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这事怪不了任何人,577万老人换谁也顶不住

引言

提起上海不少人想起的都是国际范儿,快节奏,可这座看似“永葆青春”的城市,早已经变了一个样子。

甚至大批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这是怎么回事?

上海也有老龄化危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座我们眼中繁华,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也在发生改变。

不是简单的城市更新,而是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而且速度远超许多人的预期。

最新的数据显示,上海户籍居民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577万,这意味着在上海街头,每三个人擦肩而过,可能就有一位是老年朋友。

这个数字放到全国看也是很高的了,远远超过了其他一线城市。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不仅是老年人数量的总量大,高年龄段的老人也在迅速增加。

比如80岁以上的老人,上海现在有86万人,这个数字在全国是最高的,如果和深圳比起来,上海8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差不多是深圳的17倍。

长寿是好事,但也意味着社会需要为这庞大的老年群体提供更多服务,而且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老龄化严重,上海的新生儿数量却在持续走低。

2025年上海户籍人口出生率仅为5.2%,不仅如此青壮年劳动人口的占比也是明显缩水。甚至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这里,转头去到其他国家。

年轻人为什么离开

很多人可能都会纳闷,上海作为中国甚至世界叫得上号的大都市,优秀人才都往这来,怎么会面临这么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甚至年轻人都不愿意来了呢?其实原因不少,而且也比较现实。

第一个原因就是上海一直在推行产业结构调整,上海过去的经济支柱里,制造业,批发零售和房地产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有些行业甚至占到外来就业人口的六成以上。

但近些年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内陆转移,这些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很多人一时难以在上海找到合适的转岗机会,只能选择离开。

有一些可能没离开的想要自己创业,但是内卷的厉害,压力也不小,试探过后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离开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生活成本太高,基本生活开销都成了年轻人难以承受的重负,有些打工人发现在上海赚得多花的更多,甚至不如回老家宅在家更合适。

2024年全球生活成本排名,上海甚至进入前30,社交媒体上都有了新赛道,专门做一些看着好看其实没啥营养的菜,打趣说卖给沪爷。

看起来挺有趣的,其实也能看的出来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高昂的生活成本下,一些务工人员更不愿意在上海扎根,毕竟赚得多花得多,那钱到手里又有什么意义?

外来务工人员苦,不意味着老上海人就好过,虽然不少人手里都握着老一辈留下的家底,但在房价水涨船高的大城市里,想要过得好也不容易。

有些家境没那么丰富的上海年轻人,甚至选择卖掉房子,带着钱去二线新一线城市生活。

而这就要说到第三个原因了,那就是周边城市群的崛起也影响了这群年轻人。

不像北京周边有环首都贫困带的说法,上海周边环绕着长三角地区最富庶的城市群。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等二线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企业多,就业机会多,成本更低,也更吸引人,既然都是生活,那何必选择压力更大的上海,去其他城市反而更舒坦了。

上海也在积极改变

实际上面对这样的问题,上海也在改变。

早在2005年,上海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养老服务格局,居家为主,社区和机构作为辅助,这套模式后来也成了很多城市学习借鉴的榜样。

除了这些还在尝试一些创新的养老模式,比如之前推出的趸租政策,这个政策鼓励60到75岁的活力老人,把自己在市中心的老房子交给国企出租,自己搬到郊区环境更好,带有电梯的新建商品房居住。

这样的安排既解决了市中心老旧房屋的居住问题,也为上班族提供了更靠近市区的租赁房源,同时还能盘活郊区新房的存量。

老龄化也不是只有坏处,上海老年人退休金高,老人家们也有很强的消费能力,这就催生了蓬勃发展的银发经济。

除了基本生活开支,他们在文娱,时尚,保健和电子产品上的消费也很丰富,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上海也积极建设,努力让大家多赢。

其实当上海的老龄化成为焦点的时候,不妨把目光转向同为一线城市的深圳,看看这座城市是怎么保持年轻活力的。

其实深圳和上海的对比很鲜明,它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外来人口持续增长。

而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个城市有独特的产业结构,一直在持续吸纳年轻的人才和劳动力。

而且城市的人口管理也很实际,也就是来的人多,留下的少,他们的经验,其实相当值得上海借鉴。

比如说政府补贴创业,减少创业人员的压力,给年轻人才优惠,重点解决住房之类的大头支出等等。

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实现老有所养,更让年轻人实现青有所为,这样让城市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蓬勃了。

结语

上海的老人多,年轻人逐渐“外出”的情况其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用过于担心,但是也不能不管不顾,眼下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激发城市活力,依旧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关键。

但是怎么做做什么还要结合实际,这个想必当地政府可能更有经验,而依旧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们,更是不用过于焦虑,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信源

政务:马洪基金会 2025-03-05深圳基层观察系列之五:老有颐养,共筑幸福晚年

中国经济周刊 2016-03-15 上海外来常住人口首负增长 15万人为何逃离大上海?

#夏日旅行攻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财经   上海   年轻人   老人   城市   深圳   老年人   人口   年轻   成本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