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管奔几了,都要看看杨澜这6句话

上野千鹤子曾说:

“女性如果精神贫瘠,执着于被爱,过于渴望被认可,那无论她享有各种能力与资源,都很难救她于现实的困境。”


可见,成为真实的自己,才是女人生活的底气。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杨澜都能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做出取舍,不被别人影响,也不受世俗约束。


读懂杨澜这6句话,做一个敢于掌控自己命运的大女主。



 01 



电影《少林足球》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但梦想不是痴心妄想的白日梦,而是敢想敢做的孤勇和百折不挠的坚韧。


为了见识更大的世界,25岁的杨澜从央视辞职,孤注一掷地出国留学深造;


为了开启创业之路,30岁的她再次从凤凰卫视辞职,义无反顾地踏上追梦之旅。


就像美国行为学家J·吉格勒说的:

“目标决定你能走多远。”


正因为心中有着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杨澜并不留恋过往,也不会辜负当下。


她无惧流言和偏见,不断跳出舒适圈,升级打怪,积极地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她采访过全球近千位名人政要,足迹遍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步一步地靠近自己“看世界,走四方”的梦想。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只有脚踏实地地不断自我突破,才能把梦想之路延伸得更远。




 02 



生活中,很多女人一出生就被安排好了人生剧本。


从选专业到找工作,再到找对象、生孩子,剧本里那些事无巨细的安排。


在不知不觉中浇灭她们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憧憬。


也许很多女人都不甘平庸,却也会在面临诸多现实打击后开始安于现状。


可杨澜却乐于倾听内心的声音,敢于迎接挑战,对于已知的风险和未知的结果,她总有着向前一步的勇气。


当决定辞职出国留学时,她面临着签证被拒,失去退路的可能;


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时,她克服着与蟑螂、老鼠共处一室的恐惧;


第一次创业时,怀孕的她还在绞尽脑汁地学习融资、战略、管理……


她经历过辗转难眠的恐慌,也有过歇斯底里的崩溃,但在负面情绪宣泄过后,她依然忠于初心,继续为目标努力。


诚然,她的选择并非每一次都正确,也曾将她置于焦头烂额的无助中,但对她来说,在试错中失败也好过在保守中按部就班。


正如伍尔夫说的:

“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


女人们大可以尽情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为梦想犯错也是人生的一种历练。


与其因为恐惧而错失改变的机会,不如把大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


让自己日益精进的同时,积聚起逆风翻盘的能力。




 03 



众所周知,现在的杨澜优雅知性。


但谁能想到儿时的她会因为喜欢爬树摘果子、粘知了,而被邻居阿姨们贴上“不像女孩子”的标签?


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来自性别差异的偏见,不仅限制了女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力,也限制了她们人生的诸多可能性。


女人味到底是什么?


世俗给出的答案似乎总是千篇一律:天使脸蛋、魔鬼身材、温柔体贴……


于是,喜欢中性打扮的女人,会被嘲笑为“男人婆”;


说话大大咧咧的女人,会被调侃为不解风情;


有野心、拼事业的女人,则会被暗讽缺乏吸引力。


曾几何时,有多少女人迷失在世俗观念的“女人味”里,对镜哀叹。


更有甚者,不惜依靠高风险的整容手术,也要把自己打造成理想中的“性感女神”。


杨澜在2023第九届天下女人国际论坛的演讲中说:

“我们不需要成为完美的芭比,我们要成为不怕失败,而且敢于成功的大女生。”


是的,女人味不该再被刻板化地定义,每一个女人都有权利去大胆诠释自己所认为的各种“美”。


而当女孩子们活出真实的自己,不再纠结于世俗的规则和偏见时,就已然如花朵般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了。




 04 



年过30岁的女演员焦俊艳,曾经在参加真人秀节目《我家那闺女》时被父亲花样催婚。


焦爸认为不结婚不生娃就是负能量,是一种人生遗憾。


他一边对女儿的形象管理嗤之以鼻,一边又为女儿对结婚生子的抗拒焦虑不已。


面对焦爸“语重心长”的开导,焦俊艳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


她觉得自己很享受目前的状态,不愿随便结婚生子。


不止是她,对很多女人来说,爱情早就不是生活的全部,而结婚也不再是自己故事的最终结局。


诚然,和谐美好的婚姻能让人如虎添翼,但鸡飞狗跳、三观不合的婚姻也无疑让人雪上加霜。


当女人们意识到“婚姻讲究好过将就”时,丰富而自洽的精神世界,从容而淡定的处世心态,稳定而充足的物质基础。


都是对她们来说,比婚姻更坚实、可靠的人生财富。


正如社会学家李银河说的:

“婚姻不是必答题,而是选择题。”


没有该结婚的年纪,只有该结婚的感情。


女人千万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轻易把自己困进婚姻的围城里。


先成为自己的山,再去拥抱更多的美好。




 05 



总有一些女性喜欢盲目地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恋人变心了,觉得是自己不够温柔懂事;


被同事甩锅,觉得是自己做事不够严谨;


为了家庭忙得团团转,依然觉得自己不够努力……


她们事事追求完美,却还不断地给自己挑刺、制造压力,用别人的看法制约自己,过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杨澜曾说:

“你能做的,就是拒绝生活在恐惧中,不需要以完美的标准苛责自己;


更不必强求别人都喜欢你,因为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做你自己。”


深以为然。


作为女性,不必过于渴求观众认可的掌声,也不必执着于活成别人眼中幸福的样子。


而是要好好地认清自己,取悦自己,然后再超越自己。


一个人变好的迹象,是从提升自己的配得感开始的,相信“我本来就很好”,也确定“我值得拥有世间的美好”。


只有摒弃为他人而活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主动权,继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06 



曾经有段时间,杨澜很羡慕那些能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的人。


她觉得自己一直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疲于奔命,还常因行程太满,无法兼顾儿女而满怀歉意。


这让她总感觉错过了什么。


特殊时期不能出门,她天天下厨做饭,还收获儿女为她做的生日蛋糕,一家人其乐融融。


她猛然意识到,自己愿意付出爱成就家人,也愿意付出努力成就自己,这就是自己做出的选择。


有了这种认知后,她不再觉得自己对人生没得选,也不再紧张兮兮地活着让生活失去原本的乐趣。


诚然,谁都希望能过上理想的生活,但前提是要先觉知到自己是有选择权的。


面对命运给出的难题,太多人把不想改变归咎到无路可走,其实大胆选择想走的那条路,一切就有希望。


每个女人都难免会经历“沉睡期”,也会迎来自己的“觉醒期”。


但毋庸置疑,觉醒越早,越能快速抓住自己的选择权,从而重启人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人说:

“独立女性昭示着女性力量的崛起。”


有人却认为“独立”是对女性群体的精神桎梏。


也许詹青云在《“独立女性”是平权的号召还是新的枷锁》的辩论赛中的发言,才是对“独立女性”的最好注脚。


她指出,独立女性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为自己的价值而活,而不是为社会的女性期待形象而活。


每个女人都可以为自己设定人生目标,追求想要的精彩生活,而不必受制于他人的看法。


正如杨澜在国发院2022届毕业典礼上说的:

“请保持微笑,请不卑不亢。”


愿我们都可以掌控自己的选择,定义自己的未来,书写自己的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美文   女人   女性   人生   梦想   人味   婚姻   独立   目标   选择权   世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