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蔡一碟|马拉松“撤退潮”,是好事还是坏事?

文|蔡矜宜

这个十月,有多少路跑达人的“秋天第一场马拉松”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每年10月至12月,是马拉松赛事的黄金季节。一个周末,全国大大小小几十场马拉松赛事同时鸣枪开跑,在过去两年已成为常态。如今十月刚过半,一场突如其来的马拉松“大撤退”,杀了不少摩拳擦掌多时的跑友一个措手不及。

据统计,进入10月以来,全国各地36+场马拉松“紧急刹车”,突然官宣取消或调整,其中以区县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居多。湖南的沅陵半程马拉松、新宁崀山半程马拉松以及张家界马拉松等,也相继宣布取消。不少人惋惜“跑马热情被浇灭”,但细究背后的逻辑会发现,这场马拉松“大撤退”不是“断供”,而是给盲目扩张的行业按下“校准键”。

这两年的马拉松热,始于疫情之后,一时间,五花八门的马拉松遍地开花。2024年,全国范围内共举办路跑赛事749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330场,总赛事规模达704.86万人次。2025年仅第一季度,全国已举办的中国田协认证赛事就超百场。

这其中,一些头部赛事引流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无论是报名人数还是拉动消费能力都节节攀高。如2024年长沙马拉松就吸引了15万人报名,3万名参赛选手中有70%来自外省,最终赛事带来综合经济影响力近8亿元。

但随着“县城马拉松”越办越多,“办马拉松=有活力”的误区,让不少区县陷入“跟风内卷”:有的财政紧张却斥巨资办赛,赛后留下空荡荡的补给物资和高额债务;有的忽略城市交通承载力,封路半天导致市民就医、通勤受阻,反而引发不满。

很快,在这场看似热闹的“跟风潮”下,马拉松乱象也随之暴露出来。业内专家指出,马拉松并非引流“神药”,部分地区缺乏科学办赛理念,盲目跟风办赛,可能造成公共资源被占用、财政资金浪费等问题。

至于跑圈担忧的“供给失衡”,更像是短期阵痛而非长期困境。打开“湖南跑马一姐”黄菲的朋友圈,10月12日刚更新的一条就写着:“打卡湖北天门马拉松,一周两马!”黄菲说,这波赛事取消,对于像她这样“严选”赛事品质的专业跑者而言,影响并不大。“更多可能对一部分‘跟着赛事去旅游’的跑步爱好者影响明显一点,但对于整个跑马领域长期的发展,应该还是利大于弊的。”

于行业而言,淘汰低质赛事也是过滤“泡沫”,倒逼“质量升级”的契机。“其实是在预料之内的事,近年来马拉松赛事的数量的确已经超出了正常峰值。”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波“大清理”源自即将出台的马拉松新规,其中明确了“高债务地区不办赛”“县区级C类赛事停办”等门槛,可以看出这并非“一刀切”,而是划定了“安全红线”。

马拉松的核心是健康、快乐、向上。这场“大撤退”不是终点,而是行业从“数量狂欢”转向“质量深耕”的起点。当跑者能在安全、专业的赛道上享受奔跑,这样的马拉松行业,才能真正跑得稳、走得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体育   马拉松   坏事   好事   赛事   行业   湖南   新宁   全国   债务   区县   中国   天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