忘记了,孩子就没有午餐吃了。

作为家长,还没开学,已经觉得有好多事情要做。

我不得不感慨,一年级班主任真的太辛苦了,还没开学,就已经做了这么多事情。

难怪,老师们开学前,也会有焦虑期。

最后是心理上的适应。

以前是“幼儿园家长”,更多是照顾孩子的生活。

而现在是“小学家长”,需要开始关注学习习惯、心理建设、学习辅导等。

对我来说,这不仅是陪孩子成长,更是学习如何当一名小学生的妈妈。

所以说,孩子的每一次成长,也是家长的一次“进阶”。

开学第一天,不只是孩子的新起点,也是家长的新起点。

04 写在最后

从今天起,我们家也有了一名小学生。

大宝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样子,让我感受到开学第一天的仪式感。、

上了小学,感觉孩子一下子就长大了。

在幼儿园,还是“小朋友”的称呼,到了小学,就是“学生”的称呼了。

称呼的升级,也代表着,身份角色的升级。

对我来说,我也要适应小学生家长的角色。

9月1日,不只是开学的日子,也是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

当然,忙碌的暑假终于结束了,内心还是很开心的。

神兽归笼,老母亲们,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

你家的孩子今天开学是几年级呢?也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孩子开学,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育儿   小学生   孩子   小学   幼儿园   家长   书皮   老师   家访   学校   熟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