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中国业务,似乎已经成了美国餐饮企业的宿命。继星巴克之后,国际知名汉堡连锁品牌“汉堡王”的中国业务出售也有了新进展。
日前,在汉堡王品牌母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RBI集团”)的业绩会上,首席执行官乔什·科布扎(Josh Kobza)透露,9月,他与CFO Sami Siddiqui、国际业务总裁Thiago Santelmo到过上海,会见了几位潜在合作伙伴。
科布扎表示,会谈中感受到对方对品牌的浓厚兴趣,且在业务愿景上高度契合,为重振中国市场带来清晰路径。不过,他未透露具体谈判方名称。
这意味着,汉堡王在为中国业务引入新东家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资料显示,汉堡王1954年创立于美国迈阿密。1957年一炮打响的旗舰产品“皇堡”改变了汉堡王的命运,并继而成为广受欢迎的明星产品,每年在全世界的销量超过2.1亿个。其“火烤”秘技也成为区别竞品的核心竞争力。
汉堡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则是在2005年,在最初的7年里,它只开了52家门店。但2012年,土耳其TFI集团获得独家授权,开始负责汉堡王中国的特许经营业务。
此后,汉堡王进入高速发展期,以平均每2天开出一家餐厅的速度,进行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并在短短的6年间开出了900多家门店。
不过,在中国市场高歌猛进过后,挑战也随之而来。近年,随着本土西式快餐品牌如华莱士、塔斯汀的迅猛崛起,以及麦当劳、肯德基持续深入的本土化创新,汉堡王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已日趋激烈。
其标志性的“火烤”风味虽塑造了独特的品牌辨识度,但在营销声势与产品迭代速度上,相较于对手似乎稍显迟缓,使其在争夺年轻消费者时面临压力。
与此同时,当前消费者愈发精打细算,对“性价比”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的大环境下,汉堡王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增长遭遇了瓶颈。
今年2月的财报会议上,RBI集团高管曾谈及汉堡王中国的表现。CFO Sami Siddiqui表示,2024年,RBI集团的餐厅整体数量增长了3.4%,但是汉堡王中国餐厅数量减少了约100个基点。Sami同时透露,汉堡王中国餐厅的单店平均销售收入较低。

另据RBI集团的年度报告,在RBI集团的国际市场中,2024年,汉堡王中国的收入排名第八,汉堡王中国的系统销售额约7亿美元,单店平均年销售额约为40万美元。
对比其他市场,汉堡王中国的单店收入较低,汉堡王法国单店平均年销售额约380万美元,汉堡王韩国则是120万美元。相当于汉堡王中国单店收入仅为法国1/10。
门店数量上,截至目前,汉堡王在中国的门店总数约1300家。而2023年年底时,这一数字还是1587家,2024年年底时为1474家。意味着,汉堡王中国近两年门店数量一直在负增长。
截然不同的是,同品类的不少品牌都在加速扩张。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3日,在炸鸡汉堡品牌里,门店数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华莱士、肯德基、塔斯汀、正新鸡排、麦当劳、临榆炸鸡腿、享哆味汉堡炸鸡、德克士、叫了只炸鸡、叫了个炸鸡。
门店数依次为19648家、12119家、10442家、9934家、7986家、3753家、3175家、2466家、2450家和1741家。对比来看,汉堡王中国的门店数只排在了第12位。

或许是因为市场表现不够理想,尽管TFI集团原本持有的汉堡王中国特许经营权要到2032年才到期,但是RBI集团仍决定提前结束合作。今年2月,RBI集团宣布,以1.58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TFI集团及手中持有的汉堡王中国的所有股权。
为扭转颓势,随后,RBI集团又开始物色新的本地合作伙伴来投资和运营汉堡王中国业务,并持续加速汉堡王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引入四位在中国餐饮界深耕多年的高管加入核心管理团队。
比如,任命陈玟瑞出任汉堡王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供应链官,他曾任百胜中国首席供应链官;任命薛冰担任汉堡王中国首席变革官,他曾是麦当劳中国的新增长营销副总裁。

汉堡王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供应链官陈玟瑞
按照最新的财报数据,改革有所成效。2025年第三季度,汉堡王中国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0.5%,系统销售额(即直营与加盟店销售总额)也持续环比提升,实现折合约12.24亿元人民币。
科布扎在业绩会上说:“在中国,汉堡王取得了显著进展,业绩再次超出预期。第三季度增长势头强劲,单店经济效益也环比提升。”
他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市场营销的升级,以及新品的上市、外卖业务的增长等。在新的本地管理团队的领导下,汉堡王有望通过持续优化运营,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接下来,汉堡王若想在中国市场实现更大突破,新的“操盘手”的选择至关重要。彭博社在10月28日曾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私募股权公司红杉资本、源峰基金正在参与竞购汉堡王中国业务的主要股权。但相关信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此番RBI集团高层亲赴上海洽谈,无疑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汉堡王正积极为其中国业务寻找全新的出路。这个在全球久负盛名的品牌,能否在中国市场书写新的篇章,关键一步,就系于即将浮出水面的“新东家”身上。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