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多吃点碳水,就能快速入睡?——熊猫斩谣(2025年11月3日)

谣言:睡前多吃点碳水,就能快速入睡?

真相:这种说法过于片面。

碳水化合物对睡眠的影响比较复杂,并不是所有碳水都能让人睡得更好。

高血糖指数碳水(如白面包、甜点、精制糖类等)进入人体后会使血糖迅速上升,随后胰岛素大量分泌导致血糖快速下降,这种血糖波动可能引发焦虑、饥饿感,影响睡眠稳定性,导致深度睡眠减少、夜间醒来次数增加,尤其对代谢异常或糖尿病前期人群影响更明显。

低血糖指数碳水(如燕麦、全谷物、糙米)消化吸收缓慢,能维持稳定血糖水平,避免夜间因低血糖或胰岛素波动被唤醒,有助于延长深度睡眠,提升睡眠质量。

总之,睡前适量摄入优质碳水可能对部分人有助眠作用,但需注意食物选择和摄入量。若长期失眠,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来源:科学辟谣)

“流感疫苗打一次管三年”?

真相:这种说法并不靠谱。《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提到,为保证接种人群获得最大程度的保护,即使流感疫苗组分与前一季节完全相同,鉴于大多数接种者上一次接种产生的抗体滴度已显著下降,因此不管前一季节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仍建议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

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是必要的,流感病毒变异频繁,且接种疫苗后的免疫保护效果会随时间减弱,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才能确保个人和群体防护,减少全人群传播。(来源:“福建辟谣”微信公众号、福建省互联网辟谣平台)

北京警方通报4起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详情:今年以来,北京警方按照公安部“净网—2025”专项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谣言突出违法犯罪,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有效净化网络空间环境。现将4起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2025年3月9日,晁某(男,34岁)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编造内容“为救小女孩被撞”的谣言信息,称“3月7日21时30分,在通州区某小区附近,为救一名独自在路口玩耍的八岁小女孩,被车撞到胸部,女孩家属到医院给了钱就走了”,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晁某被通州公安分局依法行政处罚。

2025年4月13日,宋某某(女,59岁)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在某短视频平台编造“北京大风天气,门头沟广告牌被刮倒砸死一人”的谣言信息,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宋某某被门头沟公安分局依法行政处罚。

2025年6月18日,王某某(女,38岁)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通过某社交平台编造内容为“某网络公司开启大规模裁员”的谣言信息,该谣言信息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内传播扩散,误导大量网民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王某某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行政处罚。

2025年9月至10月间,沈某某(男,38岁)因对自己所在单位工作安排不满,为发泄情绪,在某新能源汽车销售直播间内,多次进行辱骂谩骂,编造发布“十几辆车一起炸”等谣言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目前,沈某某已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来源:“首都网警”微信公众号)

来源: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养生   熊猫   快速   谣言   流感疫苗   血糖   门头沟   睡眠   平台   信息   来源   行政处罚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