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应用核心赛道全解析

近期全球AI应用和智能体迎来密集催化,全球科技巨头动作不断。

百度今天发布最新财报,首次披露AI业务收入,并且增速超预期。

阿里全面启动“千问”项目,基于性能强劲的Qwen模型打造同名个人AI助手千问APP,全面对标ChatGPT。

早前腾讯业绩会指明AI持续为广告业务赋能,将继续加大推动元宝普及的投入,并在微信内发展AI智能体能力。

海外谷歌新一代AI大模型Gemini3.0有望在本周登场,有望推动AI应用的能力天花板再次大幅抬高。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梳理了AI智能体、国产算力数据中心。

本文重点解析国产AI应用核心赛道。

AI大模型&应用端概览

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一般流程是通过预训练获得通用语言表示能力,通过微调适应特定任务,最终通过推理将模型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从AIGC的模型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从传统自然语言处理到预训练大模型的转变,并且未来正朝着多模态结合大模型的趋势迈进。

多模态大模型是一种能够处理和理解来自多种模式或类型数据的深度学习模型,具备处理多样化数据格式的能力,如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能够在多种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强大的效能。

AI大模型通过算法创新和算力支持实现通用能力突破,但真正的商业价值需通过应用端实现。

AI应用端是AI大模型最终落地和产生价值的环节。

在应用领域,AI技术应用于具体的业务场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

按照AI渗透程度不同,AI应用主要分为AI赋能传统和增值业务、AI新兴业务、AI端侧应用、AI原生应用几大类型。

AI应用象限图:

AI 赋能传统业务

AI赋能传统业务的核心逻辑是通过技术融合实现效率提升与价值创造。

企服SaaS领域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

企服SaaS公司通常采用这类方式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既可以在原有SaaS基础上增加新的增值付费模块,又可以利用AI增强自身产品性能获得更多客户。

全球代表产品微软Copilot是微软在传统办公软件业务基础上的AI增值模块,包括一系列基于AI的智能助手和服务。其核心功能服务包括智能文档创作与编辑、会议管理与纪要生成、任务管理与协作等。

国内该领域代表厂商中,金山办公推出WPSAI助手、智能文档创作与编辑、会议管理与纪要生成、个性化推荐与学习以及WPS365一站式办公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用友网络作为SaaS云服务提供商,为企业提供ERP、CRM等解决方案,且不断推出新的增值付费模块,如智能供应链、智能制造等。

泛微网络是国内协同管理软件领域领军企业,为企业提供OA、CRM、ERP等信息化解决方案;金蝶国际以财务云、ERP为核心,覆盖中大型企业全场景数字化需求;福昕软件、万兴科技、彩讯股份、微盟等厂商在该领域都有所布局。

AI+广告/营销

AI+广告引擎是将AI技术应用于广告投放领域的智能化工具。

平台型公司通常采用这类方式,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更好的结合传统广告加AI引擎加强平台变现效率等。

广告营销领域是目前AI赋能在报表端最快兑现的方向之一,AI赋能之下ROI提升,推广广告单价增长,近几个季度在海内外头部科技公司广告收入端都有体现。

全球代表厂商包括Meta、AppLovin、谷歌、腾讯、百度等。

Meta:通过AI优化广告推荐算法,结合用户行为数据实现精准投放。例如,其动态广告(Dynamic Ads)可自动匹配用户兴趣与商品库存,提升转化率。

AppLovin:全球领先的移动应用营销和广告科技公司。推出AI广告引擎模型AXON 2.0,采用自学习技术动态优化投放策略,结合智能广告软件方案eDiscovery,实现广告素材与受众的精准匹配。

国内厂商布局从技术整合到全链路服务进行全面布局。

腾讯:将AI技术融入腾讯广告平台,通过用户画像和场景分析实现精准投放。例如,在微信朋友圈广告中,AI可识别用户兴趣并推荐相关商品。

蓝色光标利用AI对传统广告引擎进行全面升级,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和高效转化。与智谱、微软中国、字节跳动火山引擎、阿里通义千问等平台合作,构建AI营销生态。

