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旭峰(资深金融从业者)
在周末下午三点的朝阳大悦城B1层,25岁的阿雅刚用咖啡积分换了盆多肉,转眼就被隔壁盲盒机“吸走”128元。看着重复的玩偶,她无奈自嘲:“本只想买杯奶茶,结果又给B1层‘上供’了半个月奶茶钱。”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134个重点商场同步上演。数据显示,18-28岁群体每月在B1层的随机消费占比,从三年前的5.3%飙升至如今的18%。是什么让B1层从商场的“边缘地带”,摇身变为消费新战场?答案藏在商业布局的精妙算计、商家的激烈角逐,以及年轻人独特的消费心理之中。
曾经的B1层,停车场尾气弥漫,快餐店外卖垃圾盒堆积,鲜有人驻足。如今,这里摇身一变,成了“都市生活实验室”。从香气四溢的美食小吃,到潮流时尚的饰品杂货,再到趣味十足的手作工坊,B1层用丰富多元的业态,吸引着年轻消费者的目光。某连锁小吃品牌的区域经理张涛坦言:“我们在考察商场店铺选址时,B1层是重点关注对象。这里天然的年轻客群流量,以及相对开放、充满活力的消费氛围,能让我们的产品快速触达目标消费者。”而这华丽转变的背后,是商家对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为进一步探究消费者对B1层的看法,我们进行了深入访谈。
00后大学生小周告诉我们:“我特别喜欢逛B1层,这里有好多宝藏小店。每次走进这些店,就像打开了一个个新世界的大门。有时候,哪怕不买东西,光是看看那些新奇有趣的小物件,心情都会变得超好。”对于小周这样的学生群体而言,B1层丰富多样的商品和充满活力的氛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探索新奇的空间。察觉到这一需求,不少手作工坊商家推出“盲盒材料包”,让消费者在不确定中体验创造乐趣;饰品店则定期更新小众设计师联名款,持续激发年轻人的探索欲。
在上海工作的90后上班族林女士分享道:“工作日午休或者下班后,我经常会去商场B1层逛逛。这里有很多平价又美味的小吃,能快速解决我的用餐问题。而且,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来这里买杯奶茶,再顺便逛逛饰品店,挑个小发夹,那种花小钱就能收获的快乐,真的很治愈。”林女士的感受代表了许多年轻上班族,B1层的便捷性和高性价比,使其成为他们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片刻休闲与满足的理想去处。针对这一特点,茶饮品牌商家会推出“工作日午市套餐”,将奶茶与轻食搭配销售;饰品店则采用“第二件半价”的策略,鼓励消费者“顺手购买”。
自由职业者小陈则表示:“B1层的手作工坊是我的最爱。我可以在那里花费几个小时,沉浸在DIY的乐趣中,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这种亲手创造的体验,不仅能让我忘却生活中的压力,还能给我带来满满的成就感。相比地上楼层那些奢侈品店,这里更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温度。”像小陈这样注重体验和个性化的消费者,B1层的手工作坊、潮玩店等业态,恰好满足了他们对独特体验和自我表达的追求。一家知名手作品牌的创始人透露:“我们会定期举办主题创作活动,邀请专业老师指导,让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作品时,形成自发的品牌传播,同时也增加了客户粘性。”
踏入B1层,就像走进精心设计的消费迷宫。奶茶店与盲盒机比邻而居,利用消费者享受饮品时的愉悦心情,引发冲动消费;金店挨着快餐铺,抓住消费者用餐后的放松状态,刺激购买欲望。某连锁奶茶品牌市场总监解释:“我们与盲盒机运营商达成合作,消费者购买指定饮品可获得盲盒优惠券,通过资源共享实现流量互导。”每隔50米设置的自拍墙,以特色装饰吸引消费者拍照分享,延长停留时间。某商场招商负责人透露的“35元×18%×5分钟”公式更是暗藏玄机:将客单价控制在一杯奶茶钱,保证18%以上的转化率,同时让消费者在5分钟内完成消费决策,高效收割流量。这种精细化的布局,让消费者不知不觉就落入了消费的“温柔陷阱”。
B1层的火爆,让这里成为商家的“兵家必争之地”。激烈的竞争在商家间展开,好利来为进驻北京某商场,历经半年考察,提交200页分析报告,还签下“1.5公里内禁止同类品牌”的排他协议;星巴克为拿下上海地铁口铺位,自掏腰包安装新风系统,改善地下环境。从这些案例不难看出,为了抢占B1层这块“肥肉”,商家们各显神通,背后正是对B1层巨大商业潜力的看重。“我们会提前一年布局热门商场B1层,”某连锁潮牌运营负责人说道,“通过大数据分析商圈客群画像,定制专属的产品陈列和促销活动,甚至会根据周边竞品动态,每周调整商品组合。”
