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不是某些投机国家的“护身符”,它们对伊朗及其合作伙伴做了什么,国际社会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遗憾的是,中俄目前尚未就他国船东侵犯本国名誉权做出反应,猜测与中俄所处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一个愿意继续维持中东海域面上的平静;一个则被俄乌战争拖累,根本抽不开身。
路透社、今日俄罗斯等媒体报道,中东局势因为以伊冲突变得愈发的紧张,为了顺利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和红海,多国船只要么公开悬挂中俄国旗,要么公开播报与中俄身份相关的信息,比如船员有中国人、船上的货物来自中国、俄罗斯,船只与以色列无关等。
海事风险分析公司Windward对此做了统计,发现6月12日—24日期间,共有55艘船只报送了101条身份辨识信息,其中多与中俄有关联。中俄非是伊以冲突的参与方,却要为国际商船承担非必要的“保驾护航”责任,这听起来多少令人心里不舒服。
原因有三。其一、在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对他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没有记错的话,国际航远这块肥肉被马士基等西方公司瓜分殆尽,中俄船队想要深度参与,遇到的阻力不是一般的高。因为这些西方公司背后有美欧政府撑腰,它们能够单方面决定船舶载重量、承载货物所需的保险费,通航方式和停靠码头的时间等。
话语权在西方手里,中俄很难说个不字,但是以伊冲突的爆发,有机会打破这种流传多年的“恶习”。
我们不妨深入思考:如果伊朗及其合作伙伴只规定中俄船只通过红海和霍尔木兹海峡,对于其他国家的船只严格盘查,是否意味着西方就失去了这一重要财路。鉴于此,中俄或得做些什么,因为一味的沉默毕竟不是什么好办法,这只会让美欧愈发的肆无忌惮。
其二、中俄须得提防被他国“冒名顶替”可能引发的后果。
不要忘了,撒克逊人最喜栽赃陷害他人,如果人家借用中俄船只的名义向以色列秘密运送导弹,亦或者是混迹在中俄船队中间,待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时,对伊朗发起突然的登陆行动,伊朗又该如何处置。
一包洗衣粉就能成为美国指责萨达姆政权拥有生化武器的借口,何况中俄与伊朗的关系素来亲密,这就不由得特朗普政府不多想,从美国政府的角度出发,其会利用一切机会对伊朗发难,就像之前美国嘴上说和伊朗谈判,暗地里却集中B2机队对伊朗的核设施发起精准打击那般。
其三、中俄须得向伊朗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帮助哈梅内伊稳住阵脚。
有消息显示,伊朗一些党政机关开始测试鸿蒙系统、龙芯芯片,接入中国的AI体系,目的是获得局部的信息和电子化优势。反映在电子战环节,伊朗将能有效阻止美以黑客对本国电网、局域网的攻击,让伊朗的电厂、油田、作战平台能够安全平稳运行。
有了信息技术加持还不够,伊朗仍须获得俄罗斯的苏35、S400等尖端装备,如此方能力保万无一失。可我们看到,伊朗在战略定位上屡屡出现失误,导致其和中俄的接触并非如外界认为的亲密无间,伊朗始终将面子看得比生存更重要,从而让自己错失了韬光养晦的历史机遇期。
举上述例子只想说明:伊朗仍有机会翻盘,只要能够获得中俄实质性的帮助,那么成为中东最具分量的军工大国也不是没有机会,就看伊朗愿不愿意做出改变了。毕竟很多时候,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人能胜天,人也能将大好的局面砸得稀碎。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