浙文互联推出“派智”AI程序化广告应用工具,提供从创意内容生产到智能精准投放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因赛集团、利欧股份、三人行、值得买、易点天下等厂商在该领域都有所布局。

AI购物

AI购物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购物流程、提升用户体验和商家运营效率的智能化购物方式。

其核心在于通过AI算法实现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无人零售等功能,并深度融入电商、零售等场景。

AI算法(如协同过滤、深度学习)构建用户画像,预测用户偏好,实现“千人千面”的商品推荐。

阿里巴巴:将AI技术深度融入淘宝、天猫等平台。2025年双11期间,其AI系统重构20亿商品库,实现搜索相关性提升20%、推荐点击量增长10%、商家广告ROI上升12%。

值得买:AI驱动的消费决策平台。推出AI购物管家“张大妈”APP,阿里巴巴是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公司通过“什么值得买”为阿里巴巴提供信息推广服务,"海纳”MCPServer已入驻阿里百炼。此外,与荣耀、Kimi、元宝等品牌合作,将消费相关能力嵌入智能体(如荣耀YOYO)。

翠微股份:AI赋能的智慧零售标杆,推动零售业AI购物和服务的全场景体验,完成20个AI场景搭建。联手阿里云开发了“AI智能进件审核”产品,促进AI技术与智能支付的交融。

焦点科技和小商品城等厂商聚焦AI+跨境电商,通过语言客服、自动化系统、营销方案优化等工具实现降本增效。天虹股份和孩子王等传统零售企业通过AI打通数字化堵点。

据Gartner数据,部署AI虚拟购物解决方案的零售商平均实现25%的转化率提升、35%的退货率降低和40%的用户停留时间增加,未来AI购物将向“全场景、多模态、强交互”发展。

AI+垂直行业应用

当前AI已经深入渗透到各个行业,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AI+医疗

AI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分析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辅助医生进行精准的诊断。

AI在医学影像分析(如CT、MRI)、疾病预测(如癌症风险评估)、个性化治疗(如基因组学辅助决策)中的应用已落地。

头部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战略合作构建智能化产品体系,飞利浦医疗、GE医疗、西门子医疗、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东软集团、万东医疗等在该领域都已有深度布局。

晶泰控股、润达医疗、讯飞医疗科技、蚂蚁集团、天智航、成都先导、药石科技、润达医疗、皓元医药、卫宁健康、理邦仪器、祥生医疗、英矽智能等厂商也在“AI+医疗”领域推出了各自的AI医疗产品或解决方案。

AI+工业

AI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AI与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的结合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国内厂商中能科科技、汉得信息、中控技术、工业富联等厂商在相关领域加速布局。

能科科技聚焦具身智能、工业研制智能化及工业软件+AI助手三大方向。

汉得信息作为企业数字化综合供应商,提供智能制造、数字营销和智协供应链三大业务。

中控技术提出“工业具身智能”概念,通过时间序列大模型TPT与UCS通用控制系统的深度协同,构建了完整的工业具身智能体系。

工业富联高度自动化车间里,利用大语言模型LLM和线索增强生成等技术,开发出GenAI设备助手。通过AI优化生产流程、预测设备故障,符合智能制造趋势。

AI+金融科技

AI用于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优化金融业务流程。

金山办公通过推出针对金融行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如WPS 365金融行业版,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的办公协同平台;同花顺(反欺诈)、东方财富(智能投顾)、恒生电子、银之杰、长亮科技(信贷审批)等厂商也在该领域有所布局。

AI+游戏

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游戏研发、运营及发行等环节中。

三七互娱、昆仑万维、掌趣科技、巨人网络、世纪华通、完美世界和恺英网络等厂商都已深度参与布局。

三七互娱利用AI技术进行游戏平衡性测试、美术素材翻译、游戏问答精灵等研发环节的工作;昆仑万维发布中国首个自研音乐SOTA模型——“天工SkyMusic”,并自研AI游戏《ClubKoala》,利用AI技术赋能用户创作。

AI+客服

AI客服作为AI技术在客户服务领域的重要应用,正逐步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工具。

