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看着大授衔名单,突然问:“军中吕布”为什么不在名单上?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这…“军中吕布”怎么不在上面?

1955年授衔仪式前夕,毛主席亲自审阅完授衔名单后,满脸都是震惊的问向周围众人。

虽然此刻国内猛将数不胜数,但毛主席心中依旧牢记着几个名字。

“军中吕布”就是其一,他的光荣事迹给主席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没能在授衔名单上看见他的名字,主席自然万分惊讶。

此刻听着主席说出这个熟悉的名字,罗荣恒犹豫一番只能缓缓开口,道出事情的真相。

那么,这“军中吕布”究竟是何人?竟能够让主席记忆犹深!而他又为什么没能被授予军衔呢?

成为当代吕布

这位被毛主席称为“军中吕布”的男人名为吕俊生,1907年出生在河北邢台的一处偏远山村。

衣不裹体,食不饱腹……贫困席卷了吕俊生的整个童年。

但是,与生俱来的身体天赋却让吕俊生不像同村孩子一样瘦骨嶙峋。

他反而长得身体宽阔,上半身虎背熊腰,双臂力大如牛,这也就是后来日子里被称为军中吕布的根本性原因。

吕俊生凭借与生俱来的那股子力气,小小年纪就出去帮人打工,完全可以当成一个成年人来用。

在之后的时光里,吕俊生做过长工,当过学徒,赚来的那点薪资全然只是为了满足食欲。

别人一顿吃三四个馒头,吕俊生能吃八个,有了营养的支持,他的身体快速的生长了起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吕俊生怀着满胸抱负加入到了当地的八路军部队中。

此刻他的身高已经高达一米九几,在那个平均身高不足一米七的年代堪称是个小巨人。

不止如此,吕俊生还有着一股天生神力,精力也极其充沛,完全不知疲倦。

因此,刚一参军就使吕俊生成为军中的名牌人物,每次战斗开始他都勇猛的冲在最前面,所向披靡。

这让部队里所有人都喜欢这个勇猛的小伙子,对他充满了信赖。

不过,在那个枪支泛滥的年代,拥有一副出色的身体,吕俊生大多时候都是有力使不出。

但是,白刃战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几年后八路军的一次战斗,彻底给吕俊生打出了名气。

1938年,吕俊生在跟随八路军129师转战山东时,突然遭到了埋伏。

在一阵激烈的枪械战后,八路军仍然没有突围,逐渐开始弹尽粮绝,陷入颓势之中。

就在这个时刻,129师决定赌上那么一把,全军上了刺刀,准备和日军来一场白刃战。

在这次战斗中,吕俊生高大的体格和出色的精力让他所向披靡,浑身散发的气势将大都不足一米六的日军吓得一愣。

在他的带头冲锋下,八路军战士们士气大振,冲喊着向敌军杀去,将日军打的节节败退。

在短暂的白刃战过后,日军很快溃败,而战后当八路军开始统计战果的时,却惊奇的发现。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吕俊生竟然单人斩杀了27名敌军,这个辉煌的战绩让军中众人都戏称他为“当代吕布”,吕俊生的名气彻底打了出去。

功绩卓越,落选原因

如果仅凭在白刃战中的勇猛,吕俊生这个名字或许会出现在毛主席耳中。

但这还并不足以让他授予军衔,国内的诸位将领一直都是有勇有谋的。

然而,吕俊生虽然以勇猛著称,却粗中有细,遇事冷静谨慎。

1940年,百团大战爆发后,吕俊生多次带领部队突击日军的据点,每一次都能够大胜而归。

有时甚至还能剿灭日军百余人的据点,但己方却经常仅仅战死数人。

这些全都归功于吕俊生那出色的战斗智商,他非常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声东击西,有过多次以少胜多的战绩。

而他本人也经常冲锋在前,危险的任务往往是由自己带头上,激励了无数士兵。

有次,在吕俊生部队突击敌军碉堡时,他甚至能够趁着爆炸产生的烟雾,猛然冲进碉堡,靠着蛮力硬生生的将敌人拽了出来。

无论是那出色的蛮力,优秀的战斗技巧还是那份智谋,吕俊生都无愧于当代吕布之称。

在太行山游击战中,吕俊生多次率队参加反扫荡战斗,凭借极其擅长战斗的优势,多次亲力亲为,冒着生命危险参加突击敌军碉堡的人物。

滚烫的子弹沿着他的肩膀擦过,吕俊生全然无惧,依旧冲锋在前。

他的面庞,早已成为日军的噩梦,每每拼起刺刀,敌人总是闻风而逃。

最后,抗日战争结束了,解放战争胜利了,作为一名战士,吕俊生绝对是极其出色的。

他曾八次荣获一等功,数次被评为战斗英雄,在军中拥有着很高的声望。

然而,就是这样荣誉加身的吕俊生,最后又为什么没能够被授予军衔呢?

听了罗荣恒的解释,毛主席目光微愣,似乎有些惋惜,但又带着一丝钦佩。

原来,最后阻止吕俊生获得军衔的,还是因为他自己。

原本凭借出色战绩,他在授衔仪式中取得一个营级干部完全是绰绰有余的,甚至少将级都有可能。

但是,早在战争胜利后,吕俊生就因伤退役,回到家乡务农,低调生活。

虽然在授衔前夕,也有不少老战友来找过他,邀请他回京参与授衔仪式,取得应有的功绩。

但吕俊生却一口回绝了,在他心中,既然抗战已经胜利,那自己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

眼下他只想待在家乡务农,积极参与农村建设,平平淡淡的过完下半生。

最后,在吕俊生的固执下,战友明知劝不动,只好摇头离去,还他一个清净。

结语

回顾吕俊生的一生,虽没有吕布名气,但有着吕布的勇猛。

他能够在功成名就后解甲归田,不求一丝回报,实属世间罕见。

在当今世界,或许许多人并不认识他,但人们却应该认识他。

即使他的名字没有留在授衔仪式上,却也应该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参考资料

吕俊生:革命意志永远旺盛的人.山西晚报

吕俊生的三个绰号. 人民政协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军中   抗日战争   白刃战   碉堡   军衔   敌军   勇猛   日军   仪式   出色   名单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