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解体,是上个世纪末,留给世界最大的彩蛋。从此世界由美苏冷战,进入了一超多强的时代。
至于戈尔巴乔夫是功臣,还是罪人,这事儿不能轻易下定论。因为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怀念苏联的人,自然觉得他是罪人,惧怕苏联的人,自然觉得他是功臣。
无论功过与否,苏联是再也回不来了,这是真的。不管你爱与不爱,怕与不怕,苏联都解体了。
苏联虽然解体了,可苏联留下的烂摊子却没有收拾好。比如说核武器的分配问题,其实当初极有可能引起世界级的灾难。因为核武器分配给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苏联加盟国。
由于苏联加盟国的经济水平都比较落后,所以不排除未来他们会将这玩意儿卖了变现。真到了那时候,那世界可能又要一团糟了。所以这些年核不扩散的工作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将核武器限制在了几个有限的国家之内。
除了核武器分配的问题外,苏联解体遗留的另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领土争端问题。大家过去一起过日子,完全看不出来争端,可分家以后,矛盾立刻就凸显了。
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矛盾。克里米亚的问题可谓是纷繁复杂,哪一方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俄罗斯方面认为,克里米亚自古就是俄罗斯的地盘,是在1954年,苏联划入乌克兰的。因此双方分家以后,俄罗斯完全有理由要回来。
乌克兰方面认为,克里米亚从1954年到2014年一直跟着乌克兰混,已经60年之久了。比跟着俄联邦的时间还要长,因为跟着俄联邦的时间,也就是从1922年到1953年,也就30多年。再往前则是沙俄时代,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沙俄的一部分,不能算入俄罗斯。当年沙俄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抢来克里米亚,乌克兰人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对此,俄罗斯方面又不服气了,他们认为,沙俄、苏联以及现代的俄联邦,都只是俄国的不同朝代而已。所以克里米亚自始至终都应该是俄联邦的。
那么乌克兰方面也针锋相对地表示,你这么说的话,那俄罗斯是不是要收复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一系列前苏联国家?毕竟你说了,沙俄、苏联只是你们的一个朝代,这些加盟国过去可都是沙俄、苏联的一部分。
这么说下去,其实是无休止的,相对而言,俄罗斯方面更不占理,因为1991年俄乌分家以后,其实克里米亚已经通过一次投票选择加入了乌克兰,而且俄罗斯方面当时是认可的。现在你说反悔就反悔,是不是俄国的任何一片土地,也能这么随随便便搞一场投票决定去留呢?那为啥俄国还要平定车臣之乱呢?
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当年苏联解体的时候,俄罗斯分到了绝大多数黑海舰队。而黑海舰队的基地,就在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港。
也就是说,克里米亚虽然归乌克兰,但俄罗斯却在这里有驻军,你上哪儿说理去?对此乌克兰方面这么多年来,也不敢说个不字。这才是苏联解体时,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后面所有的矛盾,其实都来源于此。
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在苏联时期被划入了格鲁吉亚管辖。这两个地方的特点是不一样的,阿布哈兹地区,原来是格鲁吉亚人和阿布哈兹人各占一半。南奥塞梯的当地人,则和俄罗斯的北奥塞梯的当地人,属于同一个民族,两家就隔着一条高加索山脉。
苏联解体的时候,阿布哈兹人和车臣人一样,也打算和加盟国一样,直接建立独立的国家。为了实现这件事,他们伤害了不少当地的格鲁吉亚人,导致阿布哈兹的格鲁吉亚人几乎都跑光了,因此这里剩下的主要就是阿布哈兹人和俄族人。
那格鲁吉亚当然和俄罗斯一样,不希望这块地分裂出去,所以他们肯定是要平叛的。不过关键时刻阿布哈兹抱住了俄罗斯的大腿,有俄罗斯相助,格鲁吉亚根本无法收复这块地。
阿布哈兹占据了格鲁吉亚近一半的黑海沿岸,对俄罗斯来说,太有诱惑力了。俄罗斯不可能轻易将其让给格鲁吉亚。
南奥塞梯的地理位置就没那么重要了,但他们非常希望和北奥塞梯合并。俄罗斯同样满足了他们的诉求。有俄罗斯撑场子,格鲁吉亚也只能干瞪眼。2008年俄格战争后,一直到如今,格鲁吉亚都比较老实。没办法,实力差距摆在那里。
纳卡地区的主要居民,是亚美尼亚人。但是苏联时期,为了照顾土耳其人的情绪,所以将纳卡地区划给了阿塞拜疆。这又是从何说起呢?
土耳其人和阿塞拜疆人,都自诩是突厥后裔,双方关系非常好。那时候苏联打算将布尔什维克输出到土耳其,所以将纳卡地区划给阿塞拜疆,算是对土耳其的一种示好。
原来大家是一家人,什么都好说。但问题是,苏联解体以后,纳卡地区的争端就非常明显了。
这里的亚美尼亚人,当然希望连人带地都回归亚美尼亚。可是阿塞拜疆统治了这里数十年之久,不可能轻易放他们走。而且,阿塞拜疆已经开始了对这里的同化工作。
因此,过去的30多年里,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亚美尼亚一直在和阿塞拜疆争夺纳卡地区。一直到2020年,俄罗斯没有再插手后,亚美尼亚这才输给了阿塞拜疆。
虽然阿塞拜疆收复了纳卡地区,但相关矛盾远远没有被解决。因为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信仰文化习俗等方面完全不同,后面麻烦事还多着呢。
苏联刚成立的时候,将德涅斯特河左岸,划入了乌克兰管辖。等到1940年,苏联逼着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地区以后,苏联将德左地区和比萨拉比亚地区合并,组建成了后来的摩尔多瓦。
两地原本都是罗马尼亚人居多,只不过苏联时期,将德左地区打造成了工业基地,以及苏联人的休闲养老之地。因此德左地区拥有大量俄族人,而且还拥有俄国驻军。
苏联解体以后,苏联驻军直接变成了俄罗斯驻军,而他们压根就没打算离开德左地区。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德左地区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
对此,摩尔多瓦更加有心无力,毕竟作为欧洲最穷国,完全无法和德左地区背后的俄罗斯相抗衡,同样只能干瞪眼。
这也是一大奇观,我们打开中亚的地图,就会发现,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这3国交界的地方,可谓是犬牙交错,飞地众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键是,这些飞地还只有一点点大,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那种存在。
过去大家是一家人,什么都好说,可谓是互通有无,没有飞地这种说法。但是苏联解体后,大家分家了,那么乱七八糟的飞地,就显得十分不方便了。
不方便是一回事,产生矛盾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说费尔干盆地的领土争端和民族矛盾就越来越频繁,以至于出现了围绕水源和牧场爆发的冲突。
这些问题,在苏联解体的时候,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其实也可以理解,领土问题是最难解决的,毕竟事关民族生存的根基,谁也不敢说轻易放弃某些领土。
像中俄这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解决所有领土争端的案例,属实不多,实乃世界典范。当然了,能如此高效快速地解决领土争端,必然是其中一方作出妥协的结果。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