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鹏IRON机器人踩着优雅猫步亮相时,全世界都在问同一个问题:这里面是不是藏了个真人? 科技圈瞬间炸开了锅!
这可能是科技史上最戏剧性的一幕:小鹏汽车花了7年时间研发出能走猫步的机器人,却因为走得太像真人而被全网质疑造假。这场闹剧的背后,究竟是技术太超前,还是公众的认知跟不上时代?

11月5日,小鹏科技日上,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的登场堪称惊艳。
它迈着轻盈的猫步,姿态优雅得如同专业模特。这一走,直接走出了科技圈,也走进了舆论漩涡。

网友们立刻化身“侦探”,拿着放大镜审视每一帧画面:“这耳朵轮廓太逼真了,肯定是真人的!”
“臀部走路时还有肌肉收缩,机器人怎么可能做到这么自然?” 更有人信誓旦旦地评论:“100%真人在里面。”
这些质疑并非全无道理——与传统机器人僵硬的动作相比,IRON的流畅度确实超出了许多人的认知。

面对愈演愈烈的质疑,何小鹏坐不住了。
11月6日,他发布了一条 “一镜到底无剪辑”的视频,当场让团队成员拉开机器人背后的拉链,露出内部构造。
视频中,机器人背部的晶格肌肉、密密麻麻的控制器清晰可见。被质疑的“耳朵”其实是两组麦克风阵列。

最绝的是,拉开皮套后,机器人再次走了一段,机械关节转动的节奏清晰可闻。这一刻,质疑声才逐渐平息。
这场争议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悖论:IRON的技术亮点恰恰成了被怀疑的“原罪”。
小鹏IRON机器人拥有82个自由度,仅手部就有22个自由度,能完成拧螺丝等精细操作。

它采用仿人脊椎设计,脚尖还增加了被动自由度,这才走出了如此丝滑的猫步。
相比传统机器人僵硬的动作,IRON的先进性反而让公众一时难以接受。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当技术进步超出固有认知,质疑就在所难免。”
这场“真人争议”反而成了小鹏最好的广告。
争议发生后,小鹏港股先是下跌近4%,但在澄清视频发布后,股价随即反弹2.34%,总市值回到1714亿港元。

更妙的是,这场争议让IRON机器人的知名度暴涨,全球科技圈都在讨论这款“逼真到被怀疑”的机器人。
从“被质疑藏人”到“拉链自证实力”,小鹏完成了一次从舆情危机到技术科普的华丽转身。
当机器人的进步速度超越了人们的认知速度,怀疑就成了本能反应。
但小鹏用“拉开拉链”的坦诚,不仅证明了技术的真实性,更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自信。
何小鹏那句话点醒了所有人:“总有人不相信世界变化这么快。” 这场争议,或许正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的成人礼。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