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朱江明曹力:B01不怕友商竞争,未来三年目标年销百万

昨晚上市的零跑 B01,将价格打入了 10 万元内,售价 8.98-11.98 万元


A 级纯电轿车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蓝海市场,这个市场的老牌强者,是比亚迪秦 PLUS EV、埃安 S PLUS 等,新锐是在去年 8 月上市的小鹏 M03。


他们之中,有的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为大众所熟知;有的依靠智能化与年轻化的精准定位,爆发出后来者的潜力,并促使前者进行智能化升级。


即便如此,零跑并未让与对手的竞争,占据全部视线,相反,零跑目标直指主流燃油车用户,意图在新能源渗透率年底或达 60% 的窗口期抢夺份额。


对于这部分后期大众而言,实惠大碗的「水桶车」最能打动他们。


于是我们看到,零跑 B01 从拥有650km 的 CLTC 续航、800V 架构、8295P 座舱芯片、18 分钟从 30% 充电至 80% 等能力的 11.98 万元顶配版,到较为纯粹的 8.98 万元的入门版。


零跑 B01 六个版本齐下,尽可能地覆盖了该层级消费者的需求。



只是,在过去的两年里,价格战往往也是从 A 级市场开启,零跑 B01 相比同级竞品更为实惠的价格,足以引起其他品牌的警惕.


面对可能存在的竞争,零跑 B01 的底气源于何处?之于零跑,B01 又处于怎样的地位?


我们一起来看看。


底气


零跑 B01 理论上的直接竞争对手,小鹏 M03 售价 11.98-13.98 万元、秦 PLUS EV 智驾版售价 10.98-12.98 万元,以及 14.98-15.68 万元的埃安 S PLUS。


若零跑 B01 的通勤领航辅助真能如官方承诺的那般上市即交付,那么在四款产品之中,零跑 B01 的续航、充电时间、辅助驾驶上的表现要优于比亚迪秦 PLUS EV 和埃安 S PLUS;


辅助驾驶、续航能力即使不如小鹏 M03,B01 在 800V 架构下实现的从 30% 补能至 80% 需要 18 分钟的表现,也优于同等条件下 400V 架构下,需花费至少 26 分钟的小鹏 M03。


而在此之外,不同于 A 级车型在驾控上的短板,朱江明称在他驾驶零跑 B01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最大的感受是「B01 的操控是零跑所有车里面最好的」



这样一款被官方称为「无短板」的车型,其拥有不能被忽视的竞争力,当其销量开始向上爬,必然会引起竞争对手的警惕。于是,熟悉的让利策略,或有机会卷土重来。


当被问到竞争对手要让利多少,才能够让零跑 B01 产生压力时,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十分自信地回答了一句「我们不怕友商能拿得出降价优惠」


对于熟悉零跑的人们而言,其原因并不难猜:零跑在自研制造与全域整合的优势下,以成本定价,其所能给到的,已经是较为接近低线的价格。


因此,只要「大家都保持合理定价」,零跑 B01,及所有车型「绝对有超强的竞争力」,并进一步改善零跑的毛利率,再加上国家不支持降价内卷,零跑没有表现出对友商大幅降价,从而接近零跑 B01 价格的担忧。


朱江明随后补充称,零跑的理念是以自己的能力,在同价产品里面,做到配置最高,但仍以成本定价,普惠大众。


零跑的全域自研,正愈发显现它的光芒,而零跑 B01 还不是最能体现其全域自研优势的产品。


未来蓝图


朱江明在群访上透露,零跑的二季度财报或将「达到,甚至超越大家的预期」,对得起大家对零跑的期待。


这两年的零跑足够亮眼,刚刚过去的 2025 年上半年更是成为中国新势力销冠,并且多周周销量超 7k 台,表现显著优于不少新势力品牌。


只是,零跑在半个月前全新 C11 的群访上,曾表示一时的销冠并不代表未来会高枕无忧,零跑需要寻求更高层次的进步。


在零跑的标准中,这意味着,未来 3 年内,零跑要实现年销百万台,达到车企存活的基准线;而在更长远的未来中,零跑以年销 400 万台为目标,「成为世界级电动车企」。



每一步,都要有充足的考虑。


这体现在零跑的产品推新顺序上,就是对市场需求的密切关注


面对「零跑产品推新顺序混乱」的疑问,零跑解释称,12-18 万的 C 系列满足用户的智能化需求、10-15 万的 B 系列可以与油车在同价基础上掰手腕。


而或在 10 月份慕尼黑车展亮相的、属于豪华车型类别的 D 系列,是满足市场对豪华车型增大的需求,如此循序渐进,是确保零跑每款车型「都要有销量」的关键。


若零跑一开始便推出更为评价的 A 系列车型,反而不利于零跑后续车型产品的向上。


按照零跑的说法, 接下来即将亮相的 D 系列车型,会是一款「非常有情绪价值的车」,也将更能展示零跑自研能力,同时,B 系列还会有一款新车型,进一步助力零跑未来 3 年年销百万的目标。


2026 年,零跑将迎来 A 系列车型、品牌旗舰车型的推出,后者更是会有「黑科技」、「超越大家期待」、「人无我有」的东西。


而在海外,零跑未来会把大零部件——如座椅——尽可能本地化,较为方便运输的自产零部件则在国内生产,面对本地化生产会带来的人力成本会上升,零跑综合考虑关税、运输等因素后,认为这是值得的。


C 系列与 B 系列当前车型的成功,给了零跑继续向前的底气与勇气。当打好基础后的零跑蓄力向上冲刺,D 系列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财经   专访   目标   竞争   未来   曹力   朱江明   车型   系列   产品   大众   销量   底气   价格   同价   架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