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定调!2025年房地产走势定了

今年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与房子相关的表述有300余字,这也是近年来篇幅最长的一次,同时所涉及范围也是近年来最广,足见中央对房地产的重视程度。

而且,这份报告直接给今年的房地产行业定了调。它决定了市场接下来会怎么走,国家政策会怎么办。所以,读懂《报告》,才能看懂今年的房地产行业。

那么,究竟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呢?

01、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房地产的决心与力度空前

上一次两会报告定调楼市是这样的:“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但是今年的表述截然不同,讲到的是:“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而且,在工作部署中还特别提到,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这也是第一次把“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写进报告的总体要求里。而“持续用力”、“更大力度”,这些掷地有声的词汇用在“稳房地产”上,所透露出来的决心之大,同样是史无前例的。


首先,报告中明确讲提高财政赤字,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

准备拿出4.4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4.4万亿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这个数额也是史上最高的。这笔钱会用在很多地方,其中就包括收购开发商的土地和存量商品房收购。这就相当于政府直接出手帮忙消化库存。

其次,专门针对房地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今年开年从中央到地方,很多省市都提出了要让房地产“企稳回升”的目标,可见上下一条心,对打好房地产这场仗很有信心。



02、

不再着重部署房企化债,今年要“统筹发展和安全”

今年的《报告》,房地产依然被列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重点领域之一。这与去年的报告有些变化。

去年重点在“救火”: 主要是帮助资金困难的房地产企业解决债务问题,防止他们“爆雷”。

今年重点在“恢复”: 报告里未涉及到房企化债的具体措施。仅提到,“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

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政策的侧重点已有所不同。

毕竟经过这几年的调整,该暴露的风险基本都暴露了。今年的核心任务是 “止跌回稳” ,希望通过让市场自己恢复活力,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也就是《报告》所说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垫良性互动。”

简单说就是:一边继续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一边想办法释放大家的购房需求,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同时还要通过回收存量土地及收购存量商品房,优化市场供应结构,降低库存风险。

03、

首提“调减限制性措施”,“充分释放住房需求潜力”

这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住房需求的表述每一年都不同。今年的核心表述为:“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但是释放潜在需求的前置条件,包括:

①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以往关于房地产政策措施大多用词为“优化”、“调整”,而今年《报告》对今年地方调控政策定调为“调减”,意思已经非常明确,关于房地产的限制性政策只会减不会增。除了少数城市,大部分地方都已经松绑了。

房地产将进入政策最为宽松的一年,政策松绑以后,以前被政策压制的购买力可能会释放出来。

②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去年就已经明确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用“货币化安置”(也就是直接给钱或者给“房票”让拆迁户去买房子)的方式,推进至少100万套的改造。这个措施的推进,也将产生一大批有购房需求的人。

而此次《报告》还用了“加力”一词,意味着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的规模将更上一个台阶,从中将释放出一大波的购房需求。

04、

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去库存依然是房地产重点工作项

今年的《报告》中并未直接提及房地产去库存,而是讲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从以上工作部署可以看出,房地产去库存依然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新房待售面积和还没开发的土地数量还很庞大,这是阻碍楼市回暖的一大因素。

去年,中央正式提出房地产“去库存”,并明确“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方针。

从本次《报告》来看,今年的去库存工作,依然会围绕这条主线展开。

首先,少供地

合理控制新土地供应,从源头上减少新库存的产生。

其次,多收储:

就是用前面提到的4.4万亿专项债等资金,去收购开发商手里闲置的土地和卖不掉的房子。并且今年的《报告》还强调,“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意味着给予政策优化的空间,各地可以因地制宜进行适度调整,更好的推动收储工作落地。

05、

“建设好房子”首度写进报告,明确今年要完善标准规范

建设好房子的说法,最早由住建部在2023提出,今年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明确:“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也是从更高站位上对这一趋势的认定。

此前,住建部已在部分城市开展好房子试点,并打造了一批好房子示范项目。与此同时,部分省市如成都、绍兴、济南等,已经出台了提升住宅品质的指引,并开始试点“好房子”项目。

可以预见,随着好房子的官方标准的加快推进,引领好房子建设驶入快车道。

另外,《报告》还提到,“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意味着后续将出台细化的政策及制度,值得期待。

总结一下

从今年的报告可以看出,中央对房地产的定调和之前大不一样了。

我们觉得,今年的重点不再是简单地“防范风险”,而是要主动出击,让市场稳住并向好发展。经过三年多的调整,房地产的转折点可能真的要来了。

#头条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财经   两会   走势   房地产   报告   存量   政策   库存   限制性   需求   重点   土地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