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你经常吃的益生菌,可能坐火箭去过外太空“旅游”……

维珍银河创始人布兰森乘自家太空船“团结号”冲上云霄,蓝源创始人贝佐斯在亚轨道空间举起香槟——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遥不可及的“太空旅游”,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如今,太空旅游渐渐成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不少人既好奇又向往,却因种种原因难以亲身体验。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太空并非那么遥远:生活里不少常见的东西,其实都“去过太空”。比如日常吃的益生菌,就有可能曾搭乘火箭,完成过一趟专属的“太空之旅”。今天就来说说这个本土菌出生的副干酪乳杆菌LPB27的神奇之旅。


从宝宝肠道到实验室:LPB27本土菌的“身世”


副干酪乳杆菌LPB27的诞生,源于一场对中国肠道健康的深度探索。我国益生菌行业其实起步较晚,产业核心技术一直以来严重依赖于国外,市面上益生菌终端产品所用的菌株85%以上源于国外。


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和代谢水平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域的人群在肠道微生物组成有着明显区别。所以近些年来,国内很多企业开始在研发本土益生菌上发力,寻找更适合中国人肠道的菌株。比如汤臣倍健营养健康研究院与四川大学的科研团队,就花费了整整七年时间,从健康中国宝宝的肠道提取出LPB27这株“土生土长”的菌株。


在实验室中,它经过了胃酸、胆盐等重重考验,并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验证了其潜力,最终被赋予了“肠道基底菌”的称号。这意味着它具备良好的肠道定植能力,能像“钉子户”一样牢牢驻扎在肠道中,发挥长效作用。


也正因为LPB27的优异性能,它不仅获得了5国专利,还登上了科学界的权威杂志《Nature》增刊,成为益生菌界唯一被报道的菌株。


即使已经如此优秀,LPB27还不止步于此,它要开始“上天”了……


太空育种:一场“一票难求”的极限挑战


如果说实验室是LPB27的“幼儿园”,那么太空就是它的“修炼场”。2024年9月27日,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指导下,LPB27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与实践十九号卫星一同升空,进入了预定轨道,开始了为期13.5天的太空之旅。


航天育种是一项资源稀缺的技术,只有极少数生物材料能获得这张“太空门票”。在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的极端环境下,菌株的遗传物质可能发生变异,科研人员正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其潜在的性能提升。


令人惊喜的是,LPB27不仅成功适应了太空环境,返回地球后还在实验室中顺利复苏。更引人注目的是,它在这场旅程中“繁衍”了约1.6亿个克隆子,仿佛带着太空赋予的“超能力”回到了地球。


筛选与进化:耐热耐酸的“超级菌”雏形


从1.6亿个克隆子中筛选出性能优异的个体,如同大海捞针。研发人员通过精密检测,最终锁定了多个潜力菌株,其中克隆子H0004的表现尤为突出。


在极端耐热测试中,它的存活率达到原始菌株的210%;在模拟胃液的强酸环境中,耐酸存活率更是提升至原始菌株的372%。


这些数据意味着,经过太空环境的洗礼,LPB27的后代可能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力,尤其是在应对人体胃酸和消化液挑战时,有望更高效地抵达肠道并发挥健康作用。


LPB27的“航天育种”试验不仅是益生菌界的一次创新,也为未来微生物科学的应用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经过“太空修炼”的菌株将成为健康领域的生力军,而LPB27正是这条路上的先行者。


当然,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我们相信,未来能步入太空的将不只是LPB27这样的样本,人类自身也将成为下一批飞向星海的旅客。#汤臣倍健# #益生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养生   火箭   知识   旅游   菌株   太空   肠道   中国   环境   健康   微生物   干酪   本土   耐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