AI客服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NLP)、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智能接待、情感识别、自动化流程管理等功能,确实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工具。

国内厂商中,科大讯飞(语音交互)、拓尔思(NLP技术)、新开普、宏景科技、三六零、依图科技和云从科技等厂商的AI客服技术已分别应用于多个领域。

阿里云智能客服(基于通义大模型)、腾讯云智能客服(融合企业微信生态)在电商、零售领域应用广泛;追一科技在银行、保险行业提供智能客服解决方案。

AI新兴业务:AIGC人工智能生成

随着AI高速发展,近年来AIGC领域逐渐兴起,并成为AI领域的重要分支。

AI具备强大的创作力,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将文字转化为图像和视频等内容。

可以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广告设计、影视制作等传统领域,还可以拓展到教育、医疗、娱乐等新兴领域。

当前国产AI大模型如阿里千问、悟道系列、盘古系列、天工、紫东太初等,确实均支持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数据类型的处理,并实现了跨模态智能应用。

AI电影/视频/漫剧

AI视频技术,如文生视频、视频补帧、风格迁移与进口片结合,可能通过特效优化、低成本内容生产等方式推动影视院线增长,上海电影、欢瑞世纪、荣信文化等厂商等有所布局。

漫剧是目前大厂AI多模态能力落脚的主要场景之一。

根据巨量引擎,近半年漫剧累计上线3000+作品,流水规模激增12倍;2025M4-M7漫剧剧目供给量复合增速83%,供需两旺态势下漫剧赛道规模有望突破200亿。

随着工具升级,AI漫剧产能提速。25年Sora、即梦和可灵均进行大幅版本更新,物理交互、多模态同步及长时一致性问题均有突破。

产业链相关环节包括IP与内容生产:中文在线、阅文集团、捷成股份、荣信文化、昆仑万维、海看股份、掌阅科技、奥飞娱乐;内容平台与社区快手、抖音;互联网平台腾讯等加速入局。

AI玩具

AI玩具是当前大模型在硬件端的最佳落地场景之一。

AI玩具通过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情感分析等技术实现互动,兼具陪伴与教育价值。

奥飞娱乐持有多个知名动漫IP,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已推出多款AI玩具产品,如“喜羊羊超能铃铛娃娃”。

实丰文化推出了GPT版智能飞飞兔等AI玩具,并获得了“猪小屁”IP授权,还推出了基于植入AI的情感陪伴玩具——AI魔法星。

汤姆猫开发了AI语音机器人、讲故事APP和游戏等系列产品;苏豪弘业与华麦机器人联手,推出了AI陪伴玩偶粉红猪,搭载豆包大模型;博通集成、高乐股份、豪鹏科技、奋达科技等一些厂商也在该领域所布局。

AI智能体

AIAgent(AI智能体)是AI原生应用的最终形态。

Agent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超级智能数字助手,能够学习理解各种信息,自主理解环境,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完成复杂任务,是具有主动思考能力的智能体。

Agent需要具备记忆、工具、行动、规划四大基础能力。

当前大模型思维链的成熟应用,补全AIAgent发展的最后一块拼图—规划。

算法是AI智能体的灵魂,决定了智能体的智能水平和应用能力。国内厂商百度、阿里、腾讯、智谱AI、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地平线、旷视科技、云天励飞、依图科技等是算法领域核心厂商。

数据是AI智能体训练的基础,数据采集和标注是AI智能体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海外头部厂商包括CRDO、AppenLimited、ScaleAI等;国内专业数据标注公司包括海天瑞声、数据堂、龙猫数据、云测数据等。

应用开发是AI智能体产业链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应用开发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百度、阿里、腾讯、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字节、京东、华为已经全面进行应用层的布局。其他布局厂商众多,彩讯股份、思美传媒、赛意信息、同花顺、思特奇、虹软科技、中科创达、天娱数科等都是细分领域的核心参与者。

整体而言,当前AI大模型加速引领全球新一轮AI技术革命并加速推动终端产业智能化应用进程。为各行各业带来全面的创新机遇。#人工智能#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科技   赛道   核心   智能   模型   领域   厂商   技术   广告   客服   医疗   腾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