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纯坏种

不出意外的话,每个人都希望做好人,遇到好人。

可意外却怎么也遏制不住,并且有的意外,是人为的。

天灾我们是可以容忍的,人祸却不那么想容忍。

有一种人,就唯恐天下不乱,把自己变成极致的利己主义,这就是纯坏种了。

01

这些年,我作为在社会底层常住的人,对底层人是很友善的。

比方说,不管谁送外卖,谁送快递,坐谁的出租车,我从来不会给差评。我能理解,毕竟人家一天,赚的都是辛苦钱。

还比方说,在大街上,遇到扫地的阿姨,我会礼貌地笑一笑。虽然没有给他们很多的帮助,但是传递一点温暖,多对他们一点认可,是应该的。如果没有了环卫工,城市会邋遢,城里人都不会觉得幸福。

但是脑海中的几件事,让我觉得,这个社会,被纯坏的人搞坏了。

第一件事:据“温州日报”等平台爆料,自媒体博主“一个爱拍照的人/三祯半”“小川大梦”分别发布“单身父亲背患病孩子跑单”“女骑手把娃放进外卖箱送单”等视频,吸引大家的关注。

大家看到视频,也颇为感动的。一个单身的人,要一边照顾孩子,一边送外卖,风雨里,孩子和大人一起承受。

大家注意到,视频中,有收款二维码。这就好办了,给他捐一点钱吧,他有钱了,孩子就不会遭罪了。

因为好心人太多,陆续给钱,二维码都被限制用了。

还没有来得及看到幸福的结果,事情就反转了——这些令人感动的画面,都是摆拍。其根本是为了引导大家打款。

事情的结果,还没有看到。但是事情的恶果,已经出现了。有人表示愤怒,有人表示“再也不相信网络了”。

第二件事:据“河南商报”,一群00后学生,在安徽阜阳千百意天桥下遇到了一位流浪老人。

老人很可怜,说自己被家人赶出来,也有多种癌症。

学生施以援手,记录老人的情况,也为老人发动捐款。

就在大家都为老人揪心,凑钱的时候。警方及时介入。

该“爷爷”只是五十多岁,不是自称的七十岁。并且他还服刑了十三年,有不良前科。

他也没有癌症,也没有被遗弃,在老家还有低保。

大家从心酸,立马到了心痛。感叹:“终究是错付了。”

学生也马上把相关的视频删除,也说了很多道歉的话。

事情是可以反转的,但是人心反过来了,就再也顺不起来了。

纯坏种的人,就是那些透支社会善意的人。

他的坏,肯定会引起“蝴蝶效应”——一阵风,带来一阵风,形成龙卷风,破坏力相当大。

首先,看多了“反转的剧情”,大家就不会再去相信什么“流泪的故事”。从而人都会冷漠起来。

早些年,扶老人被讹的事情,发生过了。现在扶老人,还真的需要勇气。也需要持续不断地宣传,才可能挽回大家对老人的一点点同情心。这就是赤裸裸的教训。

然后,透支社会善良的人,其实是把“弱势群体”的利益,吞掉了。

属于弱势群体的救助,结果被恶意的人占据了。这让弱势群体,还怎么活呢?

最后,社会的公信力,规则,都被这些人搞坏了。

很多规则,没有写明,但大家约定成俗。一旦有人破坏,那么规则就不得不改变。而新的规则,大家有很长的适应过程。这可能导致社会无序发展。

02

有一句俗语:“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你是无敌了,得到利益了,那么其他人呢?

做好事,要用个例来说服群体,是很难的;做坏事,要用个例说服群体,是很容易的。真所谓,一粒老鼠屎,毁掉一锅粥。

社会上有纯坏种,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不过日子了,就丢掉本性。

强烈建议,曝光那些透支善良的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起到惩戒的作用。

对于普通人,我们不要轻易去相信什么“流泪事件”了,保持理智。让钱给了不缺钱,要骗钱的人,这是助纣为虐。

其实,做到理智是很容易的。

一是对网络事件,缓一缓再下结论,不要被评论带歪了。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你冷静下来,有客观判断,就不会轻易掏腰包了。

二是及时联系官方单位,进行事件的核实。情况清楚了,再去关爱弱者,也不算晚。我们要做好事,也要经过正规平台,尽量绕开个人平台。

三是多看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一开手机,信息铺天盖地而来。选择性看信息,真的很重要。

有一句很熟悉的话:“别相信人品,要相信人性。”

人骨子里是什么样子,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性。这年头,对你笑的人,不一定喜欢你,可能喜欢你掏钱的样子;当头棒喝的人,不一定坏,而是真的要你止损;带你去发财的,多半把你当成了商品......

有一个很容易判断的方法:让你感觉到恶意的事,不舒服的事,迷茫的事,一开始都不要相信。

延缓则贵,事缓则圆,果然是这样的。

03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看多了,我们的阅历就多了,也慢慢会懂得思考了。

那些透支社会善良的人,不仅坏,还很蠢。自己能干活的时候,就干骗子的事,想不劳而获;轮到自己真的有困难了,反而没有人帮助了。

有一位名人说:“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公道正派的人吧,也许我们不够好,但是我们不坏,这就够了。

就算社会环境很坏,我们也不要丢掉骨子里的善。

有时候,人可以不做好事,但没有必要做坏事。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美文   老人   社会   事情   弱势群体   外卖   规则   孩子   个例   视频   善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