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致癌是真的吗?哈佛大学调查11万人长达36年,结论终于出来了

家住上海的李阿姨,今年刚满56岁。她几乎每隔两个月就要去一次理发店,早早把白发染黑。她说:“头发一黑,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然而不久前,邻居突然和她说,“你知不知道,染发剂有致癌风险?”李阿姨一下害怕起来,晚上躺在床上反复琢磨:“我染了这么多年,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其实,这个疑惑并非少数人的焦虑,身边总有人说染发会伤身体,甚至提高癌症风险。

那么,染发真会致癌吗?最新的哈佛大学权威研究给出了答案,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本文将带你理清科学真相,同时告诉你,如何更健康地“扮靓人生”。

染发真的致癌?有证据吗?

染发剂,包括常见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数十年来一直处于安全性争议的风口浪尖。

有观点认为,染发剂中的化学成分可能通过头皮吸收,进而诱发癌变。在上世纪70-80年代,部分染发原料曾被列入“可能致癌物”,让不少人心里打起了鼓。

但事实到底如何?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历时36年(1976-2012年)、跟踪了 109,000名女性,考察她们染发习惯与肿瘤发病相关性。结果显示:

整体癌症风险:使用染发剂者与不使用者相比,整体癌症发生率无显著上升

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发病率:两组女性间,数据无显著差异

少数特定癌症(如霍奇金淋巴瘤)与“高频染发”有关,但相关性不高,仅在极小人群中看到了统计学意义。

权威中国疾控中心和《柳叶刀·肿瘤》2022年文献同样指出:“市售染发剂在按规使用、不过频的前提下,整体安全风险可控,对正常成年人几乎不会明显增加肿瘤负担。”

也就是说,日常染发行为被绝大多数权威证据“正名”,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恐怖。但这事真的就“高枕无忧”了吗?

染发习惯不同,结果也大有差别

科学家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危风险主要出现在“高频染发、高含苯胺化学染剂、头皮有伤口”这三类人群。

研究提示:每年染发≥6次、或连续染发超过15年、尤其使用深色或黑色染发剂者,部分淋巴系统肿瘤风险上升(但提升幅度仅2.1%~4.3%)。

头皮健康差、有皮炎、溃疡、破损者,染后刺激性反应、皮肤炎、过敏等风险较普通人高出1.5-2倍

部分染发剂如对苯二胺成分,过量暴露可诱发慢性接触性皮炎,极少数人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导致更严重后果。

回到现实,大多数中老年人,每年染发1-5次,选择正规产品、养护头皮,癌症风险很小

但那些觉得“染得越勤越年轻”的朋友,真的要开始注意了,尤其是第三条:头皮没恢复千万别染,也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视的细节。

做对了,染发也可以很安全

既然“安全关键在于做法”,专家总结出一套靠谱守则,让染发不再焦虑:

选择国家认证、正规厂牌染发剂,避免“三无产品”或网络低价非标品;降低染发频次,建议间隔2-3个月一次,减少累计暴露量;染发前后检查头皮是否有破损/发炎,有问题一定推迟安排;染发时佩戴一次性手套、恰当通风,减少吸入和直接接触;染发后彻底清洗头发及头皮残留,防止化学物质长期附着。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报告》国家癌症中心

《皮肤科常用染发剂安全性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分会

《成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指南》国家卫健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时尚   哈佛大学   结论   染发剂   头皮   风险   癌症   肿瘤   权威   头发   永久性   相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