“明知道是消费陷阱,但就是忍不住。”00后大学生小陈的话,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她的记账本显示,抓娃娃月均487元,主题市集冲动消费1320元,奶茶“顺手买”月均623元。对于年轻人来说,地上楼层的奢侈品遥不可及,而B1层50元就能买到的“塑料快乐”,成了快节奏生活中的情绪出口。他们一边吐槽着消费套路,一边又心甘情愿地扫码付款,在理性与冲动之间反复横跳。商家们也敏锐捕捉到这种矛盾心理,推出“后悔药”服务——盲盒品牌提供“重复款兑换积分”,手作工坊允许“半成品寄存下次续做”,既化解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又增加二次消费可能。
市场数据印证着B1层的崛起。合肥主要商场B1层“90后”“00后”客群占比超70%,人均停留1.5小时;之心城“手作实验室”单日营收破万。上海徐家汇美罗城、南京静安嘉里中心的B1层,业态丰富,价格跨度大,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这些亮眼的数据和成功案例,表明B1层已成为实体商业的重要增长极。但商家们也面临挑战,“租金每年以15%-20%的速度上涨,”某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叹气,“我们只能通过优化菜单结构、提高翻台率来压缩成本,同时加大线上团购、外卖业务的投入。”
然而,B1层的狂欢并非没有隐忧。从消费者层面来看,看似小额的消费日积月累也会造成经济压力。有调查显示,超三成年轻人因在B1层过度消费,出现信用卡还款困难、储蓄计划被打乱的情况。并且,冲动消费带来的短暂愉悦感消散后,不少人会陷入后悔与自责的情绪,反而加重心理负担。
对商家而言,激烈的竞争与高昂的成本正在挤压利润空间。除租金上涨外,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攀升。某初创饰品品牌主理人透露,为了在B1层维持竞争力,每年在店铺装修、新品研发上的投入高达百万,但销售额却难以实现同步增长,经营风险日益加剧。同时,同质化竞争严重,许多店铺的商品和营销方式大同小异,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复购率下降。
从商场整体运营角度,B1层的过度繁荣可能引发业态失衡。长沙某商场引入30家首店后,地上二层空置率飙升11%,形成“地下热闹、地上冷清”的尴尬局面。此外,大量人流集中在B1层,给商场的公共设施、卫生管理、安全保障带来巨大压力,若处理不当,会影响消费者的整体购物体验。
当热潮退去,如何在繁荣与可持续发展间找到平衡,成为摆在B1层商业面前的重要课题。部分头部商家已开始探索转型,比如将线下店铺打造成“体验+零售+社交”的复合空间,通过举办会员专属活动、开发联名产品,提升品牌附加值和消费者忠诚度。
展望未来,B1层商业将在变革与创新中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沉浸式消费体验的追求日益强烈,B1层可能会出现更多主题化、场景化的消费空间。例如,以国潮文化、二次元、户外运动等为主题打造的特色街区,将文化、娱乐与消费深度融合,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能够沉浸在特定的氛围中,获得独特的体验。
科技的发展也将为B1层商业注入新的活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能会广泛应用于店铺运营中。消费者或许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提前“试穿”虚拟服装,或者在增强现实的场景中体验家居产品的实际摆放效果;商家则可以利用智能导购系统,根据消费者的历史消费数据和实时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提升消费转化率。
在消费市场方面,B1层商业的变化将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随着业态的不断丰富和创新,B1层可能会从单纯的购物场所,转变为集社交、娱乐、学习、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消费者在这里不仅可以满足物质消费需求,还能通过参加各类活动、课程,实现精神层面的满足,甚至构建新的社交圈子。
对于整个商业市场而言,B1层的发展将推动实体商业的转型升级。它所积累的创新经验和成功模式,可能会被复制到商场的其他楼层,甚至推广到更多的商业综合体和街区,带动整个实体商业向更加多元化、体验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B1层商业与线上平台的融合也将进一步加深,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消费场景,为商业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从曾经的无人问津,到如今的消费热土,B1层的蜕变折射出商业逻辑与消费心理的深刻变革。它既是商家的“流量密码”,也是年轻人的“快乐源泉”,但繁华背后的隐忧也不容忽视。未来,B1层商业将如何发展?又会给消费者和商业市场带来哪些新变化?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