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天河水
意志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毅力是坚强持久的意志。我们知道,办好一件事情,仅有想法和行动,没有意志和毅力只会半途而废,是不可能圆满完成的。学习和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缺乏意志和毅力,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效率和结果。
有意志和毅力的人,遇到困难和问题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和矛盾心理,不会选择逃避和退却;能够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即使有灰心和失落的情绪,也能够及时调整心态。所以,意志和毅力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人在意志和毅力方面存在差异,且个体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与家庭条件、生活环境和后天教育等因素有关。人的意志和毅力不是与家庭条件、生活环境成正比的。优越的条件和环境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可能会使人形成满足感,滋生惰性,腐蚀意志。在缺乏正当教育的情况下,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越优越,意志和毅力就会越欠缺。意志和毅力越欠缺,遇到困难时就更容易出现负面情绪,产生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可能增加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的风险。
艰苦的环境和条件虽使人难以获得物质满足,却能逼迫人奋斗、激发人追求,进而锻炼意志、造就毅力。特困家庭的孩子遇到困难往往没有退路,必须亲自面对、独自承受,长期的磨练有助于他们养成坚强的意志和毅力。那些带着亲人上学、操持家务的少年儿童,往往有着超常的意志和毅力,以及超常的生存和适应能力。他们拥有战胜困难的经验和能力,因此较少出现消极情绪,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的概率也相对较低。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们都必须具备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行动。
人的意志和毅力可以通过教育和锻炼来培养和塑造,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在客观经历中形成的。经常遇到困难的人,会对困难有更充分的认识,面对困难时不易手足无措;经常遭遇失败的人,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正因为经历的困难和失败较多,他们不仅积累了处置经验,还养成了应对习惯,因此在遭遇困难和失败时,往往能主动、勇敢地迎接挑战,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
二是在环境熏陶中形成的。通过耳闻目睹,了解困难群体的生活情况、遭遇磨难的经历以及应对磨难的办法,我们会产生感想与体会,受到他们的感化和影响,这对意志和毅力的形成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是在主观锻炼中形成的。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我们直接遭遇困难和问题的机会逐渐减少。仅依靠经历和熏陶来强化意志和毅力,难以满足成长和生活的需求,因此还需要通过实践和锻炼活动主动培养。
长时间、重复性的劳动和文体活动,能够帮助我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锻炼耐心、耐力以及意志和毅力。在合理范围内,意志锻炼的效果与锻炼时间、活动难度及强度成正比。开展锻炼要有明确目标,不能盲目进行,也不宜随意改变既定任务。只有持续锻炼,才能养成持之以恒的态度、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习惯,从而有效培养意志和毅力。
我们开展意志和毅力锻炼时,不要刻意选择感兴趣的活动,防止因持续锻炼而沉迷上瘾,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习;要定期更换活动项目,避免锻炼时间过长使人形成程序化思维,对智能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同时,锻炼的难度、强度和时间要逐步提高,需要与自身年龄、体质相适应,并充分考虑活动环境、气候等客观因素。
思考与实践
1、中国革命的成功,与革命者的坚强意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仰,在严刑拷打面前不屈不挠,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展现出了超人的意志。意志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撑。学习本课后,你认为意志和毅力对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有什么意义?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怎么形成的?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打算怎样面对和应对?请在适当的场合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2、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带着疯娘上学的刘秀祥》,回答问题:刘秀祥的童年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度过难关的?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3、欣赏励志歌曲《爱拼才会赢》,感受歌曲的音乐旋律,理解歌词的内容和含义。当别人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我们除了给予关心和帮助,还可以进行开导和劝慰。你打算怎样对他人进行开导和劝慰?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