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钱学森先生致敬|信 真

今天,向钱学森先生致敬

作者//信 真


风掠过发射场的晨光时,我总想起十六年前那个日子——我们送别了一位让中国航天“站起来”的人。他叫钱学森,是写在教科书里的名字,更是藏在每一次火箭升空火焰里的初心。


还记得他的“五年归国路”吗?放弃麻省理工的优渥,顶着重重封锁,行李箱里装的不是私产,是密密麻麻的航天手稿。别人问他为何执意回来,他只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后来的“十年两弹成”,戈壁滩的风沙吹裂了帐篷,却吹不散他和同事们的执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起时,他站在人群里,眼里亮得像有星子——那是中国航天的第一束光。


他总说“航天是万人的事业”,所以直到晚年,每一位从太空凯旋的中国航天员,都会专程向他“报到”。杨利伟从神舟五号下来,第一时间去见他;后来的航天员们也一样,像后辈向先贤交卷,像孩子向父亲报喜。他听着那些太空故事,笑着说:“好,好,我们的人,终于上太空了。”


如今十六年过去,神舟已经飞到了二十一号。发射塔架更高了,火箭推力更强了,可那份“为国铸梦”的精神,始终没变。一代代航天人踩着他铺就的路往前跑,从“两弹一星”到空间站建成,从月球探测到火星探索,每一步都藏着他当年的期盼。


今天,我们纪念钱学森,不只是记得一个名字。是记得他“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的骨气,是记得他“把一切献给祖国”的赤诚,更是记得:总有一种精神,能穿越时光,照亮前路。


你看,神舟二十一号的火箭正蓄势待发,那升空的火焰里,分明有他的目光。他一定看得见——看得见我们的飞船在太空遨游,看得见我们的国旗在空间站飘扬,看得见中国航天,正朝着他当年憧憬的方向,一步步走向更远的星辰大海。


这接续的奋斗,就是对他最好的告慰;这不变的初心,就是对他最深的致敬。今天,我们再道一声:钱老,您放心,您的航天梦,我们正接着圆。


【作者简介】信真,1953年生。1973年入伍。历任北京军区党委秘书、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区政治部秘书长,某甲种师政委,石家庄警备区政委。从部队退休后,放弃京城优越生活,回乡创业十年,组织退役军人、军烈属、困难户成立了天津龙鑫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了有机生态果园,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2024年,被评为北京军休榜样。爱好文学写作,有多部(篇)作品出版、发表,并多次获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科技   钱学森   中国   神舟   两弹   初心   航天员   航天   太空   政委   火箭   优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